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团体心理辅导探究论文_玄婷婷 宫雪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团体心理辅导探究论文_玄婷婷 宫雪鸿

山东省威海市第七中学 264200

中学是学生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最关键的时期,一些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当在学生层面大范围出现类似的心理问题时,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排解,很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效仿甚至会影响地区治安。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教师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开展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谈一下看法:

一、加强自身修养,以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

著名教育家江山野先生指出,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两种相对应的本质属性,其一就是向师性。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大部分中学生活是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下度过的。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魅力大于手段,教师高尚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更能征得学生的认可与信服。教育培养好学生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塑造人格魅力。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与信服靠的不是教师的威慑力,而是教师身上的气质、品格、学识等形成的精神力量,一种让学生自觉信服的力量。高尚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自发地“亲其师,信其道”。

二、通过专业知识,引导学生之间的团体交流

教师要想开展好团体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增加心理学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一个有扎实学识和丰富经验的老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与信任。因此,教师应系统地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理论,以专业的姿态来指导实践,并总结概括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还要提高实践中的运用能力,避免赵括“纸上谈兵”的尴尬。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总是急于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静心深入地分析问题背后的根源,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现象有科学合理的解释,然后再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咨询策略来帮助学生摆脱烦恼。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积累不同的经验和教训,丰富自己的智囊,在这种反复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需要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沟通交流技巧。其次,通过不断地参观、学习、观摩心理问题解决实例,不仅能扩大教师的视野,更有利于教师在同行中找到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三、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因材施教

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拥有类似心理问题但性格各异的学生,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对性格相似的同学成立小组专门跟踪辅导,同时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从心理健康出发实施精准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心理上的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在同学交往中易产生摩擦,由于生活中很少经历挫折锻炼,遇到交往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全面了解学生个体就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班级情况、学习情况等,通过详细的了解,分析学生性格养成影响因素,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日常交谈,更容易使学生敞开心扉,从而收到良好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学生干部带动学生群体共同教育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氛围容易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当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其次,教师要在班级内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与同学们一起生活、学习,对周边同学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朋辈之间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念、更多的生活交集,使朋辈心理疏导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容易起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对于管理班级、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要营造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让同学们在心里感受到幸福、温暖,遇见挫折时能乐于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五、与其他任课老师共同努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除了与自己的教师联系密切外,与任课老师的关系也不容小觑。相对来说,任课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不能因此否认任课老师在学生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抓好学生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或异常,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对落后差生要寻求其闪光点,鼓励他们,肯定他们,激发他们生活的热情;对于经常自我怀疑的人要多肯定、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自信等。

六、帮助家长提高意识,确保学校、家庭教育相连接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学生除了在校时间,其余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父母角色定位不准确以及父母教育认知水平不足,往往会忽视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因此,班主任教师还要尽量帮助家长提高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总之,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寻求家长的有力支持,只有家校合作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措施,帮助学生彻底摆脱心理烦恼。

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一项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工作,我们应该看到这项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师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工作中的众多有力资源,抓住在日常管理中的任何契机进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玄婷婷 宫雪鸿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团体心理辅导探究论文_玄婷婷 宫雪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