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社会化研究分析_政治社会化论文

中国青年社会化研究分析_政治社会化论文

我国青年社会化研究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对二十年来国内青年社会化研究作一评析,以期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一、研究概况

国外青年社会化研究已有百年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先后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如[美]E·齐格勒等著的《社会化与个性发展》、[加]迈克尔·布雷克著的《越轨青年文化比较》、[罗]马赫列尔的《青年问题和青年学》等;在研究上出现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趋势。与国外青年社会化研究相比,国内青年社会化研究起步比较晚,始于80年代初,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青年社会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980-1988年,青年社会化研究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学者们一是翻译介绍了一些国外学者的著作,在吸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青年学方面的教材,如甘永祥著的《青年社会学》(西南财经出版社1987年版),张潘仕等合写的《青年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黄志坚主编的《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平章起等著的《青年社会学》(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学者们在这些书中,对青年社会化予以了一定的阐述;二是学者们已意识到青年社会化研究的重要性,开始自觉、主动地研究青年社会化,在一些学术刊物上,阐释自己的观点。但这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探讨,如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内容、意义等,研究处于一种探索阶段。

2.1989-1994年,青年社会化研究的停滞阶段。青年社会化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初步发展后,出现了停滞。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所发表的文章屈指可数,主要是李建民的青年社会化障碍研究;徐飞的中外青年社会化比较研究;李秋洪的反向社会化研究探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学者们对青年社会化研究缺乏冷静思考和理性定位,比如青年社会化研究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国国情,使研究更具生命力;青年社会化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而不是纯粹照抄照搬。因此,当青年社会化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学者们感到茫然,无所适从。

3.1995至现在,青年社会化研究的蓬勃发展期。青年社会化研究经过六年的沉寂后,终于又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学术刊物上青年社会化研究的论文剧增,而且出现了一些颇有思想深度的论文,这与学者们的深刻反思和刻苦研究分不开。学者们着重探讨了青年社会化的途径,研究了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关注了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重从青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角度,揭示和说明问题;(2)对特殊群体予以了关注,如大学生、越轨青年;(3)定量研究方法的适当应用;(4)注意从多角度,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来研究青年社会化。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青年社会化含义

青年社会化含义是青年社会化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从研究来看,学者们在青年社会化含义的理解上存在分歧。

1.从何角度给青年社会化下定义。角度的不同,决定了所下的青年社会化定义不一样。有学者从文化角度,认为青年社会化就是青年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过程;有学者从个性发展角度,提出青年社会化就是青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还有学者从社会结构角度,提出青年社会化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应该说,从这三种不同角度来看待青年社会化各有一番道理,但是又不全面,最好是将三个各自独立的角度转向三个角度共同研究,这有利于青年社会化在途径、社会职能、研究题目上的完整。因此,青年社会化,可以认为是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青年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2.青年在社会化中的角色问题。在青年社会化定义中,不可避免地涉及青年角色问题。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青年社会化是指青年在社会及社会群体中不断学习,取得该社会的承认,获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青年社会化是社会运用一定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道德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青年能动地内化及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为准确。因为社会化中的青年不仅是一个“社会学习者”角色,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参与者”角色。他一方面学习、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要介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关系系统,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因此,青年社会化过程实际上是青年被动性和能动性、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过程。

(二)青年社会化特征

青年社会化不同于儿童社会化、老年社会化,它有自己独特之处。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予以了关注。

谭建光通过青年社会化与儿童社会化的比较,得出青年社会化有三个特点:(1)青年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社会化的继续,而且是一种转折后的提高;(2)青年社会化强调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3)青年社会化是对个人社会属性的充分发展,比儿童社会化更为全面和完善。

甘永祥提出,青年社会化特征(1)是青年在社会化中将逐步实现由社会客体地位向主体地位的过渡;(2)是社会化由外在的强制转变为内在化的方式;(3)在社会化内容选择上,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教化到自由选择的转变;(4)从社会化设置(即执行者)来看,青年社会化的设置明显扩大。

黄志坚认为,青年社会化特征表现在(1)有独立选择社会化内容和方向的能力;(2)已初具自我内化的能力;(3)具有摆脱外在控制与依赖的心理矛盾;(4)具有群体性和相互教化的特征。

