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政策_台湾问题论文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政策_台湾问题论文

50年代初美国对我国台湾问题的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问题论文,美国论文,年代初论文,政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中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严重对立,一直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严重障碍,鉴于许多人甚至学术界对这一对立产生的过程不甚清楚,笔者试对50年代美国对我国台湾问题的政策以及美中对立的过程作一评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宣言中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人民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 日《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9月2日,中、苏、英、美、澳、加、荷、新西兰等九国要求日本签订《投降条款》,第一条便规定,日本必须“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各条款”。 10 月25日,日本第10方面军司令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向中国投降,这样,台湾和澎湖等岛便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归还给了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悍然发动了内战。但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痛击下,连连惨败,1949年春逃往台湾。7月,毛泽东指示, 人民解放军要做好渡海准备,并迅速组成和训练空军,争取于1950年夏一举攻下台湾。〔1〕根据这一指示,1950年初, 人民解放军云集于东南沿海做解放台湾的准备。显然,这纯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但是,美国这时却看到,台湾在西太平洋对于其遏制“共产主义的进一步蚕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它想方设法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起初采取了要台湾而不要蒋介石的一系列做法:一是扶植“台独”势力,把台湾与大陆分离开,结果由于“台独”势力太小,未成气候;二是试图培植他人来取代蒋介石在台湾的统治,如陈诚、孙立人、吴国桢等人,然而这些人不是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就是无法与蒋介石抗衡;三是策划联合国托管台湾,实际是美国托管台湾,这样美国势必要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台湾,造成负担太重,如此不仅美国国内有许多人反对,就是英法等盟国,也不同意美国这样做,担心美国因此而减少对西欧防卫力量的投入。美国无奈,只好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扶植蒋介石。即使这样做,美国也不能不考虑如下问题:

(一)台湾岛上人心惶惶,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美国中央情报部门也承认,如果没有美国对台湾的军事占领和军事控制,台湾“可能在1950年底落入中共控制手中”。美国普遍认为,蒋介石集团已经腐败得不可救药,即使美国军援台湾,充其量不过是延缓(重点为笔者加)一下解放的时间,而为了这一延缓美国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对美国来说是不是值得?〔2〕

(二)战后,美国人民普遍厌倦战争,美军已大量复员, 现有兵员数量有限,装备也有待更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美国的目标是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但毕竟有些力不从心,美国亦看到它的“军事力量和全球义务之间不相称”,所以它起初准备在西太平洋的“防御圈”是:北起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球群岛,南至菲律宾,台湾和朝鲜都没有包括在内。美国当时只能以政治、外交、经济的力量,而不是以军事力量的手段去“保卫”台湾。

(三)更为重要的是,战后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已形成相互对峙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因此美国在考虑问题时,首先想到苏联是最大的威胁。新中国刚刚成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如果中国成为苏联的盟友,台湾势必会被利用。一旦苏联利用台湾控制了从日本到马来西来的海上航道,就会大大加强其控制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的能力,这样必定造成“对美国安全非常有害的战略后果”。〔3〕为防止这一后果, 美国最好的对策是分裂中苏关系,使中国成为“第二个铁托”。在中苏分裂和美蒋军事上不能“保卫”台湾的前提下,宁可将台湾交给中国共产党也不能使它为苏联所利用。

出于上述考虑,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949年10月26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召集他的远东政策官员和顾问开会,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今后促使中苏分裂是上策。鉴于苏联一贯对中国实行大国沙文主义,今后美国决不能转移中国人对苏联“帝国主义”意图的视线,要尽量使美国的对华政策有别于苏联,使中国对美国的敌视不能“超过”对苏联的敌视,更要使中国主要的攻击矛头对准苏联。〔4〕12月16日, 毛泽东一行访问苏联。这在艾奇逊等人看来,分裂中苏关系已是迫不急待的大事,台湾问题不值得美国大动干戈。12月29日,艾奇逊再次召集军方首脑和他的主要助手开会,专门讨论台湾问题。艾奇逊声称,美国不能采取使美国取代苏联成为对中国采取帝国主义威胁的做法,对台湾公开进行军事干涉势必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美情绪,台湾“陷落”是迟早的事,美国不能因为援台在政治上付出太大的代价。〔5〕1950年1月,中苏谈判正在进行,美国情报部门得知,中苏谈判并不顺利。苏联提出,要在中国经营两个“势力范围”,即不准许除苏联以外的其他外国人在东北、新疆进行工商业活动。美国对苏方表现的大国沙文主义如获至宝,认为这是分裂中苏关系的大好机会。艾奇逊在一次演讲中宣称:“苏联正在把中国的北部省份(地区)从中国分离出去,使它们附属于苏联”,“苏联正使所有在中国的那些宣布效忠莫斯科并让他们自己被利用为莫斯科傀儡的人们,肩起最可怕的责任”。〔6〕接着指出, “美国应当仔细掩盖使台湾脱离中国的意图,以免损害中国人民由于东北和新疆问题反对苏联的前景”,〔7〕1月5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如下声明:

