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电力的使用需求。面对这一形势,电力企业要想满足当下社会和大众的用电量,首先要利用输配电来进行电力的运输,并保证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现此目标基础上,还需要促进自身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领域当中呈现出来了一些线损管理工作,希望可以及时的找寻到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来将这个问题解决。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常见问题;措施
1前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作用下的供电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易受气候环境、人为以及后期维护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安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应从影响因素出发,通过明确问题控制要点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运行技术。这是满足经济建设对电力系统快速稳定发展需求的重要课堂内容,研究人员要将其有效作用于实践。
2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损坏
2.1雷击造成线路损坏
我国近年来因雷击造成配电线路损坏的事故频发:雷击导致导线脱落,配变损坏,导线击落等事故发生不在少数。雷击造成的事故引起配电损坏,是国家电网不能承受的损失。但是这种事故频发,下面主要对这种雷击造成的事故进行简单探讨。雷电造成事故,一般都是通过雷电在配电线路的某一薄弱部位释放能量导致的。这些雷击作用于避雷器,电压保护装置是最合适的。主要原因有:部分配电线路老化,绝缘分子绝缘能力下降,容易被雷电击穿。如果产生击穿,那么输电线路就不能正常工作,成为损坏点;此外,很多设备不能起到输送电力的作用,所以只能长时间搁置不用,而且没有经过有效的检修,设备性能就会下降,导电性增强,导致其容易被雷电击穿;还有是雷电电流过大时,直接穿过配电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许多避雷器没有经过维修,存在很多缺陷,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2.2设备绝缘老化造成线路损坏
在输电线路中,由于设备绝缘化外表老化,比较容易被雷电击穿。此外还有这些设备线路断裂,接线处损坏,配变线路损坏线路的终端接线头损坏等问题频发。在当前配电线路工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2.3接地造成的损坏
配电线路在实际配电过程中,总会出现某些损坏,其中最多的就是接地造成的损坏。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配电线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导致配电线路与地接触,造成及诶单线路的损坏。很多时候施工人员往往忽略了把配电线路固定,导致配电线路在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就会使配电线路和大地接触,引起线路损坏。配电线路主要是一个连通性的线路,搭设范围覆盖森林等位置。而森林中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导致配电线落地,引起损坏。
2.4高杆植物造成的线路损坏
我国部分地区的配电线路都要经过森林,山区等复杂环境,线路就一定要经过某些高杆植物。尤其是现在野生植物的繁衍速度加快,很多高杆植物遍布,这些植物具有高杆,杆软的特点,在狂风或者雷雨天气中,就会对其周围的配电线路剐蹭,产生线路损坏。
3加强线损管理工作,有效提高用电工程经济效益
3.1科学规划设计线路
要加大对线路的科学规划与设计力度,明确电力电能传输中出现的影响线损的因素,从这些影响性因素入手,来科学规划电力线路工程。(1)控制导线长度。长线路、远距离的电力传输是导致线损问题的一大成因,句对此要合理控制导线长度,减少迂回供电现象,以此来控制线损问题。(2)线路粗细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科学理论,导线越细、截面越小,其线损则可能上升,相反,导线截面越大则越有利于控制线损。实际的导线选配中要注意其截面尺寸。必须加大对线路的优化改造力度,科学架设线路,控制供电半径,优化线路内部结构促进负荷的均衡分布,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转,才能有效控制线损问题。
3.2及时更新维护电气设备与线路
电气设备长期运转,得不到更新则会加剧电能传输中的能量损耗,对此就需要用电工程必须强化电气设备与线路的维修、更新与保护。要根据各项设备、线路运行的时间长短来及时更新、升级设备,用新节能性设备取代高能耗的旧设备,同时,也要做好线路与设备的定期巡视、检查工作,派遣专业化的检修工作队伍,对电气设备进行专业化的检修,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解决性对策措施,让电气设备与线路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高效率地传输电能,从而如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工作水平。在众多的电气设备中,电能计量设备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计量设备能否精准地计量也会影响线损,对此必须加大计量设备管理,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引进智能性电表,发挥远程计量功能,以此来确保电力计量的精准性。
3.3电压的科学调节
不同等级的电网系统所传输的电压高度也有所差异,电力系统线路长时期的高电压、高电能传输必然造成线损问题,以及各项电气设备的空载运行也将无形中浪费电能,使线损问题严重化,对此可以从电压调节入手,通过科学调节、调整电压来控制线损问题。具体措施为:在一年之内、一天之内用电需求最多的时候来将电压调节至满负载供应,相反,低用电时期则应该选择调低电压,电压差异性的调节与调整,最终来控制线损,控制电压的无功损耗。或者根据电网的等级来对应调控电压,例如:高等级电力线路适当地调高电压,相反,低等级的线路则要控制电压值,最终达到线损控制的目标。
3.4健全线损管理制度,强化线损控制
电力系统线损控制一方面要依赖于先进的降损技术,另一方面则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作保障,只有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规范,并做好线损管控工作任务的分配与安排才能真正达到线损控制的目标。首先,创建完善的线损管理工作制度。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是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约束,用电工程必须创建一套规范完善的线损管理工作制度,其中覆盖电力系统线路与设备的施工、维修等的线损管理、线损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分配等,同时,规定企年度、月度等的线损率控制指标等,通过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线损管控工作效率,使得线损管理工作有所依托、有所依据。其次,线损管控责任制管理。用电工程有必要落实责任制管理,将线损控制工作作为一项特定的职责和任务来抓,结合影响线损的诸多因素来为企业不同部门制定不同的线损责任权重划分,例如:电力系统检修部门以及内部岗位,电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以及内部岗位等都需要重点承担线损控制工作任务,为其制定具体的线损控制月度、年度指标,以具体的指标目标来驱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承担起线损控制的工作任务,形成线损管控的责任制管理模式。最后,线损管控考核制度。要想从根本上激励各个部门都积极配合线损管理与控制,就必须加大对线损管控工作的考核监督力度,根据各个部门、岗位等线损管控工作完成情况来对应给予适度地奖惩,以此来约束控制线损管控工作的高效开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领域中出现各种类型线损问题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在施行线损管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在各种类型的措施中进行选择,针对电力工作人员来说,线损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使得自身的节能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便于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使得我国时代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之上对电力系统中呈现出来的损耗问题形成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得能源利用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最终也就可以使得电气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学平.电网理论线损的准在线计算问题研究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3.
[2]周游.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13:61+63.
[3]蒋光清.浅析农村线损问题与降损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82-83.
论文作者:潘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电压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导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