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几个关系_经济论文

正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几个关系_经济论文

恰当把握调整经济结构的若干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结构论文,恰当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后,经济如何继续前进?中央适时提出:“要在继续搞好总量控制的同时,切实将工作重点转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上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指导方针。当前为什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结构调整面临的任务是什么?难点何在?出路何在?这里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本文仅就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和恰当把握的若干关系问题,谈一些初步认识。

一、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

任何国家发展经济都要解决好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问题,二者共同决定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及整个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但不同时期,所要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199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显露过热苗头,工业速度超常增长,投资规模急剧膨胀,消费需求迅速攀升,导致货币供应大幅扩张,造成总需求较大超过总供给,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这种状况,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加强宏观调控,着力解决总量失衡问题,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手抓抑制过旺需求,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促使经济总量恢复基本平衡,通货膨胀受到抑制,同时又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的预定目标。

“软着陆”实现后,在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微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产品库存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下岗待业人员增多。面对这种状况,一种看法认为,微观运行中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宏观紧缩过度、银根过紧、总需求不足造成的。因此开出的“药方”是放松银根、扩大投资、适度通膨、刺激需求。然而,这种认识和主张是片面的、有害的。如果把上述微观中的问题放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中去考察,不难看出,它是我国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降温后的突出表现,形象地说是“水落石出”。前几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形成了强劲的虚假需求,由于市场“需求”很旺,一些劣质产品、低效企业、长线行业,似乎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是经济过热和虚假需求总是难以持久的。中央采取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后,经济“泡沫”挤掉了,真实的市场需求恢复了本来面目,“大水”落下去了,“石头”显露出来:企业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粗放经营的增长不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和严酷的市场竞争,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发展等问题重新显露出来,有的进一步加剧。再加上,从我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当前又在逐渐步入成熟阶段,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产业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工业和老工业区正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使企业生产经营更显困难。这些深层次问题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阶段性困难,显然决不是简单采取扩大投资、放松银根、刺激需求所能解决的。如果这样做,表面上某些行业、某些企业的困难一时可以缓解,一些劣质产品、低效企业、长线行业在再度膨胀的需求中又重新活跃起来,但这种虚假的好转是难以为继的,其结果必然导致下一轮的收缩,不但不能解决结构调整、机制转换、增长方式转变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反而会使之重新加剧,从而又要求放松银根,扩大需求……这样,中国经济非但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反而会在“怪圈”运动中使矛盾继续恶化。正确的选择是,在不放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相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革经济体制。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当前中国经济要继续前进,面临着过“结构关”、“增长方式关”、“运行机制关”的严峻考验,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大坎”。

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而且又遇到千载难逢的极好机遇。经济总量平衡是顺利调整结构的前提。在总量膨胀的情况下,由于虚假需求的拉动,企业缺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转换机制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的外在压力,很难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总量矛盾缓解,买方市场出现,市场竞争加剧,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更要受到市场的约束,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从而形成了调整结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宏观总量平衡、市场约束增强的有利时机,把宏观调控和微观搞好结合起来,切实把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加快两个根本转变,是中国经济真正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希望所在。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

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从认识和思维方式上讲,首先要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关系。

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直接等同于经济发展。实际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种量的概念,是指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是一种质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还包括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标志的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还包括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谈不到经济发展,但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发展。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发展的增长”,即经济总量扩大了,但结构没有优化,经济质量没有提高,国家综合经济能力和人民综合生活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结构恶化了,环境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降了。因此,要切实搞好经济结构调整,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即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结构优化的片面性。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定律”,是说木桶是由众多木板条箍在一起的,但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条,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条,那些较长木条高出最短木条的部分即为无效部分。同理,经济结构失调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往往有相当一部分无效增长、无效总量。只有结构合理的总量增长,即协调增长,才是真实的增长。

为了把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真正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换到注重结构调整,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来,要相应改进对地区和部门经济发展的考核制度。特别是不宜再把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作为最主要的测度指标,以避免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和翻番。GDP没有剔除无效产出,更没有剔除负产出(如对资源的过度耗费和对环境的破坏等),没有反映包括结构改善、国民素质提高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等因素。为此,应尽快确定并建立既包括GDP的增长率,又包括能够反映国民经济的结构、素质以及环境质量等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