“美国始终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亦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益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美国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途径。同样地美国也不拟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供给军事援助或咨询”。〔8〕

无论怎样说,杜鲁门1月5日声明都是一个很不彻底、很令人深思的声明,问题就是声明中两次出现“现在”二字。原来,杜鲁门这一声明,原意只是把“军事上已不值得大动干戈”的台湾,作为政治上的筹码抛出来。即使如此,美国政府内有些人特别是军方也对此强烈反对。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在杜鲁门宣布声明前就表示,他对其中美国无意“把台湾分离出去”一句话感到不安,他认为,随着今后形势的发展,“我们可能想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9 〕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不能不考虑反对派的意见,于是在声明之前临时在原稿上加上了“现在”二字,当时连艾奇逊都未来得及通知,白宫也不得不匆匆收回已经发给记者的声明副本再添上“现在”二字。〔10〕1月5日下午,艾奇逊得知这一情况后,亦完全同意这样做,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说:“现在”二字意味着“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我们远东军队可能受到攻击这样一种不幸的情况下……美国必须具有为其安全在任何地区采取任何行动的完全的自由”。〔11〕远东地区包括台湾,这就是说,一旦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时,美国就可以“完全自由”地进行阻止,此其一;美国对台湾的政策“现在”是“不干涉”,至于“以后”如何,那就不言而喻了,此其二。“现在”两个字,完全暴露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险恶用心。

美国在中苏谈判期间的活动,当时有两个侥幸的心理,一是希望苏联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中国,以引起中国的不满。艾奇逊说过:“问题在于克里姆林宫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灵活性以与对待其他卫星国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中国的事情”,“你不能确定苏联不会使用强硬手段,从而为我们创造机会”。〔12〕然而,尽管在谈判中苏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大国沙文主义,但总的来说,苏联对中国是相当友好的。特别是斯大林,对中国采取了“完全不同于其他卫星国”的热情友好态度。这使美国深感失望。二是希望能以台湾问题为诱饵,引起中国对苏联的不满,然而这点当即为毛泽东所识破。1月19日, 毛泽东以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声明如下:

“苏联占据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这是一九五○年一月十二日的话,这是因为美国在中国大陆上的赌博已经彻底输光,剩下一个台湾,似乎还想在那里打点什么主意的缘故。谢谢上帝,美国帝国主义者们在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扫荡之下,除了造出这样的谣言之外,已经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所谓中国共产党是苏联的走狗,苏联已经或正在或将要吞并中国这类低能的造谣诬蔑,只能激起中苏两国人民的愤慨,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此外不会有别的结果”。〔13〕

但是,美国对此仍不灰心,2月9日,美国国务院再次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省。然而中国已不信任美国。2月14日, 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分裂中苏关系的阴谋终未得逞。

这天,美国反响很大,军方扬言要撕毁杜鲁门“不拟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供给军事援助”的声明,要求艾奇逊继续给台湾军事援助。随后,美国驻远东各使节在新加坡开会声称:“最近中国事态的发展证明绥靖和企图和解的做法,对于共产党人朝着他们统治世界的最终目标所进行的无情进军,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使节们表示,应当“采取更加生气勃勃、积极和直截了当的反攻来对付”中国。〔14〕3月, 腊斯克出任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杜勒斯被任命为国务院对日和约问题的特别顾问。这二人在美国以亲蒋反共而著称,且在美国政界有相当影响。他们开始参与美国远东政策制订权后,使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更快地向后倒退。

