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校本课程实施研究论文_刘淑贞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校本课程实施研究论文_刘淑贞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赵庄小学 266744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更是难多了。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文明礼仪的道德标准,拟开发和实施“好习惯早养成”校本课程,确定以“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为主要内容,以低、中、高年段为主要层次的习惯养成教育体系,编制“好习惯早养成”校本教材(低、中、高),努力让好习惯的种子早日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一、“好习惯早养成”校本课程内容

1.生活习惯的养成。某学生,意志不够坚定,自制力也比较差,行为上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起初缺少卫生健康的意识,对班里的卫生要求不屑一顾,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后来虽然开始注意个人卫生,但是行为上还是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1)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我给每一个学生安排了个人卫生区,即每个学生桌椅下面和附近的一小片地面。为了确保每个学生保持好个人卫生,我安排卫生委员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查一次,并做好详实的记录。如果谁的个人卫生不好,就会受到批评教育。由于大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强,在我的严格要求下,班里大部分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大有改观。在这样整洁的环境里,无形中使少数学生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促使其约束自己的行为。(2)以情诱导,严格要求。自觉性较差,单纯硬性地要求他讲卫生,他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我在提出卫生要求的时候,注重激发他的积极性,使他愿意按卫生要求去做。多与他交流,告诉他不讲卫生会影响身体健康,让他感受到我很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使他真正地从心底里接受。这往往比单纯的硬性要求更能促进其行为的自觉性。

2.加强身体锻炼。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学习运动常识,自我保护;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

3.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将它传承下去。不仅要求学生在家运用所学的劳动技能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还组织学生参加了为同学送温暖的活动。同学们运用掌握的劳动技能打扫教室卫生,整理教室、家庭物品,赢得了家长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更使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价值。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提高了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集体主义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良好的习惯不仅仅局限于上面的三种情况,更有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勤于动手等等。

二、“好习惯早养成”的实施

“百说不如一练”,“习惯”要“习”才能“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行为要求,反复进行行为训练。训练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活动的载体,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行为从被动到主动的过渡,从而达到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1.小处入手,逐项训练。为了克服训练中“眉毛胡子一把抓,细节训练不到位”的弊端,可以从小处入手,每周确定一个具体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意识地严格地反复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行队礼的训练、礼貌待客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我们可以采用表演、讨论会、实际操作、唱编童谣等方式,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抓住契机,使训练仔细、及时、到位。

2.循序渐进,分解训练。对有些目标的达成,想让学生一下子养成不容易,所以可以把这个目标化为几个具体的目标,让学生循序渐进,从而不断进步,最后达成质的飞跃。在进行某一具体内容教育时,则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在引导学生行为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 如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归还”为主;在中高年级可以开展“夸夸我诚实”活动,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

3.脚踏实地,反复训练。行为习惯的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才会卓有成效,才能真正做到落实。作为班主任,我总是抓住每一个契机,对学生的每一个行为习惯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从而使整个班级变得文明、有序、向上。每次接手一年级的新生,总会看到孩子们第一次排队时的情景:他们喜欢你拉我,我拉你;你一言,我一语;有的甚至会倒着走……面对这种现象,我总要多次反复地对他们进行排队行走的训练。新学期刚开始,我充分利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进行训练。首先,要求每一个孩子排好队,不出声。其次,要求他们走路时挺起胸向前看。然后,要求他们走路时路队要整齐。刚开始,孩子们把训练当一回事,但到放学排路队时又是另一番模样。于是,我又抓住每一次排路队去综合楼上课和出操的时机进行监督训练。两个月后,孩子们大多能做到自觉排好队伍行走了,但还是有个别十分调皮的孩子会出现离开队伍的现象。为此,我又利用中午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训练。半个学期后,孩子们基本养成了排着队伍整齐行走的好习惯。

论文作者:刘淑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校本课程实施研究论文_刘淑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