费穗宇等认为,青年社会化同儿童社会化有相类似的特点,但青年社会化水平却大大超过儿童社会化,表现为:(1)社会化的内容全面丰富;(2)内在控制起重要作用;(3)社会化的作用体比较广泛;(4)青年社会化的发展满足各种社会需要为前提。

李印等指出,青年社会化具有(1)独立选择的特点。青年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来选择社会化的内容、方向、目标;(2)行为自觉性。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以内在的自觉行为方式取代外在的强制方式;(3)效果多样性。由于青年个性自身差别,不同青年社会化效果不同,同一社会化行为过程的效果也多种多样。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致性:(1)青年社会化主体即青年,具有自主性;(2)青年社会化方式由外在强制逐渐转为青年内化;(3)青年社会化内容大为丰富。当然,就青年社会化特征,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比如,一学者认为青年社会化具有合群性、动态性、开放性、自信性、进取性特征。这其实是对青年社会化的误解,青年社会化特征不同于青年特征,也不同于其它阶段如儿童社会化、老年社会化的特征,这是研究中应该予以注意和区别的地方。

(三)青年社会化类型

青年社会化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类型。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青年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同时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从学者们的研究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1.政治社会化。这是按社会化内容进行的分类。青年是社会的未来,青年一代的政治认同与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认同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由此,学者们较为关注青年政治社会化。吕嘉指出,青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年获得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基本政治规范、政治行为规范等的学习过程,是青年在政治上成长为社会的合格成员的过程。从大量研究来看,学者们重在探讨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途径、规律、障碍等问题;近来,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有拓展之势,比如,社会转型与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独生子女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可以说,青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2.经济社会化。这也是按社会化内容进行的分类。经济社会化的提出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背景有关。所谓青年经济社会化,林琼斌认为是指青年个体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行为规范的过程。关于经济社会化的研究不多,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然,青年经济社会化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3.反向社会化。这是按社会化方向进行的分类。在传统社会里,社会化一般都是单方面的正向社会化,家长、教师、长者处于施化者的地位,而青年总是受化者,在社会化过程中属于受支配的地位。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知识不断更新,使得老一辈的经验、观念可能变得陈旧,而青年凭借着自身特有的优势在接受和使用新知识、新技术等方面领先一步,就出现了青年及青年文化向上一代人实施的社会化。在这方面,李秋洪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对青年反向社会化的性质、理论背景、社会功能等作了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4.再社会化。这是按社会化阶段进行的分类。青年再社会化,有学者认为,是指克服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病态,这是狭义的社会化。范明林指出,再社会化具有特殊性,一是行为主体只能在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监狱、劳改队等特殊场所被迫接受社会化,在其再社会化过程中始终属于被支配、被改造的地位;二是再社会化内容和目标主要是改造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使之重新认识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社会规范。青年再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针对越轨和犯罪青年,因此,它应是青年社会化研究中的一个长久话题。

5.虚假(拟)社会化。这是按社会化中施化者的性质进行的分类。范明林指出,大众传媒在给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内容同时,也向社会传播充满暴力和色情的反文化糟粕,这些将家长和教师辛苦构筑起来的正统价值观念冲击得摇摇欲坠,代之以各种各样的“英雄”形象成为青(少)年崇拜、认同的对象。由于这种大众文化所制造出来的“英雄”形象是虚构和不现实的,它使青(少)年对这种虚假形象的认同代替了对社会价值和规范的认同,由此产生一种“虚假社会化”。风笑天等则提出,社会化可以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前者常用来概括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等机构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而后者则特指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尤指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电子媒介所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该学者认为,虚拟社会化具有下述一些特征:(1)施化者的虚拟性;(2)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3)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4)个体化的社会化内容。指出,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断裂造成青年角色认同危机,应该引起青年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应该来讲,虚假(拟)社会化研究角度颇为新颖,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预见,虚假(拟)社会化将是未来青年社会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四)青年社会化内容

社会化内容是社会化目标的具体化、现实化。学者们多数认为,青年社会化包括确立人生目标;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生产、生活技能;培养角色能力四个方面。同时,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社会化内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费惠宇将青年社会化内容和过程结合起来,从角色承担角度加以论述。他认为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是青年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统一。一方面青年通过文化整合、规范引导达到社会角色的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青年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社会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超越,即在再现社会继续的基础上进行角色创造。