4月中旬,人民解放军强渡琼州海峡成功,国民党残兵逃往台湾。 5月1日,海南岛全部解放。5月, 人民解放军又乘胜解放了东南沿海的舟山群岛、万山群岛、东山岛等岛屿,大有一举拿下台湾之势。此时台湾国民党人不断向美国求援,甚而表示“可以考虑将台湾交麦克阿瑟管理。”〔15〕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政府中的亲蒋反共势力又活跃起来。5月29 日,美国远东军队司令麦克阿瑟向参谋长联席会议疾呼:“台湾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如同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和潜艇供应船”,因此决不能交与新中国。紧接着,美国国防部长约翰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也表示,要改变以往的对华政策,要明确地站在台湾国民党政府这一边。〔16〕在此期间,杜勒斯向艾奇逊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建议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来一个“激动人心”的转变,也就是说,要由原先“不干涉”的立场转为所谓中立化的立场,即“不允许福摩萨被共产党占领,也不允许它被用作向大陆作战的基地”。〔17〕人们不难看出,在人民解放军即将进攻台湾的关键时刻,杜勒斯的建议哪里是什么“中立化”,而是处心积虑地帮助台湾国民党政府渡过难关。随后,美国的“麦卡锡”分子再次掀起援蒋反共浪潮。在这一浪潮下,连英国驻美大使弗兰克都明显地感到:“就是在美国政府中,有一种改变台湾现有地位的急迫情绪,而且,他们也不再那么坚定地奉行他们在今年1 月时的对台立场了。”〔18〕艾奇逊本人的态度这时也发生了变化。6月1 日, 他批准1948年根据《援华法》的1.25亿美元中的余款解冻,继续归国民党使用。〔19〕6月12日,杜勒斯向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表示, 国务院对台湾的态度已在好转,有可能重新考虑军援问题。〔20〕6月14日, 为促使美国政府修改其对台政策,麦克阿瑟再次向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递交一份备忘录,内中强调:“如果与我们敌对的力量占领了台湾,美国就会遭受极大的灾难。”〔21〕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 美国政府即召开国务院、国防部和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台湾现在显然“为美国采取维护太平洋地区和平的综合效用行动提供了一个机会”,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将有助于处理朝鲜的局势,也将有助于阻止整个远东局势的恶化。”会议建议美国马上宣布“中立化”政策,其目的是“为阻止侵略打击福摩萨(指台湾——笔者)和保护福摩萨人的利益,而不损害未来对该岛的处置。美国准备将关于该岛的前途的决定提交联合国。”〔22〕

现在不少海外学者认为,只是朝鲜战争才导致美国政府对台湾的重新干涉,没有这次战争,重新干涉不会发生。〔23〕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未免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美国侵占台湾并支持国民党政权是其既定方针,第七舰队进台湾海峡,决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侵朝美军侧翼而采取的“紧急防卫措施”,而是彻底暴露了美国长期以来想霸占台湾、分裂中国的野心,只是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和条件而已。6月27日,杜鲁门发表了如下声明:

鉴于“共产党部队的占领福摩萨,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据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的任何攻击。作为这一行动的应有结果,我还要求福摩萨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行动。第七舰队将监督此事的实行,福摩萨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24〕

至此,美国以原来“不干涉”的立场,公开转为所谓“中立化”立场。所谓“中立化”,就是说在6月27日以前, 解放台湾还只是人民解放军与美国作后盾的蒋介石残余力量之间的对抗;而在6月27日以后, 解放台湾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美国武装力量之间的较量,国民党残匪反而退到了背后。所谓“中立化”,就是说不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活动。美国告诉台湾“外交部长”叶公超,如果台湾政府“在海、空侦察中不夹入对大陆的进攻性军事活动,美国政府就不会阻碍这种侦察”,并且,美国还可以出动飞机帮助其“侦察”,“以确定是否在对台湾发动进攻的危险。”〔25〕

在所谓“中立化”的旗号下,美国于7月22日通知台湾,杜鲁门6月27日声明不适用于金门、马祖等近海岛屿,一旦人民解放军发动进攻,除台湾和澎湖列岛,美国不参与保护国民党控制下的其他岛屿的行动。〔26〕美国的这一做法极为险恶,即必要时可以放弃两个岛屿,以切断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将台湾分裂出去或制造两个中国。

不可否认,朝鲜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上述政策的转变,但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仍是美国政府从杜鲁门1月5日声明的立场上不断倒退的结果,是美国政府亲蒋反共的本质不可改变之必然。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外长都在不同场合严厉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在这些讲话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6月28 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上指出:“杜鲁门在今年一月五日还声明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不管美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8月31日, 中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控诉美国侵略台湾案,安理会将该案列入议程。〔27〕在这些表态中,重点是台湾问题。

(二)中国从未提出过出兵朝鲜的问题。当然,作为未雨绸缪,于7月中旬组成了东北边防军(志愿军的前身),但中国政府考虑更多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经济急需恢复,社会需要稳定;中国不愿同美国打仗,希望同美国“对话”,以解决中美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

