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硅钢退火炉耐材施工效率的几点经验论文_刘征

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硅钢退火炉炉形有卧式炉、立式炉、环形炉,耐材种类包括轻质耐火砖、浇注料、纤维模块等。退火炉由加热段、均热炉、冷却段组成,耐材施工总长度超过300m。某大型钢铁公司硅钢生产线退火炉耐材安装工程共分3期进行,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二期的建设。在此对工程的施工关键点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硅钢耐材施工在提高工效方面给予经验。

关键词:硅钢退火炉;耐材施工效率提高;几点经验

1、施工的重点影响因素

1.1机组中心标板、基准点的设置

机组为连续生产线,纵向中心线的直线度一定要保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组332米工艺线设备的安装精度,所以中心标板和基准板的设置、复测采用两套不同的仪器和人员,减少仪器造成的误差,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1.2工艺钢结构的安装

钢结构共二层:+5.15m平台上布置带钢辊道(97根),+7.30m平台上为退火炉设备。工艺钢结构安装关键控制精度见表1,检查点见图1:

图1

1.3炉子设备安装

炉子主要包括两部分:烘烤炉和退火炉。退火炉是机组中的关键设备,其生产工艺先进、结构复杂,要求炉壳安装与炉衬的砌筑质量高。本机组采用卧式连续退火炉,整个连续退火炉由加热段HS、均热段SS、缓冷段SGJCS、快冷段RGJCS和空冷段AJCS五部分组成。设备分为上下两层,总长度271m,总重1151t。

1.3.1安装的关键

(1)设备与工艺钢结构的穿插施工。整个炉子部分的设备安装原则是从下到上,从出口向入口方向进行。由于退火炉与烘烤炉、前后清洗段成上下布置,下层设备必须首先就位后,才能进行工艺钢结构的安装(首先形成框架结构,保证退火炉设备的安装),钢结构安装调整结束后方可进行炉壳吊装。

(2)设备与筑炉专业之间的穿插施工。炉子安装过程中,耐火材料的施工和设备的安装协调尤其重要。由于耐材施工量大(250t),向平台上运输困难,平台上堆放空间狭窄。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专业之间穿插施工计划,并明确了各段施工的工期;在框架上铺设临时花纹钢板堆放材料;行车尽量安排在机械不作业的晚上让筑炉施工人员集中吊运材料;而且为了减少耐材搬运时间,炉壳每隔3~4节不进行组对,留出1m左右的空间给施工人员搬运材料。

(3)炉内设备的安装。主要是烘烤炉内设备:风箱、漂浮器、部分循环风机,在炉壳就位后就必须立即就位(或先放入炉壳内),否则炉壳组对焊接完后这些体积比较大的设备将很难入内,体积小的设备在炉内运输也十分困难,将增加安装难度,延误安装工期。

2、节点细部设计

总体上,本工程的耐材设计是先进的,但在一、二期建设中几个细部节点设计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施工效果。

2.1耐材孔洞节点处理

脱碳退火机组炉墙一期采用砌筑完毕“后钻孔”方法,二期孔洞则采用砌异型砖方法。经过实践统计发现,“后钻孔”方法优于“砌异型砖”法。砌异型砖方法的弊端在于:

1)异型砖定位精度控制难度高,施工降效(必须对准炉辊及辐射管等孔洞位置,否则炉辊及辐射管将无法安装。每工日只能砌筑2块异型砖)。

2)孔洞周围所有的标准砖砌筑都要围绕着异型砖的定位进行加工才能满足总体尺寸要求,仅此一项导致标准砖加工量比一期增加30%。

3)异型砖定位方式导致保温层耐材(纤维板)层层加工(开洞),而一期砌筑完毕后钻孔的方法便可避免此加工。

4)异型砖生产成本、管理成本高(异型砖需要单独开模制作,增加了采购单价。出厂、进场的运输、储存环节均增加了管理投入。一期采用炉墙全部砌筑完毕后钻孔的方法,即可避免定位的困难,还可节约砖、纤维板的加工制造费用。仅此一项,二期机组比一期机组施工多耗用30%工日。

2.2耐材膨胀缝留设

一期退火炉的膨胀缝间距基本采用统一尺寸(1325mm),而二期则是无规律分布,致使耐火砖加工量增加、施工难度大。一期退火炉膨胀缝的宽度均为20mm,而二期膨胀缝的尺寸大小不一(相邻两个膨胀缝尺寸大小都是不一样的),施工难度非常大。

2.3退火炉炉顶耐材

一期采用小块标砖现场砌筑的方法,二期设计为大块异形砖。退火炉跨度2000mm、拱顶厚度800mm,从制造厂制作、过程运输、施工定位等各方面比较采用大块异形砖都不如小块标砖便捷,模具、包装也更浪费,现场支模等施工措施不能节约。大块异形砖的尺寸调整灵活性小,对制作的误差、过程的运输、炉壳的制作精度要求非常高,该节点设计过于理想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会给施工造成极高的难度。

3、退火炉内衬板及锚固件的制作安装分工

二期退火炉的内衬板加工、锚固钉焊接均在制造厂完成,再累计炉壳变形等因素导致1/3内衬板无法安装就位。而一期退火炉的内衬板、锚固钉均由施工单位现场完成,根据炉壳的孔洞位置和制作误差实测实量制作安装,避免了大量的返工,内衬板可以顺利安装就位。

4、提前介入,控制好耐材的制作质量

往往材料到了现场乃至施工上线了才发现尺寸偏差,此类情况往往发生在甲方供料时。例如退火炉机组水平拱、预制块、纤维模块,到了施工现场才发现了质量问题,无法安装导致工期延误。与一期工程比较,二期工程纤维模块的制作质量大大下滑,尺寸偏差大,模块松散没有韧性,导致操作人员安装非常困难(必须把松散的模块压实才能安装到固定位置内),功效大大降低。根据统计结果,一期工程模块为60块/工日,而二期工程为30块/工日,仅此就比一期多用50%工日。因此,必须加强对模块制作的控制,提前介入检查验收。建议:在主材的生产制作过程中有专人跟踪,把好出场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葛霖.筑炉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2]冶金工业部建设司.高级筑炉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刘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  ;  ;  ;  ;  ;  ;  ;  

提高硅钢退火炉耐材施工效率的几点经验论文_刘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