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论文_孙健

(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入院的108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另外选取30例非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两者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其颈总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与对照组的有差异(P<0.001),颈总动脉的内径与对照组的也有明显差异(P<0.001)。实验组的患者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实验组的发生率高达65.8%;实验组的患者发生狭窄的程度主要是中、重度的狭窄,发生狭窄的部位主要是在颈总动脉,然后是颈内动脉。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帮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确定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狭窄发生部位等,可以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粥样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经常发生在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系统的一类脑血管疾病,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生检查,有助于确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确定颈动脉狭窄部位,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入院的108例缺血性脑动脉患者,其中有22例患者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这10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90例,在60岁以下的有18例,平均年龄64±0.5,其中糖尿病患者36例,高血压患者68例,高血脂患者33例,冠心病患者46例;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63岁。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全部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

1.3排除病例:排除心源性脑栓塞患者。

2.方法:

2.1检查方法: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颈动脉内粥样斑块的大小、性质;检查颈动脉的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得出数值。

2.2统计学处理:数据结果的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用成组t表示,计数资料用x²表示。

3.结果:(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颈内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比较,实验组患者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而实验组患者的左、右颈内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与对照组患者的无显著差异(P<0.001)。

(2)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组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108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有动脉粥样斑块存在,一共184块,发生率高达65.8%,而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只有3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10%,可以看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4.讨论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好发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系统,主要病因是(1)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栓塞,所谓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老年人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栓塞的机制如下:①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浆中的脂质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现正相关,载脂蛋白的升高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滞留,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患者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导致患者的血管阻塞,从而导致患者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②高血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在升高时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作用增强,血管壁的应力增高,就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同时使血管中膜致密化,低密度脂蛋白移出受阻,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患者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③吸烟:吸烟会使血液的粘滞度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易于氧化,易引起病变。这些因素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导致患者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增大,将会直接堵塞患者的血管,导致血流不畅,患者血流不畅,不能上达于脑,那么就会导致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②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不稳定,容易破裂,将会导致远端的血管栓塞,同样会使血液不能供应于脑部血管,患者脑部严重缺血,导致脑血管缺血性疾病。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为破裂部分的表面较为粗糙,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激活凝血因子后就会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可能导致血管栓塞。④颈动脉狭窄会导致动脉远端的灌注压下降,供血分配不足,导致边缘带梗死或是低灌注压性梗死。除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性血管病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他诱因如下(2)患者患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由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心脏病引起,血液粘滞度增高可能导致静脉血栓;②患者的心率不齐、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可能由于心脏或外周血栓脱落引起栓塞。(3)患者患有血液方面的疾病或者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也会导致栓塞。(4)患者患有遗传性的代谢类疾病也会成为栓塞的诱因。(5)患者感染细菌性或者是病毒性脑膜炎,可能引起栓塞。(6)免疫过强也可能会引起栓塞,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栓塞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患者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可以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方法,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可以判断狭窄的程度和性质,还可以判断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和大小,总之,颈动脉超声检查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综述:运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能得出科学的临床报告,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宗晓健. 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v.1005:25-26.

[2]李恒.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外医学研究,2016,v.14;No.30509:91-93.

[3]任博,李琳,唐延军. 缺血性脑血管病自噬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v.24;No.18403:261-264+269.

[4]涂雪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6,v.2402:214-219+232.

[5]毛燕丽. 颈部血管彩超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v.1907:84-85.

[6]王丹辉,王国华,李锦,魏兰萍. 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v.1907:1-2. [7]邱莹.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西

论文作者:孙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  ;  ;  ;  ;  ;  ;  ;  

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论文_孙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