从美国来说,虽然它介入了朝鲜战争,但在战争初期,其目的还只是“把北朝鲜军队从韩国赶出去”。〔28 〕当时, 苏联在东德驻扎有20个精锐师,而西欧的防御力量很薄弱,西德也未建立军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队还没有组建完毕。美国一向把欧洲看得很重,不得不把有限的兵力重点放在欧洲,对于朝鲜战争,只希望在朝鲜本土上进行,不想把战火扩大到中、苏两国。战争初期,美国“为了避免刺激苏联和中国,引起偶发事件”,其行动还是比较谨慎的。美国于7月4日开始封锁朝鲜半岛,但它令其海、空军的行动范围只在“东海岸的吉州,西海岸的沙里院东西之线以南”,因此,中苏船只仍在自由进出北朝鲜的重要港口。〔29〕对于台湾问题,美国尤为敏感,当时,蒋介石集团为了“把水搅浑”,已组成一支有三万三千人的所谓有作战经验的部队,请求美国能用海空运输工具运至朝鲜,参加李承晚政府对北朝鲜的战争。由于英国等国不愿与蒋介石政权同伍,更由于美国担心这样会引起中国参战,将战争扩大至台湾海峡,直接引起中美冲突,所以,它断然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30〕蒋为此感到十分懊丧。

既然朝鲜战争初期中美双方都不愿意彼此出现战争,如果美国后来不把战火扩大至三八线以北并将第七舰队及早撤出台湾海峡,中美之间是可以对话,逐步解决问题的。可是,美国当时却没有这方面的诚意,杜鲁门、艾奇逊的想法是,若公开支持台湾国民党政府,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会有“干涉他国内政”之嫌,这“将在国际上引起复杂的问题”;然而“作为盟邦,也不宜袖手旁观蒋介石政府再次遭受中共军队的进攻,以致被消灭,假若台湾落入中共军队之手,韩国和日本的安全保障将受到很大威胁。”所以,美国当时实际上是采取了保卫台湾的做法,它通过其驻联合国大使奥斯汀向联合国秘书长声称:“美国的行动,是为了保障台湾未来的政治地位,因而不能认为是侵犯其主权。”“美国的行动,是为了维持和平,以公正的中立化为目标,决没有把台湾据为己有的意图。”美国认为,如此“中立化”的做法,似可向全世界做个交代,也可以成为以后控制台湾最好的“过渡之计”。〔31〕但是,对于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美国军方仍嫌是“太慢”, 7月31日,麦克阿瑟在海军上将斯特鲁布尔的陪同下飞抵台北,与蒋介石进行了两天的会谈,麦克阿瑟许愿一定尽全力帮助蒋介石,蒋赞扬麦克阿瑟对共产主义威胁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说这次会谈“巩固了台湾的防御,以及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体制。”问题很明显,美国的这一态度,只能导致朝鲜战争的不断升级和中美关系的日益恶化。

10月初,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东北安东等地几十次地受到美国飞机的轰炸和扫射,“唇亡而齿寒”,中国政府忍无可忍,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毅然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入朝参战,从此,中美产生了直接的军事对抗,双方对话已完全没有可能。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加速了对台湾国民党集团的援助。1951年5月,庞大的美国军事顾问团进驻台湾。随后,又给予台湾可装备20 个步兵师的武器,以及大批飞机、坦克和其他作战物资。〔32〕大量的经济援助也源源不断,从而“已经患了癌症的国民党政权,从病榻上起死回生”。由此台湾增强了与新中国的抗衡能力,再加上抗美援朝战争,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重点已由东南转向东北,以及美国第七舰队对台湾海峡进一步封锁等原因,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行动推迟下来。

这期间,美国对于台湾问题的态度,也越来越明朗,艾奇逊、助理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马歇尔以及布雷德利等人先后都公开声称,“美国的既定政策是不把台湾给共产党中国”,“并有义务使用军事力量达到这个目的”。〔33〕1953年2月, 美国新上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解除台湾“中立化”,公开支持台湾国民党政权。这时,正值中美有关战俘谈判期间,根据1949年8 月《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明确规定,“实际战争停止后,战俘应即予释放并遣返,不得迟延。”交换战俘本不该是什么问题,然而,美国为了把战俘问题政治化、复杂化,把台湾也扯了进来,它借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说什么战俘可以回中国,也当然可以回台湾,美国这样做,是为了既可以向台湾表示友好,进一步加强美蒋勾结,又可以以很多战俘不愿回中国而自愿去台湾做宣传,从而丑化社会主义中国。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美蒋之间勾结越加密切,8月,美国即与台湾首次举行了海空军联合演习。又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和协商,1954年12月,双方声称为了“保卫台湾”,于是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

