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门市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论文_甘永胜

关于江门市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论文_甘永胜

江门市蓬江区天沙河管理处 529000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的逐步实施,天沙河的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然而,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天沙河枯水期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江门市政府决定将高标准开展天沙河整治工作,本人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管理对策,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天沙河;综合整治;建设管理

引言

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位于江门市蓬江区境内,起点为江新联围干堤桩号9+000处的横江水闸,经横江河、天沙河干流海口至江咀水闸,终点为天沙河江咀出口(下出口)。本工程建设任务是按江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护岸、疏河、截污、引水、绿化、利用”的综合整治方案,根据天沙河的感潮特性和水文情势,借助天沙河与外部水体连接口门处的闸门控制,乘涨潮时机引入西江水,落潮时利用下游口门开闸排水,加强枯水期天沙河中、下游河道的河水流动性,利用引入较洁净水置换天沙河水,维持天沙河中下游景观水位0.8米珠基高程的要求,不足水量由新建横江泵站抽引,基本达到改善天沙河枯水期的水环境,使天沙河水质基本达到城市景观、娱乐用水的水质要求,有效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1. 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基本概况

天沙河具有防洪、排涝、纳污等功能,又是流经江门市城区的一条景观河流,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的谭江流域,江门市区西北面,西江干流西海水道右岸。发源于鹤山市皂幕山脉观音障山峰的北侧,先后汇集天乡、沙海(雅瑶水)、泥海、桐井和丹灶诸水,至江门市北郊新城的迎宾桥再分两支,一支经耙冲水闸、白石桥至东炮台流入江门河(称上出口),另一支经凤溪接杜阮水后从江咀入江门水道(称下出口)。天沙河全流域集雨面积为290.59km2,干流全长48.5km,干流平均坡降0.00012,流域内现建有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6座、小(2)型水库2座,水库总控制集雨面积为32.6km2,有效蓄水库容为3945万m3。

本次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设范围涉及江门市、鹤山市的雅瑶镇和蓬江区的棠下、环市和杜阮三镇。辖区内的江门市是全国著名侨乡,是江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56.45万人,总耕地面积6.9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扩建横江水闸、新建横江泵站、扩宽疏浚横江河、疏浚天沙河(桩号1+800~10+800)河道、新建海口水闸、兴建自动化监控系统、完善工程管理配套设施和天沙河河岸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是一个投资大,覆盖范围广,运行管理费用高的系统工程。

2. 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沙河水质良好,河水较清,80年代以后,随着沿岸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排入天沙河的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量逐年增加,同时,流域中、下游属平原河流,受潮汐影响,坡降平缓,河道淤积较为严重,加上人们的水患意识不强,开发建设项目时引起的水土流失同时也使下游河道严重堵塞,以及人们随意向河道倾倒废渣、垃圾,填河造地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导致天沙河中、下游河道污染日益加重,河床逐年抬高,水环境日趋恶化,天沙河两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河道行洪能力,两岸洪涝灾害频发,危害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天沙河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案和措施,天沙河的水环境就难以得到改善,江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天沙河的整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十分必要和尤为迫切。

虽然多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天沙河的整治工作,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对城区污染大户已采取了关、停、并、转和减少污水处理厂等措施,但根据国内外水环境整治治理的经验,单纯采用引水增流方案,或单纯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方案均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天沙河水质的要求,要彻底解决天沙河的污染问题,改善天沙河的水质状况和枯水期生态环境,必须进行综合治理,除继续关、停、并、转沿河两岸污染企业,增建污水处理厂,使点源污染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水质要求外,还必须采用自流引水和动力引水相结合的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措施,向天沙河输入较清洁水来有效改善天沙河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使分散的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对水质的污染情况得到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的建设对实现碧水蓝天计划,改善江门市的投资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发挥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3.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整治措施及管理对策

本次整治工作要求做到四个结合,即“护岸、疏河、截污、引水、绿化、利用”相结合;与滨江新区规划开发建设相结合;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水工程与水安全、水生态相结合。工程措施要求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防洪减灾;有利于排涝治污;有利于生态环保。通过实施蓬江区城市防洪工程,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保障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1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河涌整治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落实管理职责,加大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落实前期工程经费等各项保障措施。全面实行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质量终生负责制。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建设监理制度,合理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项目建设实行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即施工自检、建设监理、政府监督,切实提高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与工程投资的控制。建设单位在规划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生态治河理念,着力打造健康河道,在确保河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与城市规划建设、水环境治理、生态绿化建设、城市景观打造相结合的问题,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优化方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2 加强质量管理,严把工程验收

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投资大、协调管理工作任务重。建设单位要要加强河道整治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做好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重视原材料的供应,运用平行流水作业,做好劳力、材料、机械设备的综合调配,督促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特别要抓住关键工序和部位的施工质量,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在保证质量技术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的检验试验方法。施工单位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议,检查分析质量保证措施的执行情况,坚持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班组三级质量检查制度,总技术负责人应对工程技术和质量进行抽查,并责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监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因质量问题返工而影响工期,把好工程质量安全关。建设监督部门要及时组织工程验收,并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外观质量工程质量进行核定,并出具鉴定报告书,严把竣工验收关。

3.3 注重建后管护,确保工程效益

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各建筑物比较分散,河涌整治完成后,市政府要加大河涌管理经费的投入,增加必要的管理配套设施,理顺管理体制,注重建后管护,避免“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管理单位要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河涌的堤防、水利设施及排水站维修养护、运行管理以及河道的保洁工作制度,做好堤防的确权划界、维修养护、巡视检查、水面清洁等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信息管理,提高水闸、泵站运行的可靠性,达到最大的引抽效果,对水情信息和闸门运行状况作出迅速、及时、准确的反应,科学管理,优化调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确保工程防洪安全,逐步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高效运作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工程和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

4. 结语

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设既是防洪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更一项集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实施河道综合整治,通过引水调水、河道清淤、污水处理、生态恢复和水域保护,有利于实现河道健康水循环,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强城市防洪功能,改造水环境,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肖.李立军.浅谈绿色生态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

[2] 黄敏.刘光磊.关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

[3] 王林.河道整治中水污染治理方法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6(08).

论文作者:甘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关于江门市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论文_甘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