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论文_刘艳彬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论文_刘艳彬

在临床医学中,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的代谢类疾病,而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神经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夜间疼痛、痉挛、日间行走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神经性水肿或者皮肤溃疡等问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患者的限制肌肉萎缩、甚至永久性截肢。对于患者而言,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及时进行有效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预防与日常习惯

首先对于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糖尿病进行合理控制,主要是控制日常的血糖和饮食[1]。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如体重、年龄等制定每日的膳食计划,积极运动。在保证日常热量与营养摄入的同时,注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关系,有规律的进食,单餐定时定量,禁食糖分过高的食物,同时注意自身血糖的变化,按照1:1:1的比例进行膳食三餐搭配。具体热量搭配如下:单日进食热量按照自身体重进行换算,每公斤单日进食热量不超过35千卡,不低于30千卡。蛋白质摄入每公斤单日进食不超过1.0g,不低于0.8g,糖类在热量摄入中占比不超过一半,脂肪摄入每公斤单日进食不超过1.0g,不低于0.6g。定期对于自身血糖进行监测,根据血糖的变化使用胰岛素,使得血糖水平相对稳定。定期对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糖尿病足防治的意义和手段,对于不良嗜好要积极戒除,同时保证日常的卫生与清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维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勇于治疗,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1定期对于患者足部进行检查

在对于糖尿病人的护理中,要定期对于其脚部的皮肤颜色温度进行观察,查看其是否有足背动脉搏动、溃疡脚气、灰指甲鸡眼之类的容易引起糖尿病足的病因,如果有告诫患者注意日常卫生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建议与治疗[2]。

1.2告诫患者定期更换鞋袜与穿着合适的鞋袜

告诫患者尽量选择通气性好、圆头厚底的鞋子,尽量不要过松或者过紧,避免穿凉鞋,每日对于鞋内要进行检查,防止鞋内破损引起的足部不适与皮肤破损,同时袜子尽量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或羊毛袜,日常注意跟换,尽量不要选择带有破洞或者缝边的袜子。

1.3定期修剪指甲

注意患者脚指甲的平整,边缘注意打磨光滑,一般在患者洗脚之后进行修剪,指甲不宜修剪的过于锐利或太短,防止甲沟炎的发生,从而造成足部感染。对于已有足部疾病的患者要叮嘱其积极治疗,不能放任不管。

1.4注意定期清洁与运动

每天要叮嘱患者进行泡脚,泡脚温度不宜过高,最好在39~40℃之间,单次泡脚时间不超过20min。洗净后使用柔软毛巾进行擦拭,务必擦干水分,但不要过于用力揉搓。脚汗较多的患者可以使用爽身粉、足部过干的患者可以使用润肤乳,但需保持脚趾缝内的干爽。患者出现冻疮患者皲裂时贴胶布,皮肤瘙痒时不可随意抓挠[3]。定期叮嘱患者出门运动,运动由患者的喜好决定,但是不可过度,每日适当进行踢腿运动、甩腿运动等基础运动,量力而行。每日为患者进行按摩或者协助按摩,主要针对于患者的足三里、三阴交等学会进行按摩,不要过于用力,防止肌肤损伤,每日三次,每次10分钟。

2出现疾病后的创面处理

当患者出现足部创伤时,要予以积极处理,一般将患者的受损肢体进行抬高后,将身体伸直,以保证血液的有效回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于患者的受伤部位要进行红外线照射,从而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口服,并针对于局部创面进行处理,一般可以选择外敷抗生素联合胰岛素进行外用治疗,也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但是不能过多换药,防止伤口无法愈合。

2.1皮肤水泡病处理方法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水泡是较为严重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使得肢端出现坏疽,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四肢的末端与血液循环不良位置。一般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若是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从而引起合并感染。对于这种情况的病人需要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单次比例为1:50000,3次/d,连续用药不超过一周。同时对于较大的水泡或者较关键位置的水泡进行抽液处理,对于小水泡则进行消毒后包扎,待到循环改善后自行吸收[4]。叮嘱患者在水泡消退后不要去剥触痂皮,以免发生感染。

2.2感染后的创面处理

对于患者的感染创面进行定期处理与换药,一般而言每天进行一次跟换,通过患者的创口脓汁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感染病菌的种类,从而选择局部较为敏感的抗生素进行给药。对于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要对于患者的伤口进行切开引流清创,常规消毒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为创伤部位使用红外线灯进行照射,从而促进血液循环与创口恢复。如果患者依然出现菌血症或毒血症,感染部位持续扩大且向健康部位蔓延,则予以较为足量的抗生素进行给药,或者全身用药,若是依旧出现感染情况,则对于患者进行截肢,保证生命安全。

2.3对于胰岛素的使用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

对于有创面的患者,要定期采用生理盐水4~6ml与胰岛素4~8U进行湿敷,也有由于创口过大或过深进行了清创处理的患者,则要在其清创完成后使用浓度为0.5%甲硝唑溶液100ml配合庆大霉素16万U与胰岛素12U混合药物进行局部湿敷并包扎。但是对于大量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且患者血糖得以控制并稳定的人来说,采用胰岛素湿敷会使得患者的局部出现低血糖现象,抵抗力也会相对下降,反而使得感染不利于恢复与愈合,所以在对于患者的创面处理中,是否使用胰岛素湿敷,使用多少胰岛素湿敷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4对于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糖尿病的病程较长,往往会出现不耐烦的心态,护理人员要进行及时的疏导,并告知其治疗的重要性,增加其其依从性。患者如果出现足部坏疽往往会伴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往往会有自卑心理,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建档分析,分析患者的个人信息,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和负面情绪,及时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的合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并且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进行相应的满足,防止患者负面情绪的衍生[5]。对于此类患者要多耐心、多鼓励、多安慰,使得患者能够坚定治愈信心,从而配合医院的治疗,提升总有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秀璞.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3(12):23-25.

[2]代纱笠.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加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18-21.

[3]冯秀云.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45(35):125-134.

[4]孟凡伟.糖尿病足护理管理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B,2016,12(4):65-69.

[5]易容,袁庆.糖尿病足患者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69(31):19-21.

论文作者:刘艳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论文_刘艳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