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江维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江维

王江维(重庆市江津区北京师范大学江津附属学校 重庆市 江津区 40226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9-103-0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看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和向大自然学心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资料、瓜子、植物苍耳

一、学习第一小节。

教师:同学们,孩子长大了,是不是一定要离开妈妈呢?(是)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从诗中哪一个词语知道的?找找这个词语。指名回答:(就得)

教师:孩子们离开妈妈去哪儿呢?(引导说出四海为家)追问:“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植物的种子长大了,就要到别的地方去安家落户。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比喻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

教师:牛马靠什么“四海为家”?(脚)小鸟靠什么“四海为家”?(翅膀)(指生说)

教师:植物没有手脚,靠的又是什么办法呢?

二、阅读感悟2、3、4、5小节

(一)整体感知

教师:请你和同桌的同学一起读一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有办法的植物妈妈?

指名回答:文中向我们介绍了 、 和 这三种有办法的植物妈妈。

(二)指导学习第二小节:蒲公英

教师:有没有同学喜欢蒲公英的?那么你能不能带着对它的喜爱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呢?(喜欢的同学起立,一起朗读。)

教师:你们知道蒲公英的妈妈和果实各是长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图:果实是毛茸茸、圆乎乎、轻飘飘的,多可爱呀!他们的种子就藏在这毛毛里。)

理解“降落伞”

教师:蒲公英的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降落伞)你们知道降落伞吗?谁能说一说他是什么样的?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它?(出示降落伞的图片,引导:飞行员在降落时,可以降低下降的速度,同时也降低了危险,让人安全着陆。)

师:引导观察“降落伞”和“蒲公英娃娃”的相似之处。

教师:蒲公英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了降落伞,也说明了什么?(它很爱很爱自己的娃娃!)

师:蒲公英妈妈光准备降落伞够吗?不行,还得有什么?(风)

理解“纷纷”:

教师出示视频:咱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宝宝在有了风的情况下是怎样出发的?

教师:看它的当微风吹过的时候,蒲公英宝宝就一个接着一个,用诗歌中的一个词是——纷纷出发。

教师:还有见过哪些现象是可以用纷纷来形容的?(落叶、雪花)分别用“纷纷”说一句话。

教师:关联词:“只要......就......”(练习造句)

教师:同学们,蒲公英宝宝就这样撑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降落伞在蓝蓝的天空里自由的飞呀飞呀,就让我们也把自己当做小蒲公英,带上动作一起读出他欢快自豪的心情。注意“微风”与“纷纷”读的要轻一些。(评价或再指点)

(三)指导学习第三小节:苍耳

教师:老师呀,很喜欢苍耳妈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苍耳,老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苍耳。(出示苍耳的实物)请同学来摸一摸它,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样子。

指名回答:(有刺、壳很硬……)

教师:对呀,壳很硬,就像古代士兵穿着的什么?(铠甲)士兵穿上铠甲又有什么用呢?(保护自己)那,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铠甲,也说明妈妈——很爱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追问:苍耳妈妈为什么还给孩子穿上的是带刺的铠甲呢?(为了粘在动物的皮毛上。)

教师:你把他放在你的身上试一试,看能不能粘住?(生活动)

教师:小动物们又会把苍耳宝宝带去哪里?(指名回答:田野、山洼、森林、小河边、田野、菜园)他们走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安家,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四海为家。

教师:咱们请像士兵一样的男生,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师相机点评)

(四)指导学习第四小节:豌豆

教师:课文里还有一位植物妈妈,是谁呢?(豌豆妈妈)

教师:下面,老师要把学习任务交给大家了,请同学们四人小组齐读课文,

思考:

1、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2、豌豆宝宝是怎样离开妈妈的?

人小组学习,师巡视。

指名交流:

1、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教师过渡:太阳一晒,豆荚就会怎样?会发出什么声音?“啪”的一声。

2、豌豆宝宝是怎样离开妈妈的?(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对比句子:(老师这儿有两个句子,同学们读读看)

(1)豆荚炸开,孩子们就离开妈妈。

(2)“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教师指名回答,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第二句,使用的拟声词“啪”,还用了动词“蹦着跳着”更能体现出豌豆宝宝离开时高兴的心情。

教师:我也很喜欢这位妈妈,因为他让自己孩子开开心心地去了自己的新家。

教师:咱们请女生蹦着跳着,带上动作,一起读读这段话吧。

(五)小结过渡,学习第5自然段。

集体回忆板书:

师:这3位妈妈真的很聪明,( )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它靠( )传播种子。( )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它靠( )传播种子。( )妈妈让孩子( ),它靠( )传播种子。

教师:同学们,是不是只有这三个妈妈会想办法传播种子呢?(不是的)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很多,那我们平时应该做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学到这些传播种子的知识?(板书:仔细观察)

教师:都谁想做仔细观察的好孩子,那就请你们大声的把这最后一小节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师:除了咱们课文中提到的三种植物妈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呢?

(生说,教师补充)

老师搜集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椰子树、石榴树、柳絮等传播种子的办法。)

教师喜欢椰子,那么就由我先来当个小诗人,仿写一段吧!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第2、3、4小节,选择其中一节进行仿写。

先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觉得你们都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那么,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呢?

论文作者:王江维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王江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