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论文_安瑞

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论文_安瑞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王快中学 安瑞

摘要: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一、树立全新的数学素质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自身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素质的教育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二)教育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中学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落、对比中体会主旨;《故乡》一文则要抓住人物、环境、情节这三要素来学,其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很值得一品;还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通过对人物外在特征表现精神风貌是一大特色,分析讲解后,可随机布置一道“给班上同学画像”的小作文效果很好。

其它如句子排序、概括语段、辨析病句等较难掌握的知识点都要有专题讲座,切实教给学生方法,消除畏难情绪,增加学好语文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帮教结合,创设和谐语文环境对于后进生,仅靠语文老师一人之力难以转化,而农村家长又不重视,家长没得指望,除了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有其他的帮扶措施才能确保后进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疾而终。这就有必要发挥班级效力,结成对子,帮教结合,相互促进。每学年初,确定好后进生人数后,马上也要定好一批语文成线优良、责任心强的学生人选做“小老师”, 组成“一带一”、“帮帮团”或学习小组。先对“小老师”进行培训,让其明白这其中的意义,打消顾虑,告诉其职责做法及奖励办法,比如这些小老师主要任务是负责后进生的家庭作业检查辅导、课堂作业的完成及订正、词语听写、名篇诵读,学情的及时汇报,从而让老师能随时掌握动向,采取措施,也使班级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风气。

6、课外阅读,感悟美好语文 点,为逐渐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基础。

(三)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三、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学习,一定离不开课外书籍的阅读。对于如何学好语文,吕淑湘给出这样的答案: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只有经常的、大量的阅读书籍,才会有较多的积累,才会有较好的语感,才会有丰富的情感,才会有真正的提高。每学年初,语文老师应该依据《新课标》开出学生必读书目或建议书目,如七年级《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等,图书馆借阅或自己购买。平时上课要适当引入这些名篇名著,如课文《荷叶母亲》引入《春水》、《繁星》,《绿色蝈蝈》引出《昆虫记》,《出师表》引出《三国演义》等等。此外上课多讲文学故事,多引经据典,多方面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每一两周上好一节课外书阅读指导课,每周日下午一小时读书活动。还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藏书爱书的好习惯,教给如何选择书籍、书上做批注、写读后感的方法,适时进行奇文共欣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文化的熏陶,感悟到美好的语文世界。

语文教育教学是曲折艰辛而又乐趣丛生的远征之路,对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教学不能一蹴而就,转化教好要能耐得住性子,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只要因人而异,掌握方法,一定会有极大成效的。后进生进步了,班级成绩霍然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终身受益。

论文作者:安瑞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论文_安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