三、结构“纠偏”与结构“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从任务上讲,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双重任务”。一个核心是指,结构调整的根本方向或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约束,不断使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资源供给结构及其变化的要求。这一根本任务或核心内容决定了经济结构调整负有双重任务:一是“纠偏”,即校正现存结构与现阶段合理结构的过大偏差,核心是通过截长补短,使现存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适应现阶段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和资源供给结构;二是“升级”,即推动现存结构不断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实质是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适应不断变化、发展、升级的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和资源供给结构。

我国的结构调整始终面临着上述双重任务,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点有所不同。从建国以来直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历次的结构调整,主要任务都是解决现存结构的比例失调问题,最紧迫的问题是克服产业“瓶颈”,如在农轻重方面着力加强农业,在工业内部着力加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应当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10几年的努力,到了90年代中期,农业与轻、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与加工工业的比例失衡、瓶颈制约现象已明显缓解。但是,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升级,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其表现是,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甚至还在发展。一方面一般加工产品生产能力过大,其生产能力过度闲置,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加工能力却仍不足,大路产品多,低档次产品多,许多产品的升级换代往往赶不上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一方面许多产品积压,另一方面居民手中有钱又买不到合适的商品,在国内全面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后,面对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不少企业规模不经济,技术落后,耗费高,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压力,困难加剧,经济效益下降。面对这种现实,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已经开始进入了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把结构调整的重点适时地由努力缓解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转变到着力解决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上来。一方面加速淘汰和压缩衰退产业、过时产品、落后技术,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支柱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及资源消耗结构,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应资源约束状况的需要,适应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这一“结构升级”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消费结构上,在继续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基础上,适应温饱向小康的跨越,推动城乡居民特别是高中收入居民由吃、穿、一般日用工业品为主导的消费层次逐步进入以住、行、服务等为主导的消费层次,在这部分人群中,消费热点将由千元级向万元级乃至10万元、几十万元级跃升;产业结构上,在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的同时,把产业技术装备升级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推动电子、汽车、石化、建筑、机械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企业结构上,着力解决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部门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的状况,按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产权为纽带,扶持和发展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使之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产品结构上,在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丰富适销对路产品的品种、款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降低成本,并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地区结构上,着力解决地区结构趋同化的状况,按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发挥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四、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

结构调整,从途径来说,既包括增量调整又包括存量调整两个方面。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首先要搞好增量调整。能否用好增量,对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搞得好,有效的增量,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存量结构变化,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搞得不好,有限的增量,可能复制旧结构甚至强化旧结构,加剧结构恶化。

要发挥增量调整对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改革投资体制,改善投资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按照产业政策的方向,切实把有限的投资投向急需发展的行业、地区、企业、产品上。一方面,围绕“补短”,继续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对中西部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科技、环保等的投入力度,从而促进基础产业不断增长,滞后地区发展速度相对加快;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结构变化,集中有限资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建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对结构调整和带动总量增长有重大作用的重点项目。对新开工项目的审批,要严格把关,凡属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批准;对在建项目也要进行认真清理,对那些产品无市场、规模不经济、技术落后、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的在建项目,要坚决停下来,不能再继续投入。

增量调整重要,但存量调整更重要。增量调整的力量很有限,光靠有限的增量调整,很难改变庞大的存量结构,弄不好在庞大的存量惯性作用下投入的增量会很快被不合理的存量结构“同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经济结构的调整说到底是存量结构的调整,增量调整是存量调整的助推器。

然而,存量调整更困难。难中之难是国有资产存量的调整。我国的国有资产,有从官僚资本没收来的,有从民族资本赎买来的,也有几十年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积累来的。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国有资产的配置,无论在产业分布上,还是在企业布局上都存在失衡问题。如何把资产存量特别是国有资产存量盘活,实际上成为能否把不合理结构调整过来的关键问题。为此,必须加大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力度,通过公司制改造,以及联合、兼并、参股控股、收购、拍卖、破产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必须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各地的改革经验已经证明,发展产权交易,是盘活资产存量,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资产重组,优化结构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通过产权交易,把某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和某些竞争性企业的实物资产转化为货币资金,用置换出来的资金再投入到基础产业、短线部门、高技术、高风险产业中去,就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这种资产的流动,不仅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且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

