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迎接新时代的思考论文_田美清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迎接新时代的思考论文_田美清

乌拉特中旗教师进修学校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015300

摘要:现阶段,教师培训已经进入到新时期的新阶段,教师培训不能按照原有的传统体系中的建设标准。党和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培训方向引导,学校的转型发展与教师自身巩固提升问题急需解决,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要求等等均对于教师培训提出了崭新的规划与部署。

关键词:教师培训;新时代;形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探索过程中总结了一部分先进经验,在我国新课改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持续升级,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在日间提升,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当以“新时代”作为重要基础,大力创新培训的内容与形式。秉承国家相关文件部署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要求,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培训的形势分析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已经到来,新时代中对于教师素养、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教师培训的内容领导与思想指向的作用不言而喻。现阶段,教师培训过程中应当遵循国家和政府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将国家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机遇同教师行业的发展前景相结合,教育体制改革面临众多现实社会问题,学校针对新课程改革而进行的自身转型,教师自身的发展前景规划和职业目标实现等诸多因素均是教师培训改革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教师培训的目标设计

(一)培育具有领军能力的教育人才

纵观全国教育人才分布情况,在一线教学领域具有众多能够胜任一线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团队,但是能够胜任团队组织者和领导人的教师则微乎其微。一线教学中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水平,其重点就在于教学队伍中是否具有能够担当领导人的教育领军人才。重大教学成果的取得、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等重点成果均是由教育领军人才进行领导并取得的。因此,教师培训中更应当培养大量的具有领导能力的教师,将原有富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逐步培养成具有组织领导能力的骨干教师。建立教师专业素养与职业操守的同时完善一线教学的成果与质量。

(二)教师培训后的满足感与获得感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对传统的授课培训并不是十分热衷。究其原因,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较为死板枯燥,更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日后的教师培训应当将原有的传统内容做出一定删减,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手段上均做出一定改良。培训内容的选定上应当从教师自身的需求出发,选择具有提升价值与意义的内容进行培训,进而有效解决教师教学中水平良莠不齐现象,提升教师经过培训后的满足感与获得感。

(三)建立具有专业能力的培训团队

教师培训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师属于成人群体,同时又是具备较高学历、较高专业化程度的群体,其特殊性可见一斑。可知,教师培训应当将培训重点着手在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学科专业化技能方向上。并且,教师培训自身就应当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知识储备与专业化表现上都十分严苛。因此,对培训管理者与培训讲师都应当提供规范化的上岗证书,确保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保证培训队伍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鼓励地方特色教育教学发展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文化底蕴深厚,各个地区的教师会在教育教学上产生地方性特点。对于地方性特点的教学方式,不应加以整合而应不断发展下去。未来一段时间应当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加快培养具有地方重大标志特色的教育培训与建设,将教师培训体系与教师培训评定体系形成完整的机制流程。同时,国家应当鼓励各个省市地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品牌,其中包括坚实的理论基础、富有创新意识的实践精神、具有较好成果的培训项目,进而成立一个层次分明、机制科学、结构完善、发展空间广阔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

三、教师培训的重点领域

(一)提升校园领导者的创新领导能力

在现代化教育建设的过程中,校园建设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受校园领导者决策部署的诸多影响。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应加入对中小学校园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整合与培训。提升领导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等。在对这一群体的培训中,内容主要集中于专题课程研究、工作能力研究、创新行为探讨等等,进而帮助校园领导人能够正确掌握教学技巧、提升办学能力、深化办学理念,创新办学特色、提升管理能力。不断在新时代中完善自身的能力,顺应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完善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均能够掌握某一方面的高超能力与经验,但是“从经验中能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这一问题的回答便众说纷纭。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将骨干教师原有的经验进行整合,在众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中进行充实和提升,在具备专业化技能的基础上将经验进行理论化、实际化的整合;亦或是教师拥有较多的理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应用已有理论指导。将骨干教师的理论经验与实践经验相互转化,获得教师整体技能的提升。

(三)助力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教育具有公平性,在城乡教育对比中更为明显。在各个省市地区,农村教育水平更能够表现出这一地区教育发展概况。教育水平发展是否优良,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与学校师资力量。应当在区域内部逐渐确立教育发展的标准规模,尤其是义务教学中校园建设与师资力量配比方向,应当大力建设完善,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促进教育公平性发展。那么,在未来几年的教师培训中,应当对农村教师培训也进行整合和规划,完善区域内部的整体师资力量。

(四)加强教师培训的体系建设

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由层级体系和支持体系两个方面。层级体系培养中各个阶段的教师进行阶梯形式培养,明确区分教师层次与学科分布。而支持体系培养中重点是培训课程体系与建设教师队伍。现阶段,对于教师培养应当将以上二者相结合,不再明确划分培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遵循专家培训、课程指导、内容创新等角度更多、维度更广的现代化教师培训体系的模式。

结束语:现阶段,对于教师的培训已经逐渐转向更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并非传统的提升授课能力与技巧的单一培训。因此,在迎接新时期的教师培训中,首先要明确教师培训面临的困难与机遇,整合教师培训中重点与难点,逐一攻克,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完善我国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茜.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迎接新时代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4):1-4.

论文作者:田美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迎接新时代的思考论文_田美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