谭建光从角色承担、社会互动、文化内化三个方面论述了青年社会化内容的特殊性。他提出与前青年期相比,青年社会化内容发生了质变。一是青年角色由被动者、消费者、无责任者、无性意识者转变成主动者、生产者、有责任者、有性意识者;二是青年社会化的环境由依附于社会、游戏群体、固定交往转变成自立于社会、互利团体、选择交往;三是青年由接受、存储、适应文化变成了辨识、运用、更新文化。

谷迎春将自我作为青年社会化的一个根本问题。认为,青年社会化是向青年灌输关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意义和概念系统,是个人意识利用其特有的内部运动,即关于自我的思考去融汇、转化个人对所面临的实际社会生活的理解,达到“我”与“们”的统一。

王丽平从社会文化角度,将青年社会化内容概括为智能结构专业定向化;世界观、方法论的系统化;价值取向高层化;道德原则理性化;政治方向科学化;理想体系化等几个方面。在王丽平看来,青年社会化是以青年为载体,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传递、延续,而且在标准和要求上超越了童年期,走向高层化、定型化。

综上所述,学者们分别从角色、个性发展、文化三个不同角度对青年社会化内容进行深入地阐发,这三个角度分别代表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三个不同的学科视角。存在的问题是,从单一角度深入探讨的多,而将不同角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的少,学科间的借鉴、交融也十分有限。笔者认为,有必要克服这一点,以推动青年社会化研究的全面发展。

(五)青年社会化途径

青年社会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化手段,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网络等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1.家庭

家庭是青年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在青年社会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学者们非常重视青年社会化中的家庭因素。花长安、仆雪涛等认为家庭出身、家长教育方式、家庭组合模式等对青年社会化有重大影响。仆雪涛将不适当的家教方法,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不良的家庭成员行为作为青年社会化的阻力。李海容从权威的角度分析了青年社会化与第一人格偶像崇拜的关系,指出青年期是个人发展过程中情绪的不稳定期,在第一人格偶像崇拜向第二人格偶像崇拜的过渡过程中,作为第一人格偶像崇拜的父母应该具有高度责任感、高尚品行修养等特质。邵涡阳提出,随着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结构中互动对象减少,家庭功能减弱,青年社会化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实质是青年社会化的高要求与家庭提供社会化条件的低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些研究分析都比较深刻、具体地阐释了家庭因素在青年社会化中的影响。

2.学校

学校是青年社会化的正式组织。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正规性的特点;而且学校中的互动对象多样,关系结构复杂,相对于家庭来说,它是青年社会化的新环境。随着家庭功能的外移,学校的地位更显突出。花长安等认为学校为青年社会化提供了标准化、全面性的条件。仆雪涛等提出学校教育中的弊端,如教师不能为人师表、教育内容落后、教育目标重智轻德等严重影响了青年社会化。从目前研究看来,学者们显然认识到学校在青年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但对此缺乏进一步地探究。笔者认为今后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班级、校风、教师权威等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分析课堂互动、课外交往中的青年社会化过程和模式很有意义。

3.同辈群体

随着青年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交往由被动、固定走向主动、选择,同辈群体在青年社会化中的作用明显提高。同辈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非正式群体研究中,有学者提出,非正式群体具有的自发性、相似性、直接接触性、流动性非常适合青年的身心特征和需要,在青年社会化中发挥着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价值导向的功能。在正式群体研究中,苏颂兴的社团研究具有代表性。他指出,青年社会化与青年现代性的培养紧紧相联,社团在培养青年跨学科研究、科学观察和实践能力上必须发挥现代性的功能。林伟雄进一步提出青年社会化的现代性内涵是培养青年的现代能力、增强现代素质、塑造现代人格,由于大学生社团在构成类型、活动方式、活动范围等方面严重脱离了青年社会化现代性内涵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可见,学者们对同辈群体的研究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功能分析与研究。值得指出的是,青年社会化中的非正式群体研究较少,这一状况需要予以改善。

4.大众传媒

青年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最重要受众,是社会化中的施化对象。大众传媒是其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学者们主要关注下列两方面的问题:

大众传媒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宋文红认为大众传媒是特写文化的载体和代表,而社会过程就是文化的内化过程。青年在潜移默化中会根据大众传媒提供的参考框架来阐释社会现象。所以,大众传媒在扩大青年的知识视野,启迪智慧;培养道德品质,形成价值观念;更新提供角色参照群体;推进教育普及化、日常化、多元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宋文红也指出低品位的传播内容麻醉青年的精神状态,影响其身心健康。唐蓓提出,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庞大的文化工业为支持的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构造过程中使青年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不论是消费方式还是审美情趣、生活评价等都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刘庆龙等提出电视文化对青年学生在人生价值观、道德政治观念、传统文化历史观、身心发展等方面具有正负双重效应。不难发现,学者们在大众传媒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上看法比较公允,既注意到大众传媒的正面影响,同时也指出其负面效应。