五、整体结构和区域结构

地区布局结构,是经济结构在空间上的表现。优化经济结构,在地区布局上,要恰当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资源状况、地理位置、人口素质以及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劣势,都有适宜自己发展的部门和行业,也有不适宜自己发展甚至不具备发展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各地区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有所侧重,扬长避短,发挥本地经济优势。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地区结构趋同的状况,在某些领域有所改观。有些行业原来存在的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小型化、分散化状况,经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已经大大改变生产企业集中到几个地区,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但是应该看到,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使各地发挥不了优势,形不成特色经济,既削弱了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又形成了过度的盲目竞争,加剧了整体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不合理。更值得重视的是,区域结构趋同化的趋势在某些方面还在发展。如,本来汽车行业的发展,适于集中度高一些,而不适于分散化。但各地“九五”规划中,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市有22个。本来我国炼油能力已达2亿吨,30%的能力已经放空,但在建的还有6000万吨的生产能力,有一些地方和企业还要扩大炼油能力。看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如果再不得到解决,整体经济结构还将继续恶化。

地区结构趋同化,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顽症。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一是观念问题。在部分人头脑里“万事不求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市场经济观念,不懂得现代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胜劣汰的经济。二是利益问题。没有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些项目,尽管从局部、眼前看是合理的,但从全局、长远看未必合理。而一些地方在上项目时,往往不考虑全局和长远利益,只图一时得利,甚至为了一时的政绩,不顾全局,不顾自身条件,也不顾市场风险,依旧盲目上马。三是体制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大市场尚未形成,地区封锁、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限制了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企业的合理重组。再加上政企不分,政府是事实上的项目决策者,但又不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更加剧了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四是调控问题。国家宏观调控乏力,经常化的投向引导不够;产业政策不完备,并缺乏有效的配套实施措施;项目审批制度不完善,有些审批缺乏认真调研,把关不严,审批不当。

要从根本上解决地区结构趋同化的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是要转变观念,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用市场经济观念指导经济工作,摆脱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意识的束缚,并牢固地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二是加快改革步伐。重点是打破条块分割,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间的合理流动;实现政企分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政府主要负责投资活动的宏观管理和监管,而在多数情况不再是主要的直接投资者,使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决定投资,并自担风险;加快企业改革,通过跨地区的投资、联合、兼并,对分散的中小企业实行改组、改造,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逐步形成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格局。三是要加强和改进宏观指导。要完善和细化产业政策,引导各地区按照发展全国统一市场的要求和自身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要及时向社会发布重要行业和产品的市场供求特别是长期供求趋势、现有和在建生产能力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引导投资行为,减少投资盲目性。

六、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

调整经济结构,从手段讲,有两种基本方式: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我国经济结构之所以形成种种不合理的问题,有人归结为主要是“市场失灵”,即市场的盲目性造成的;有的则认为主要是“计划失效”,即政府的不适当干预、决策失误造成的。实际上两种情况都存在,是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和尚没有有机结合的结果。在一些应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性领域,由于存在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不适当的政府干预等,妨碍了市场优胜劣汰作用的发挥;而在一些自然垄断性强的行业,该管的没有管住,该扶持的力度不够,又没能有效发挥计划配置的优势。市场总是有一定盲目性,它往往不能解决长期供求问题,而在这方面政府的产业政策及计划引导又显得不力;政府决策、计划指导,也要以市场为基础、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而在这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校正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并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趋向合理,必须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调节机制。

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问题,本质上是优化资源配置问题。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大多数结构问题要靠市场去调整,即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选择产品和企业,促使社会资源不断地流向适合市场需求、物耗能耗少、效益高的产品和企业,从而使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一说到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解决“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一些同志就想到要加强项目审批、实行定点生产等方法。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单纯地或主要地靠行政手段调整结构已难以奏效。

