浅谈企业辐射安全监督管理论文_李亚楠

浅谈企业辐射安全监督管理论文_李亚楠

新泰市环境保护局 山东省新泰市 271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技术在企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环境辐射安全问题,环境辐射问题因其危害的特性,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对于从环境保护监管方面来说 ,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一些场所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确定。本文从环保监管的角度简要介绍一下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环境辐射安全;关注;环境保护;监管

在企业生产中,放射源及其同位素的应用比较多,如应用探伤、厚度计、计量等。在环境污染中,辐射污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污染要素,与其他环境污染相比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首先,辐射污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能量或射线污染,并且辐射污染是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因此辐射污染的控制不能够完全消除,只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尽量低的水平上。其次,在生活中、工作中人们接触到的辐射使用也越来越多,已经无法避免辐射污染的存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辐射污染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于环保监管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放射源管理目前由环保部门进行监督管理,需要定期对放射源进行检测检查,确保辐射安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Ⅱ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Ⅲ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Ⅳ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Ⅳ类放射源或Ⅴ类放射源。本辖区内企业主要使用的为Ⅳ类放射源和Ⅴ类放射源,主要从其管理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日常的辐射安全监督管理

1、企业应设有相应部门对放射源进行管理,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设备管理、运行维护、日常监测、安全防护、应急管理和安全培训等管理权限,职责清晰,为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制定完善放射源规章制度,提供防护制度保障。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要求和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全面的安全和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包括:《放射源安全操作规程》、《放射源安全防护管理规定》、《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源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培训计划》、《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制度。

2、放射源使用现场管理。现在使用的放射源一般为密封性放射源,在操作现场要有划定安全区域,张贴警示标识及其职业危害告知牌,在设备上要有放射源编码卡,安装有连锁装置,有条件要求的要安装现场报警装置,确保放射源的使用安全。根据放射源使用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设立通风设施,加强通风,加强空气的流通,将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

3、企业要严格落实辐射项目审批登记制度。

企业在新上含放射源项目时及时办理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报告表),并有相应的环保验收手续。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环评资质的单位编制,并由上级环保部门进行审批并出具批复意见。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由企业组织向上级环保部门申请,由其对项目进行竣工环保验收。放射源的转移备案手续齐全,购买、转移放射源手续要齐全,一般由省级环保部门进行审批办理;废旧放射源进行处置时,一般由省级辐射站进行收储处置或由原设备方回收处置,相关证明文件要齐全。

4、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一般有效期为五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到期前一个月及时联系环保部门进行延续办理,如发生法人、地址、数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变更。目前辐射申报管理已有网络版,实行网上申报和纸质版材料申报相结合的方式。

5、加强放射源培训。要求企业一般采用外培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放射源操作人员必须有上岗资格证书,一般通过外部培训取得,经上级环保部门培训合格后取得的,一般有效期为四年;内部培训通过自己学习和聘请设备厂家到公司进行维护培训,目前内部培训主要有国家组织的法规宣贯培训和应急预案、规程培训。

6、放射源应急管理。放射源一般有泄漏、丢失和被盗等应急事故,根据国家应急预案要求编制放射源应急预案,定期进行组织演练,以及组织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应急处置得当,要求企业的演练及培训记录齐全,有演练总结及其图片。

7、防护设施齐全。放射源操作人员要配备剂量章,定期进行检测,一般每季度进行检测,确定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配备防护铅衣及检测仪器,确保辐射事故突发时人员防护到位。放射源操作现场每每年定期委托资质部门进行检测,确保放射源安全可控。

8、放射源档案完善,一般包括企业营业执照、辐射安全许可证、辐射安全责任书、环评资料、放射源年度评估报告、转移备案资料、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上级环保部门的日常检查记录、放射源监测报告、操作人员剂量章监测记录以及现场的设备照片等。

二、存在的问题

1、现场的工作环境,要求设立的警示标识不全,如有的未张贴编码卡等,划定的安全区域不清晰、模糊,设立通风系统损坏等,要求企业加强日常管理,及时进行设备维护。

2、现场辐射检测和剂量章检测报告不全。要求企业每年进行辐射现场检测报告,但由于当前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企业压缩开支,相应的现场辐射检测报告未进行检测或不及时进行检测;放射源操作人员容易存在操作人员多,剂量章配备少的问题,其相应的剂量章检测报告也不全。

3、废旧放射源存放场所管理。企业一般不设立废旧放射源存放场所,设立的存放场所都是临时性的,这就要求加强监管,设立值班人员,每天进行检查检测,确保放射源存放安全。

三、总论

辐射安全管理重在企业,环保部门重在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杜绝辐射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企业的辐射安全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放射源安全使用。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中央政府履行环保职责的首要责任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核安全事关事业发展,事关环境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未来。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2]《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11月30日国务院第183次常务会议通过.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作者简介

李亚楠,山东省新泰市环境保护局监察中队长,主要负责企业的日常环保监督检查。

论文作者:李亚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浅谈企业辐射安全监督管理论文_李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