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的思考论文_丁国龙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的思考论文_丁国龙

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支撑、挡土、挡水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方式。另外,岩土工程的工作范围必须根据施工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现在在岩土工程中已经离不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但是这一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因此,为了将建设工程的安全隐患及施工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加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问题;措施

1深基坑支护设计形式

1.1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之一,它的支护工具主要包括支护桩和防渗帷幕。为了实现更好效果的挡土目的,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并且将灌注桩合理地设置在深基坑附近,从而形成排列支护桩。排桩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噪音并且该技术操作简单,最重要的是该技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具有很强的刚度。这种技术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在排桩支护技术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旋喷桩、搅拌桩和高压灌浆等措施可以有助于实现深基坑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很好地实现深基坑支护效果。

1.2锚杆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之一还有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技术使用主动的形式加固深基坑中的岩土。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使用锚杆工具并且将其打入到岩土中,然后连接支护装置的另一端,此外还要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保障深基坑的支护效果。锚杆支护技术也有着其特有的技术优点,主要表现在它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不会受到深基坑深度的影响。因此基于这些优势,该技术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对于有机质比较多的土质是不适用锚杆支护技术。

1.3土钉支护技术

土钉支护技术提高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施工工艺,为了保证施工中土钉强度和拉力,因此在应用土钉支护技术的时候,必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土钉设计不仅要严格遵守深基坑支护施工标准,还要进行该技术的拉拔实验。实验过程中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必须确定相关的第三方监理单位在实验现场。在施工之前要很里计算土钉支护的孔深,并且将其进行标注,这样利于施工。对混凝土灌注要保障混凝土合理配比,并且确定混凝土是否达到施工标准。

2目前较多出现的深基坑支护问题

目前普通的基坑支护手段,会因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2.1挖掘程度

因为无法全部掌控理论,所以机械挖土会成为较深的基坑的首选解决办法,而人工挖土方只会被安排在最后大约只剩余50cm时,然后以支护作业进行殿后,如此做是减少误差的最好方法。

2.2设计及施工人员

出于对基坑支护的考虑,设计师们也是煞费苦心,将所有的设计都变得特别的理想化完美化,但是却无法准确准的预测到在支护过程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

尤其是在现实的建设之中,许多的基坑都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施工的。这些复杂的环境会让施工的难度加大,尤其是下面的管线,这些管线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施工问题。因此就需要施工人员格外的注意。而且这个时期的施工,也是问题多多。因为设计的图稿过于理想化,一般会导致设计和实际情况严重的不相符合。这个时候,是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经验来抉择,还是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修改,是需要衡量的。如果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那么就会严重的影响施工的进度。而且在一些工地中,施工人员的水平不到位,在设计发生了偏差的时候,也不去修正,胡乱施工,最后极其容易造成基坑的倒塌,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的时候,施工和设计人员的素质,是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支护施工的复杂性难以协调整体工程

在支护工程的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各部分施工之间的衔接问题。一般来说,其施工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土方开挖,另一个部分是支护设备架设。但是这两个部分虽然作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主要部分,其难易程度几乎难以相提并论。土方开挖时,几乎只要依靠简单的人力就可以做到,而且用时短暂,可以快速完工。但是支护架设就不行,它需要按照开挖好的部分,进行施工的设计,来调动各种工具,这样就会导致工程的严重拖延。在当前看来,除了加强设计图的建设,让土方的开挖完全和设计一样,并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措施

3.1加强设计概念与过程的管理

目前,在我国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设计标准并将支护结构进行统一规范统。然后将已经收集好的相关数据,通过朗肯和库伦的公式进行计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虽然这两种测量方法是静态的,但随着岩土工程的变化会让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变弱。受到岩土工程条件影响的支护结构,在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让工程的安全性降低。为了打破传统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阻碍,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理念,使支撑结构更加规范和合理,改变传统的方法。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结构荷载计算方法的不足,还使其达到动态设计。

建筑工程不应盲目施工,应该根据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并研究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以减少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中出现意外的概率。只有施工人员自觉的遵守所有的注意事项,才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逐步完善基坑开挖支护工作。这不仅大大的减少了开挖的时间,同时还有效地避免了施工的不规范问题,从而提高支护施工质量。

3.2提高标准和准确性

质量检验、运营标准和技术规范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具体试验模式。因此,岩土工程必须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这三种标准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重中之重。在这三种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需要对深基坑支护的整体结构、成品、材料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物理试验,从而在源头上将事故进行清除。在这一过程中,因会涉及一些专业难度很高的技术,需要专业人员经过专门的质量检测进行检验与确认出,此外才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运用先进的检验方式和方法,在检验的同时将日常检验和重点检验结合,以此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工作效率提升的最快的方式便是进行相应的相互检验和自检。

3.3完备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事实上,想要做好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研究,就需要进行足够的施工技术研究。一切的高质量施工,都离不开这个阶段。这也正是人们所认识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符合科学规范的操作,才能让施工事半功倍。因此,就需要各大工程团队,尽心竭力的进行施工的研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出完善的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施工技术的研究,也能为其他的公司提供一定的数据,这样才能带动我国施工技术的全面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在岩土工程建设中,采用深基坑支护的措施和方法,有助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的支护施工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然而,事实上,深基坑支护包含着一个复杂的技术过程,相应的支护技术措施也反映了其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现场条件,并紧密结合深基坑支护,给出最适合的支护措施和方法。目前,深基坑支护在岩土工程中的现场施工措施尚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今后的施工实践中,施工人员还需要探索经验,进而为全面提高岩土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皮亮,饶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4):77.

[2]汪建平,李小膀.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8):83-84.

[3]李文厚.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稳定性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32(17):145~146.

论文作者:丁国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的思考论文_丁国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