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左小光

创设情境,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左小光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637400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自信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 设计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依据备课内容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有目的地创设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的一定的主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此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通过情境教学不仅使学生有更为直观和形象的体验,而且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便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境引入设计原则

1.活动性原则

按照建构主义者的观点,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作为协调者、咨询者等角色。这条原则是在设计数学情境引入中最核心的原则。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最大化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才有可能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达到最佳状态。叶正道在对建构主义的数学观进行解释时强调,数学教学不应看成是一系列静态的现成结论的传授,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而笔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引入设计,强调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正好符合动态的、活动的要求。

2.真实性原则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在谈到情境设计时,黄翔认为,如果能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是正确的。他进一步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数学课程及数学学习特点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数学情境设计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提出建议:要改变数学习题纯而又纯的状况,设计具有丰富的现实情境的数学问题。沈林进一步指出了四种生活情境,并建议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的阶段性特征,突出生动性,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

1.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要讲授的内容,教师设置悬念型或者矛盾型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还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增强。问题情境的基本特点就是情境性和问题性,对于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可抓住其与实际生活中相悖的方面进行问题的设置,注重情境的有效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乘方”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一张白纸,其厚度为零点一毫米,将其进行对折,对折两次后其厚度为多少?对折二十次后它的厚度又为多少?在不考虑纸张大小的情况下,将其进行无限次的对折,在多少次之后它的厚度能够有城市中的某个标志性建筑物那么高?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的热情十分高,不断地进行猜测和试折,同学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此时,学生们全被吸引到课堂中来,期待老师公布正确答案。

又如,在进行“无理数”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学生们进行拼图游戏,向学生布置游戏的内容:每组用剪刀剪出两个边长为十厘米的正方形,然后随意对其拼接,将其组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向学生提问:这个组合而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其边长是整数还是分数呢?各个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不是分数也不是整数,它是一种无穷尽的数,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数字。教师再进行问题的设置:既然这个不是有理数,但是我们确实是拼出了这样的正方形,那它的边长到底是什么数呢?这使学生们产生了困惑,对于知识的好奇心更强,都迫不及待地想听老师进行讲解。

还比如,上学的路上有三条公路,它们之间两两相交,我们将其交叉处设置为甲、乙、丙。要想在三条路所围成的三角区域内兴建一个公厕,使得公厕与各个交叉处之间的距离一样,公厕设置在什么位置最为恰当?要使公厕与每条公路之间的距离相同,又该将其设置在哪儿?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知识,画出三角形,做出其垂直平分线,任意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公厕的位置。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遇到了困难,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即将学习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是否还能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进行解答?让学生进行思考,随后教师可以拿出多媒体画板进行反复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试着寻找合适的位置,但学生们还是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时,教师引入“角平分线”的概念,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这就是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型的问题情境,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接触到了新知识,并且对其实际应用有了了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能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2.创设多媒体情境,让学生新中生趣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单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式,以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以新奇感。多媒体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给予学生多感官刺激,使学生享受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盛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多媒体所创设的情境,可以缓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间的矛盾,将枯燥深奥的数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思考与思维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知识。如在学习做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与动态效果为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如一些剪纸、艺术作品、生活实物等。多媒体所创设的富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教学情境比静止的语言讲述更具吸引力,能够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熟中生趣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们要在数学与生活间找准最佳结合点,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增强数学教学的亲切感与熟悉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来更好地学习数学,并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钟表指针、电风扇叶片、风车、车轮等的转动,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来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需要创设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学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要通过情境与教学的结合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艳明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11,(16)。

[2]曹新 纪雪颖 张永雪 对数学情境及其性质、作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1,(01)。

[3]沈林 黄翔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类型与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11,(06)。

[4]李金富 丁云洪 中美数学教材设计的一项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

论文作者:左小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创设情境,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左小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