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和策略论文_陈青芳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和策略论文_陈青芳

陈青芳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中学

一、 课堂提问的作用

提问,是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还有一层意思,指学生在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具有多种作用:

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具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提问能诱发学生定向思考,具有促进学生注意教材的重点、难点的作用;

提问有诱发学生思考,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的作用;

提问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完善学生智能结构的作用;

提问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具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

提问能交流师生的思想感情,教与学及时交流反馈信息,具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教学的作用;

提问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具有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程的作用;

提问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消化、认真复习,具有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评价的作用;

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双向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离不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活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成分是“问题”,提问正是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每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都可以点燃学生思维中的一根导火索。课堂提问贯穿于课堂英语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二、 课堂提问的策略

提问包含着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应答和教师对学生应答的反应这样一个过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问答方式应赋予新的内涵,体现课改的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当然在课堂问答方面,教师的提问无疑是最重要的。它是整个问答过程中的第一环节,教师在这环节中所采取的技巧和策略至关重要。在向学生提问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正如加涅(Gagne,R.M.)所著《教学设计原理》(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一书所指出的那样:设计者开始任何教学设计以前必须能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好问题必须进行精心设计,它绝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我们以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所以,我通过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任务,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加强目的性。

2. 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用现有知识一下子回答问题,思维就不发生。提出需要借助尚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思维过程也不发生。也就是说,提出过易或过难的问题,都不能产生思维过程,都毫无价值。因此,所提问题既不要太浅显,又不要过于深奥。问题深浅,是相对而言的。同一个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是难题,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浅易题。因此,我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较浅易的问题,我提问水平较低的学生,较复杂的问题,叫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这样,调动了全班各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整体上讲,我所提的问题的标准是: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

3.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它要求我们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为此,我在备课时,一方面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另一方面尽量少用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yes or no”)多用what, where, why, how,...疑问句提问。

4.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等。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我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5.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绝不对答错的同学白眼相待、讽刺挖苦,因为我们都知道“Making mistakes is a natural thing.”但是,我也注意不无原则地赞美。在给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的同时,指出改进的方面和努力的方向。

6.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在课堂教学提问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避免只提问少数“尖子”学生而避开学习较差的学生,扩大参与面,注意广泛性。

三、 课堂提问的实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在课堂教学十分注重提问的正确运用,根据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启迪聪明智慧,并以问题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

如在教学Shall we go to the zoo(Lesson 18 Unit 5 JEFCB2A )一文时,课文教学前,我以Zoo为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zoo?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zoo?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

Do you think 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a zoo? Why or why not?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下列问题为主线开展课文学习:

Does the writer love animals?

How do you know?

What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zoo?

Why do some of the animals have to stay in cages?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animals in cages?

Where do you think animals lions, tigers and bears should live?

What can a dolphin do?

If dangerous animals are not in cages, how can people visit them?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the text?

然后,我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线索进行课文复述。我在学生阅读课文前给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确定阅读的重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根据学习所得,我通常把提问分为5类:

(1) 回忆性提问,即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学习过的基本内容。如:When and where was James Herriot born? (Lesson 58, JEFCB3)

(2) 理解性提问,指教师为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所提出的问题。如:What did Sato Miyoko decide to buy online? (Lesson 54, JEFCB3)

(3) 分析性提问,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提问。如:Why do we say the world itself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Lesson 46, JEFCB3)

(4) 综合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提问。学生们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如: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low down the grow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esson 50, JEFCB3)

(5) 评价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所作的提问。引导学生判断评价事件和人物,分析品评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是一种高深层次的设问,思想难度较大。如:What kind of man do you think Bill Gates was? (Lesson 90, JEFCBB2B)

英语课堂教学时,把握好最佳提问时机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的提问能促使用学生开启思维的机器去主动寻求答案;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的时候,教师的提问又帮助他们开辟新的通道;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的提问会使用权学生明确方向。学生由于自己有能力回答问题而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能从自己答案的不完美中,激发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实践证明: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于我们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实践,改进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尤其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具有积极而实际的意义。

论文作者:陈青芳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4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和策略论文_陈青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