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管理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研究论文_傅文

差异化管理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研究论文_傅文

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小学是教育初级阶段,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使学生可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但是,纵观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和影响,强制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式学习,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基于差异化管理着手,探究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予以实践,以求推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关键词:差异化管理;班级管理;小学教育;素质能力

素质能力改革持续深化下,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才的成长是当前创新型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推动教育理念创新和完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故此,应该从差异化管理视角下进行班级管理,摒弃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加强差异化管理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研究,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深化,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1.差异化管理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价值

班级管理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通过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的,当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难以全方位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故此,应该迎合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深层次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促使学生个体可以多元化发展,加强差异化管理是必然选择[1]。

1.1个体获得尊重的需要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既然班级的主人,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每一个独立个体都应该被尊重。不同的学生来不同的家庭,自身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在班级管理中也更应该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果学生遇到错误,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获得自由成长的空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不仅仅单一的知识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的进行观教育。班级管理中,关注个体成长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和价值,可以摆脱以往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促使学生可以身心健康成长,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2独立性发展的需要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均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父母甚至祖父母过分的呵护和溺爱,导致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较差,未能得到充分培养。即便是学习,仍然受到长辈们的宠爱和控制,甚至很多学生的生活无法自行打理,没有主见,遇到事情慌乱不知所错。尽管在父母老师的庇护下少了成长的挫折,但同时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增长见闻的机会随之丢失,极大的制约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发展。所以,通过差异化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对立自主能力,健全独立人格和精神,养成良好的品质,避免由于过度依赖丧失生活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2]。

1.3学生多元化的需要

现代社会在进步和发展中,需要的不是死读书的人才,而是可以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社会多样化人才需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尊重学生个体出压抑的同时还,兼容并蓄,不能为了管理好而盲目的将不同特色学生组合在一起。而是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管理服务于学生,促使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不再是依附品和复制品。在差异化管理视角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吸收和学习他人优点来弥补自身不足,针对性指导和帮助,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3]。

2.差异化管理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应对措施

2.1构建差异化班级管理体制

首先,应该确定多元化发展目标。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确定多元化发展目标,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故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最高和谐班级氛围,在师生互动和交流中促使学生个人发展。学生自身能力表现在多方面,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优势不同,在意义构建过程中,主要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系。根据学生不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展示才艺和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可以挖掘自身潜能,找到属于自己发展的方向,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调。如,擅长唱歌的,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机会,可以尝试着朝才艺方向发展;活泼好动的,引导学生养成长期的运动锻炼习惯,争取成为运动健将;爱进树林观察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写下记录报告等。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可以深层次挖掘自身潜能,学有所长,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4]。

其次,学会自主管理。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部分学习积极性较高,也有部分生活懒散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足,需要其他学生和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故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锻炼自身的自治能力。在民主管理氛围下,教学同步,促使学生可以积累学习经验,学会团结协作,营造自主学习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自治和自主管理并非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求全体学生立法守法,可以在班级学习和生活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对于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尽量要求学生自行分析和解决,锻炼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长期依赖于他人。

最后,构建多元化评价制度。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发展,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定期组织主题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无形中接受教育,丰富生活体验和感悟。结合不同学生的成长需要设置差异化的目标,建立多元化评价制度,可以获得较好的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促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和潜能,多元化发展。以往的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成绩进行衡量,为学生不过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反馈。考试尽管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但是单一的考试忽视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考量,评价过于单一。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多元评价制度,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因材施教,促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可以全面发展。

2.2构建差异化班级活动机制

应该选择更具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学习更多的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为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学习和生活,应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以学生个性化成长为目标,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班级活动之前,可以收集和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挫折,或是内心深处的想法和见解。在活动中大家共同讨论和交流,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学生只有在经历过后才能获得深刻的感知,这就需要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多方面发展为主一号目标,设计更加长效的主题活动,保持供需之间的和谐,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养成积极勇敢的面积,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状态,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有助于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清楚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应该进一步创新理念和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挖掘自身潜力和价值,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新高考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0所高中的数据分析[J].教育参考,2018,36(01):44-54+67.

[2]刘学峰.“差异化”与“人性化”的融合——谈高中班级管理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7,4(52):254-255.

[3]任婧,康辉,李乐平.差异化管理理念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高教探索,2016,20(S1):168-169.

[4]刘红云,孟庆茂,张雷.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态度及其与学业效能间关系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23(02):62-67.

论文作者:傅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差异化管理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研究论文_傅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