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孟磊论文_孟磊 汪财根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孟磊论文_孟磊 汪财根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比如说对于房屋质量的要求。因此作为房屋建筑相关人员需要综合城市发展需求以及现代人生活要求制定施工方案,提高工作质量。在房屋搭建工作中地基处理是提高房屋质量的关键,直接决定房屋整体质量。因此想要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必须做好地基处理技术,本文针对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相关应用展开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期望可以充分发挥地基处理技术的作用,更好的保证建筑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处理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使用寿命及安全性,是极其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的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等有较大的区别,房屋建筑的环境十分复杂,且现代房屋的结构、形式、功能等相较以往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对地基处理质量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优化施工工艺,才能够有效改善地基的压缩量,提高地基的承载量,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建筑成本,并能保障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对其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1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提高地基土壤的抗剪强度

所谓的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实际上就是其抵御施工剪切作用的能力,我国地理情况非常复杂,不同地域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地基的土质各不相同,因此其具备的抗剪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施工环境作出具体调整。但是无论是何种地基土,其抗剪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如果其承受的剪切力较大,超过其极限后仍然会对地基强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比如说地基发生不规则隆起、边坡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发生都会对房屋工程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以上问题想要彻底解决必须综合地基的质量以及房屋建筑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尽可能的提高地基的抗剪能力,如此可以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2有利于降低土体压缩性

土体强度低时,土层容易受力而产生压缩下沉,导致建筑物沉降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当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时,土壤颗粒间隙充满水分颗粒融化而导致土体收缩,房屋建筑的況降问题更为突出,如不及时处理,将会产生建筑物断裂、倾斜等问题。因此,地基处理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不同土层特点进行优化和加固,保证涂层具有,加强的均匀性和坚固性,提高地基的土层强度,使整个建筑能够承受较强的剪切力,达到房屋建筑整体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2.1静压桩施工处理技术

从静压桩施工处理技术自身角度来说,通过采取放线测量方式明确桩基位置。由于放线精准度将会给房屋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前,应该做好放线测量工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达到施工现场进行放线处理,保证放线结果的精准性,通过试验验证放线结果。不同房屋建筑工程,在建筑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在防线测量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在房屋静压桩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桩基位置,测量其荷载情况,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静压桩桩底固定点施工中,每个施工人员有着对应工作任务,但是部分施工人员由于缺少对项目的认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错误,影响施工结果。为了避免该现象出现,相关人员需要在静压管桩机室完成吊锤工作,现场施工人员应该明确具体吊锤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静压桩吊装位置合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粉煤灰吹填技术

地基处理过程中,遇到水分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粉煤灰吹填技术。因为粉煤灰呈粉沫状,而且对于水分的吸引能力很强,应用后可以将水泥中水分快速吸收而加速水泥的固化,使建筑周期大大缩短,从而节省工程造价。在应用中,要充分将粉煤灰分散均匀,从而使土层性质得到合理的改善,从而加强碎石桩的地基稳固性。此外,在应用粉煤灰吹填时,还需要配合应用喷粉桩,降低地基上部扭曲几率,使土体强度增加,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地基基础埋深计算

在计算地基埋深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和条件:一是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地下室的存在,地基和地下设施基础结构:二是考虑基础所承受荷载的类型和大小;三是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第四,有必要考虑建筑工地周围一些建筑物的地基深度。除非遇到岩石地基,地基的深度应在0.5m以上。对于高层建筑,除了满足一定的埋深要求外,还应满足相应的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如果你在岩石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还应满足防滑稳定性的要求。此外,在新建建筑工程附近有相邻建筑物的,其地基不能比原建筑物埋深。

2.4真空预压

1952年瑞典学者杰尔曼发明了真空预压处理技术,强调了处理地基时应如何强化水气分离的效果。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时,正式开始使用这种预压技术,并取得良好荷载效果。真空预压技术使用时,需要在目标软土地基中预埋专业的排水设备,例如:排水管道、排水盲沟等等。然后在上层回填一定的砂土进行垫护。对整个预处理地基覆盖塑料薄膜,并且保证密封严格。然后使用抽气装置将密封薄膜内的空气全部排空,这样膜内就变成真空状态,有效降低软土中的水位。这是软土层内的气压远低于外界气压,土体可以加快结块速度,然后实现沉降目标。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这种技术多使用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此类地区的地基渗透性较弱,不经处理很难达到堆载应力的要求。相比较于堆载预压技术来说,真空预压技术使用起来,成本更加低廉,且操作简单,薄膜下地基土体受力较均匀,不会产生过多的灰尘,安全性与可靠性都有良好保障,但是该方法并不适用于砂层地基。

2.5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地基处理技术中比较常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就是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硅酸钠融合剂与实际地基处理浆液混合,然后利用化学处理工艺对浆液进行凝固处理,最终可以整体提高地基的硬度,保证其各项指标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近年来在传统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基础之上研究出将水泥直接加入到实际配比的原料之中,与水源混合之后可以构建凝固面,用于加固,在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其牢固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时,相关人员应综合思考各个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明确工程所处环境和地基情况,只有结合获取的数据制定施工方案。由于地基自身存在特殊性,如果地基质量无法保证,必将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所以,相关人员应做好地基处理工作,采取可行性施工技术,改善地基功能,保证地基质量,给建筑企业创造理想效益,实现建筑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战程涛.建筑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合理化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82-183.

[2]任若骁.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

[3]马庆亮,赵永红.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地基处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1-2.2019-09-27.

[4]毕大君.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8):169-170.

论文作者:孟磊 汪财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孟磊论文_孟磊 汪财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