对策研究。针对大众传媒的负功能,有学者强调从青年入手,如宋文红指出应该为青年提供及时而具体的指导,加强对青年生活的引导。有学者强调从大众传媒入手,如刘庆龙、唐蓓等要求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提高作品质量和创作者素质,剔除文化糟粕,弘扬主旋律。而在这方面论述最为深入的是孙世昌。他主张,首先要完善环境中的大众传媒体系,以破除人际传通中的错误观念;其次,根据青少年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化环境分别配置不同的传媒,并通过社会中枢来控制其作用强度;最后,控制信息内容,使信息成为不同年龄阶段社会化者观念体系的形成要素。概言之,就是要促进正信息、正观念的流动,抑制负信息、负观念的传播。

5.网络

随着信息社会脚步的迈进,网络作为一种新传媒,它冲击着传统的青年社会化模式,成为青年社会化的又一重要途径,对青年成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无法估量的。

孙少晶研究了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首先,信息泛滥、信息垃圾弱化了青少年道德意识,网络直接性、形象化阻碍了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网络上瘾症、孤独、诈骗等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最后,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容易诱发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失范。

风笑天等提出,以电视、网络为途径的虚拟社会化使青年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进而导致角色认同的危机。要克服这一点,不仅要使青年社会化内容与目标相互协调,而且要建立信息社会的规范体系。

王卫则认为网络使青年社会化范式发生了转型。一是青年社会化由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变成了与“虚拟社会情境的对话”,二是信息超越时空限制高度集合,促使青年早熟并世俗化;三是青年受化方式突破了传统社会化途径的限制,自我意识增强;四是青年文化由成人楷模文化向青年楷模文化转变。他指出,网络给青年社会化带来了很大的干扰。首先,社会控制由于执导者虚位,西方文化的冲击,信息垃圾的侵蚀而弱化;其次,信息资源在阶层之间的分配差异扩大,形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并立,群隔现象产生;最后,人文感性受到抑制而科技理性膨胀使得过渡社会化与社会化不足并存。

从上述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网络持一种疑虑态度,认为它对传统社会化模式构成冲击,具有较多的负功能。当然,现实生活中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如何,还需进一步地实证研究。

(六)青年社会化环境

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等也是社会化环境之一,但它属于一种微观环境。事实上,青年社会化中除受到微观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有学者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

刘成明分析了社会转型对青年社会化的负面效应。他认为社会转型使青年价值观多元化,青年无法实现自我认同;社会控制弱化助长了青年的越轨行为;不正之风的泛滥使权威形象缺乏,给青年楷模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季野则认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同时是青年社会角色由从属被动走向自主主动的过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权威结构是长者本位;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力本位代替了长者本位,青年的代际地位提高。

谭刚强提出,高科技发展对青年社会化提出了新挑战。过去时代,青年社会化实现主要依赖于传统科技发展的“传习教育(守恒教育)”方式来完成;当今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使得青年社会化的实现转向“发展教育(创造教育)”方向。而且,高科技发展改变着青年社会化的发展走向,比如高科技发展影响青年价值观的确立、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的选择。

路继初等指出,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过程中,青年社会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社会变迁、阶层流动的剧烈性和无序性使传统文化与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发生文化断裂;传统权威被瓦解,大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青年的社会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际关系趋于冷漠。

由上可知,学者们多数认为社会宏观环境对青年社会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研究中,有学者强调社会宏观环境对青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有学者关注社会宏观环境对青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这并不矛盾。

(七)青年社会化问题

青年社会化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障碍和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反省青年社会化政策、效果等。

李海荣提出了青年社会化中断问题。他指出,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角色承担。在家庭中,第一人格偶像是青年学习的主要对象,如果他们不能成为青年学习的楷模,使青年角色学习缺位,那么将导致青年在第一人格偶像崇拜向第二人格偶像崇拜的过渡期不连续,出现社会化中断。