强调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否认政府介入和计划调节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尚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体系尚不发达,市场法律尚不健全,市场机制尚不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和计划的作用丝毫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一是要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平竞争,破除各种垄断、封锁,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要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发布经济信息,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事后性的缺陷;三是在市场失效的地方,发挥政府介入的能动作用,如集中必要的资金,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产业。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不少行业、企业在率先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既需要巨额投资,又有较高风险,更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方面,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七、结构调整与体制转换

我国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结构扭曲问题,无论是边生产、边积压的落后失衡的产品结构,还是“小而全、大而全”的各自封闭的产业结构;无论是小而分散的企业组织结构,还是日益趋同的地区经济结构,都是同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不合理分不开的。而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障碍。因此,结构调整的进展,有赖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结构调整难以奏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当前发展方面的突出矛盾是结构调整问题,相应地改革要以促进结构调整为中心,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具体讲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进展:

一是要加快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从机制上消除边生产边积压赖以生存的微观基础。

二是要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使资金、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产品之间流动,为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构的合理调整创造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要加快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首先要明确各类投资主体的主要投资范围,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是竞争性项目的基本投资主体。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这是有效控制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失衡、投资效益低下问题的关键。为此要积极推行法人投资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和项目决策责任制,改变过去项目决策、工程建设和企业经营三者脱节的传统做法,谁决策、谁建设、谁经营、谁负责。再次,要改进项目审批管理办法。第一步,变主要按照投资规模划分审批权限为主要根据产业政策划分审批权限。凡禁止发展的项目,不论规模大小一律不批;凡限制发展的项目,不论规模大小,审批权限适当集中;凡鼓励发展的项目,审批项目可以放开一些。第二步,创造条件,逐步由投资项目审批制过渡到投资项目登记制,即把微观投资活动推向市场,一般竞争性项目的决策、筹资、项目设计、设备订货、建筑安装工程等,除少数特殊情况外,都由市场调节,政府主要进行监控和宏观调节。

四是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结构调整,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建设项目有保有压,行业有进有退,企业有生有死。我国长期以来结构调整的最大困难之一是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死机制”,退出障碍严重,使得该压的压不下,该保的保不住,该退的退不了,该进的进不了,该死的死不了,该活的活不好。特别是一些行业进入容易,退出较难,更增加了结构调整的难度。如纺织、煤炭、某些机械行业,规模经济不显著,技术壁垒不强,所需生产资料供应比较充分,因此,进入障碍较小,即使全行业不景气,只要所需原材料容易得到,还会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进入,使这一行业总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过剩。然而长线行业中的企业要退出本行业转到其他行业,则十分困难。除了技术性障碍(如资产专用性引起的存量刚性)外,主要是体制性障碍,其中突出的是企业转产、劳动力转移、富余人员安置特别困难,弄不好引发社会政治问题。为此,国家应当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产业调整基金,对“长线”行业中退出的企业转产给予必要的支持,如对煤炭、森工、军工等行业的企业成建制转移给予扶持;对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兼并应退出的企业,从信贷、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优惠;特别要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在结构调整中的待业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证,并实施和完善再就业工程,尽可能减少结构调整可能引起的社会震动。

八、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

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有着内在联系,互为因果。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国经济结构中的种种不合理状况,究其根源,都是与粗放型增长方式分不开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主要特征:一是主要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忽视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搞了不少“小而全、大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其结果导致行业能力过剩,形成失调的产业结构和分散的企业组织结构。二是靠资源的多占用、高消耗,不注意降低成本,只追求数量,不注意市场需求,不重视产品的品种质量,其结果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形成落后的产品结构。因此,如果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扭曲的经济结构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校正,相反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需要从方方面面做大量艰苦的工作,但从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这一中心讲,至少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把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真正地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移到内涵式、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二是处理好更新改造和新建扩建的关系,坚持更新改造为主。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所占的比重,我国“八五”期间仅占18.6%,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0%以上,这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反映。今后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项目和填补高科技产业空白的重点工程外,要严格控制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能够不上的项目一律不上,主要依托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必要的新建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达到经济规模。三是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现有企业改造。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大规模进行工艺设备更新,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把着眼点放在按照市场需求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上,避免简单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四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推广邯钢“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经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标签:;  ;  ;  ;  ;  ;  ;  ;  ;  ;  ;  ;  ;  

正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几个关系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