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分析研究论文_魏蓉,赵艳君

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分析研究论文_魏蓉,赵艳君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9)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国内外关于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中信息难于采集、危化品运输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跨区域管理难于实现的问题,研究复杂交通路网环境下危险品运输信息的动态实时采集技术;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危险品道路运输预警和事故响应模型;研究基于GIS信息的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模型;开发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危险品运输全程及时可知可控。

关键字: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

危险品通常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有腐蚀等危险特性,在其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和经营等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因此,从行业管理和企业运作的角度出发,与一般物流管理侧重于效率和效益不同,危险品物流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经济效益问题。政府和企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措施可以保障危险品物流安全、减小危险品物流风险、预防危险品物流事故的发生是行业关注的问题。

1国内外现状研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己经比较深入了。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都使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危险品货物运输进行管理。开发了各自的危险品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修订和制订了相关法规、标准和公约,旨在强化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造成的危害。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发达国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实行了动态监控,监控技术和管理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美国依靠发达的ITS系统,在安全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该系统包括对各种运载工具的监控,“9.11”事件后,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在美国应急管理机构中都有负责运行调度的机构,主要是负责日常工作中的收集信息。由此可见美国对危险品运输和其它监控已经达到了十分系统的水平。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加拿大危险品货物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拿大政府建立了全国危险品货物信息统计系统监控中心,建立了危险货物数据库,管理人员和检查人员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的技术支持,加强了对危险货物的跟踪管理,消防部门的危险货物应急消防车辆装有计算机系统,可以及时查找事故现场的消防管道接口,事故现场周围环境情况,易于救助和处理。日本物流业起步早,信息化应用程度高,企业间竞争的相对激烈,政府对危险品储运严格管制,这些促使危险品存储和运输管理系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70年代,日本在危险货物运输车甚至部分客车上都安装使用了安全行车记录仪——电子警察。同时GPS全球定位系统、ITS智能运输系统的建立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保障危险品运输安全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

1.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在国内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试图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危险品运输的监控中。但是我国物联网在道路危险品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危险品监控系统方面的研究,仅仅用到了物联网技术中一个或者几个技术,并不全面;利用了较多的物联网技术,形成了初步监控系统的研究,论述的又比较简单,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和理论体系。另外,这些运输监控研究与应用大多针对承运工具如船舶、车辆等运输状态进行监控,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危险货物本身状态的监控。在进行运输车辆跟踪的同时,实现危险货物状态信息的采集与上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问题。因此,关于物联网技术在道路危险品运输监控系统的深入研究十分迫切与重要。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监管手段不足,缺乏切实有效的跨部门、跨区域的监控手段,无法对危险品运输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二是对于车辆和货物的异常状态无法进行预警,对于事故的预防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三是事故发生后,政府主管部门和应急救援机构获取信息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各系统之间信息不能互通,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行动实施,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实现危险品运输过程可防可控,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需要对路网中运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状况、司机注意力和疲劳状况、货物种类、性质和状态、路网中交通状况、道路周边环境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在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后,监管中心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事故位置、运输货物种类和数量、事故性质和程度情况,针对这些情况采取的恰当的救援措施。单纯的依靠传统的GPS和GIS等技术手段仅能对危险品车辆位置和行驶路径的跟踪监控,同时涉及危险品运输监管的各类信息系统也都相对独立分散,信息沟通不畅,无法适应现代交通对危险品运输过程事故前预防,事故后及时正确处理的要求。

2危险品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每年发生的各类危险品安全事故多达上百起。因此,危险品运输问题正逐步地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交通部副部长曾指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大力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重特大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我国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中信息难于采集、危化品运输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跨区域管理难于实现的问题,研究复杂交通路网环境下危险品运输车辆、危险货物、作业人员、交通设施、环境状态等信息的动态实时采集技术;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危险品道路运输预警和事故响应模型;研究基于GIS信息的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模型;开发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危险品运输全程及时可知可控。该项目提出具有“主动感知,动态控制、智能决策”功能的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完整解决方案,提高危险品运输监管的能力,实现我国危险品道路运输“智慧”管理。

3危险品道路运输管理系统的研究

3.1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信息采集技术研究

研究不同种类的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状态采集的传感器技术选型和布设要求;进行集GPS定位、传感器及网络通讯为一体、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行位置、速度及其他相关状态信息的危险品监测技术研究。

3.2危险品道路运输动态安全监管系统总体框架结构研究

设计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总体框架结构,从车载终端、通信系统和监控中心三个方面描述,研究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相关技术、软件、硬件设备构成,形成完整的框架结构,为开发系统打下基础。

3.3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研究危险品道路运输动态安全监管与紧急救援系统中的数据模型,开发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决策支持系统。

4危险品运输带给路网的安全评价技术

本文针对研究构建基于多源信息采集的危险品运输过程监管完整解决方案,实现“主动感知、自动控制”的危险品运输管理模式。通过研究不同种类危险品运输过程的信息组成、信息采集技术要求,实现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危险品货物本身,司机的实时动态信息采集。基于现有交通信息共享和服务系统具有的多信息跨区域共享的能力,研究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中各参与方的角色信息模型、动态监管预警模型和风险评价模型。开发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决策支持系统。提供行业主管部门监管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G.F.List,P.B.Mirchandani ,M.Turnquist ,et al.M odeling and Analysis for Hazardous Materials T rans 2

[2]魏航,李军,王浩.有害物品运输的总风险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2):97-101

[3]吴宗之,多英全,刘茂等.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

[4]王艳华,佟淑娇,陈宝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 (2):8~12

论文作者:魏蓉,赵艳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分析研究论文_魏蓉,赵艳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