王丽平总结了青年社会化结果偏差的三种类型:一是迟滞型,即生理年龄的成熟程度落后于心理年龄的成熟程度。一般而言,生理和心理应当同步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要达到这一阶段的社会化目标,否则就是社会化的迟滞。二是假社会化,即表面上似乎达到了社会化要求,但是与现实相距甚远,这样虽然社会化的内容已经接受,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到处碰壁,对社会并不能适应,究其原因是社会化的内容需要矫正。三是逆向型,即社会化方向偏离了正常社会化的轨道,并不能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要求,容易导致青年反社会行为,并形成青年反文化。

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网络所带来的青年社会化问题。王大贤指出,网络社会规范的缺乏、外在控制的弱化、匿名性等特点使网络生活可以自由地表现自我,自我约束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生活方式使自我中心心理膨胀,扰乱青年的角色定位。风笑天等认为以网络为途径的虚拟社会化导致青年在社会化中产生角色认同危机。由于虚拟社会化和真实社会化同时作用于青年,使青年的行为方式和角色规范发生冲突,随着青年内在的疏离感、孤独感,以及与父辈的代沟产生,最终青年自我角色混乱,无法实现自我认同。王卫则提出网络社会化“过渡”与其它社会化“不足”共长问题。一方面,过分依赖网络会形成“束缚人的框架”,比如,网上“信息洪水”铺天盖地涌来,青年应接不暇,形成“感觉主义”,个性和创造能力受到挤压;另一方面,青年社会化的终极追求应该是青年体能心智、道德品质和科技素质和谐而全面的发展,但是,网络下科技意识的过度扩张,会消解青年关于民族的、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造成社会化不足。

当然,青年社会化中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或抑制的良策,是目前研究的当务之急。

三、分析与思考

青年社会化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上述成果,但同时也应看到研究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笔者认为,今后青年社会化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社会化整合程度研究。青年社会化的实质是青年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整合基础上实现的。因此,社会化程度简单地说,就是个人与社会的整合程度。在传统社会,这种整合是以个人无条件地服从社会要求,亦即以个性的丧失为代价而实现的。现代社会,青年相对于社会,日益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个人利益从社会中解放出来,不再无条件地从属社会,从而产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对立。因此,这种理想的社会化整合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实现,衡量它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社会化分类研究。青年社会化是一复杂问题,分类研究有助于研究的简便,有利于研究的深入。但从学者们的研究来看,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学者不善于采用分类方法对青年社会化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导致青年社会化研究比较笼统、抽象。二是分类角度单一,类型较少,只涉及政治社会化、经济社会化、再社会化、反社会化、虚拟社会化等。其实,青年社会化类型很多。比如按个体与社会一致性程度,分为合理社会化和过分社会化;按社会化内容的水平与个体心理、生理的水平,分为同步社会化与过渡社会化。事实上这些类型在青年社会化中都存在,拿过分社会化来说,它指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偏差现象,一种只承认共性,完全抹杀个性存在的合理性的社会现象。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这些分类类型学者们较少论及,更谈不上深入研究。

3.独生子女青年社会化研究。独生子女是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出现在中国社会的一代特殊人口。目前,这一代特殊人口的第一批儿童已进入青春期。作为即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新一代公民,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状况如何对整个中国社会具有重大影响。比如,不同的社会化因素如家庭、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媒等在独生子女青年社会化中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青年社会化有什么差异;如何对独生子女青年社会化效果进行系统、客观地测量和评价,这些都是值得重点研究和探讨的地方。

4.网络与青年社会化研究。报纸、广播、电视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媒体,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作用的发挥,人们开始将计算机网络称为“第四媒体”。应该说,网络化不仅是信息社会在技术上的一种表现,更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它必然深刻地影响青年社会化。从目前研究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比较肤浅,重在探讨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负功能及其应付措施,但是网络在何种程度、何种层面对青年社会化产生影响;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具体是什么;如何消解网络中青年社会化出现的偏差;网络时代,青年工作者如何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培养,包括对越轨青年的再教育,这些都应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具体问题。

5.方法上的改进。从青年社会化整体研究来看,学者们重视理论探讨,重视定性研究,多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这种状况,肯定不合适未来青年社会化研究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在方法上予以改进,即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比如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等,通过这些,对青年社会化进行定量和深入分析,在结合社会化相关理论基础上,力图发现青年社会化中某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标签:;  ;  ;  ;  ;  ;  

中国青年社会化研究分析_政治社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