《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美国有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部署美国陆海空军之权利”,一旦“缔约国之领土受到武装攻击,另一方应立即行动对付共同危险”,该《条约》无限期有效。值得注意的是,《条约》第六条说:“所有‘领土’等辞就中华民国而言,应指台湾与澎湖;就美利坚合众国而言,应指西太平洋区域内在其管辖下之各岛屿领土”。〔34〕应当指出的是:美国这里不仅仅是“再次”,而且是以“公开条约”的形式强调了其防守区不包括金门与马祖这两个岛屿。这充分说明,美国制造台独或制造两个中国的意图是由来已久并精心策划过的。至此,美国在对我国台湾政策上,终由所谓的不干涉、中立化立场完全转向台湾蒋介石政权一边。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声明和讲话,一直强烈反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后来,通过长达15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也力图解决台湾问题。但是,由于美国对台湾问题已有其既定方针,所以会谈也不可能有什么进展。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中美联合公报》中,中国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美国这时也不能不表示:“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台湾问题似有松动,然而,由于后来历史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敌视中国的立场,致使台湾问题至今也未能解决。

注释:

〔1〕《当代中国空军》(当代中国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2〕《美国外交文件》1949年第9卷,第431—433、463—468页。

〔3〕《美国外交文件》1949年第9卷,第261—267页。

〔4〕《美国外交文件》1949年第9卷,第83、160—161、193、 830页。

〔5〕《美国外交文件》1949年第9卷,第465—467页。

〔6〕《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2辑上册,第25—27页。

〔7〕《美国外交文件》1949年第9卷,第289—292、294—297页。

〔8〕《新华月报》,1950年2月号,第576页。

〔9〕美国国务院编:《国务院公报》第22卷,第550期,第79页。原声明稿在“建立军事基地”之后有“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一句。

〔10〕《杜鲁门声明备忘录》,见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麦克阿瑟之争和朝鲜战争》,纽约1965年版,第57—58页。

〔11〕美国国务院编:《国务院公报》第22卷,第550期,第79 —81页。

〔12〕费弗:《杜鲁门政府和中国(1945—1950):有限干涉的政策》,俄克荷马大学博士论文。

〔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247页。

〔14〕《美国外交文件》,1949年第9卷,第161页。

〔15〕《新华月报》,1950年6月号,第483页。

〔16〕奥马尔·布雷德利和克莱·布莱尔:《一个将军的一生:布雷德利自传》,纽约,第530—533页。

〔17〕《美国外交文件》,1950年第6卷,第333—335、349 —351页。

〔18〕《英国外交文件集》371/83320FC10345/2, 转引自爱德温W·马丁:《抉择与分歧》,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 —172页。

〔19〕1948年美国通过的《援华法》规定,在一年之内,美国向国民党提供4亿美元援助,其中1.25亿美元为军援,这年6月,由于国民党在战场上连连失败,而1.25亿美元中还有900万元余额未来得及动用, 被美国冻结。

〔20〕《顾维钧回忆录》第7分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65页。

〔21〕《美国外交文件》1950年第6卷,第366—367页。

〔22〕《需要总统决定的诸问题》杜鲁门文件, 总统秘书档第243盒,朝鲜战争卷,转引自时殷弘《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和台湾问题》一文,见《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2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488页。

〔23〕见时殷弘:《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和台湾问题》一文中的注(4)。

〔24〕《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第395页。

〔25〕《美国外交文件》1950年第6卷,第391、395页注释(1)。

〔26〕《美国外交文件》1950年第6卷,第387页。

〔27〕《当代中国外交》(当代中国丛书),第69—70页。

〔28〕[日]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朝鲜战争》上部,中译本,国防大学出版社,第78页。

〔29〕〔日〕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朝鲜战争》上部,第81页。

〔30〕《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第399—401、411页;〔韩〕《韩国战争史》(抗美援朝战争敌军史料,中译本)第1卷,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597页。

〔31〕〔韩〕《韩国战争史》第1卷,第596—598页。

〔32〕《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当代中国丛书),第382 页。

〔33〕《美国武装日本、侵占台湾的罪行必然失败》,《人民日报》社论,1951年6月22日。

〔34〕《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2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7月版,第2051—2053页。

标签:;  ;  ;  ;  ;  ;  ;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政策_台湾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