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盟是实现书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联盟是实现书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联盟是实现书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图书馆论文,为例论文,信息资源论文,重要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图书馆联盟发展的起因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是图书馆联盟形成的最初动因,是解决网络环境下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资源共享意味着每个图书馆不必购买所有的文献资源,使图书馆原来的仓储积累、备用资源的基本结构可能转变为选择积累、目标资源的运作模式,这就必须在合作、共享的大框架里面方可实现。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的变化,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图书馆面临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由对传统的印刷型载体的信息为主的需求,转向对多元化信息(包括视频信息、音频信息、超视频声频信息)的需求。在如此新的信息环境中,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利用自己的收藏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而图书馆联盟能够打破地区乃至国家间的地理限制,通过虚拟收藏、联合共建来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要。

1.1 联机联合编目在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以若干图书馆为主体,联合相关的信息资源系统,根据共同认定的协议和合同,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结构,执行一项或多项合作功能的联合体。

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藏书、服务、管理方式,出现了网络数据库、信息推介软件、个性化信息服务等。同时,信息的来源和途径不断增加,科研人员在学习、科研工作中都面临大量信息的需求和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后者主要依靠观察分析和实验来证明其研究价值,而人文社科研究则需要引经据典,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翔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文献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有些学科而言,甚至可以说谁拥有了充足的信息资源,谁就拥有了研究的优势。由此可见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图书馆联盟的一个最重要职能,就是成员馆通过联机联合编目,共享编目数据,以减少图书编目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提高编目效率和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实现书目信息资源共享。

所谓联机联合编目(Online Union Cataloging),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由多个图书馆共同编目,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信息资源联合目录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联机共享编目。即任何一个授权成员馆对采访(或组织)到的信息资源编目上载记录后,其他成员馆都可以从网上查询并下载其书目数据进行套录,从而大大减少信息资源编目中的重复劳动,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书目数据的质量,实现书目信息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以及加快书目信息的传递过程。

联机联合编目实现了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跨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降低编目成本;(2)提高书目质量;(3)分享专业知识和技能;(4)提高编目效率。因此,编目工作速度会大幅度提升,其效率也会明显改善,缩短了信息资源从编目到流通的加工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联机联合编目在国外已有许多成功事例,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凭借高度自动化和网络化的优势,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图书馆联盟。最典型的当属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简称OCLC),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非赢利性组织机构之一。其宗旨是改进全球信息的存取,推动用户对全球信息的应用以及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提供的最主要服务是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与资源共享服务。该数据库收集有8200万多条不重复的文献编目记录,11亿多条馆藏信息覆盖所有的主题范围。其数据库包括世界各国400多种语言的出版物,其中英、法、德、西班牙语等10种语言最多,约占整个World Cat记录中的90%,而汉语则不足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以及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1994年正式加入因特网以后,图书馆联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才得以实现。先后成立了CALL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OLCC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心。尽管我国联机联合编目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几年之间已在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的图书馆建立了系统性和地方性的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使网络成员的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共知,进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

1.2 加快书目数字化建设,为联机编目搭建网络化共享平台

现代图书馆不仅承载着知识保存的功能,而且从知识存取的角度来讲,更能够帮助用户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文献信息编目作为知识组织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将无序的文献信息组织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检索体系,在整个的图书馆业务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规模最大、文献收藏最丰富的国家级研究图书馆,肩负着为科研和科研人员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重任。随着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的建立,中国社科院图书馆通过整合馆藏书目的数字化,共积累了164万余条中外文书目数据。初步形成了完备的中文、西文、日文、俄文、学位论文等书目数据库。使其机读目录信息资源具有相当程度的规模,不仅保证了图书馆书目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且初步形成了统一、畅通的网络编目、检索平台。使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各所科研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检索院图书馆书目数据信息,满足了科研人员及时获取文献信息的需求。

1.3 加盟全国联编中心,共享联合目录数据成果

中国社科院图书馆机读书目信息资源虽然具备相当的规模,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加强书目数据的积累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为此,中国社科院图书馆与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结为联盟,成为其分中心的一员,与其共建网上联机联合目录,实现网上编目资源共建共享。加盟后的中国社科院图书馆文献编目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缩短了新书入藏周期,加大了其科研用户使用新书的效率和满足率。

联机联合目录作为文献信息资源被充分开发利用的信息保障,在网络环境下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知的重要工具。作为成员馆与联合编目中心共建共享网上联机联合目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社科院研究人员书目信息共知的需求。通过联机联合目录、Web OPAC、新书通报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批量检索网络成员馆及提供本馆的书目信息,进而大大提高了文献信息的跨库利用率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图书馆联盟,才能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因为实现共享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二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所谓共知,是指联盟成员馆之间最大限度地共享彼此的书目信息,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就是联机联合目录。可以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能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而共知则是文献信息资源得以被充分开发利用的信息保障。共建是共享的物质基础,没有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同建设,共享就没有充分的资源保障;而共知又是共建和共享的信息基础,没有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就无从谈起,三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2 联盟中联机编目存在的问题

2.1 联机编目数据的问题

由于联机编目中心的数据是由各成员馆的编目员加工后,由网络传输给中心的,我们在使用这些书目数据过程中发现,由于对CNMARC及编目规则的理解不同,加上各成员馆还延续使用各自的编目细则,因此形成在某些字段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详尽程度也各不相同,数据难以统一、规范。这不仅影响了数据的质量,还为成员馆的上传下载设置了人为障碍。其书目数据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著录格式不统一,编目员对编目规则的理解不统一。如同一责任方式责任者超过三个时的著录不统一。《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简称《规则》)规定:在200字段同一责任方式的责任者超过三个只著录第一个,后用“[等]”注明,并在304及701字段逐一反映。但在实际著录时,一些成员馆为图省事只著录其第一位著者,其他一律省略。这样一来,我们下载该数据套录时,按照著录规则还得再把其他责任者补上,这样一来,势必影响编目效率。(2)字段著录不全、漏著、错著、误录或滥标。众所周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统一,是衡量数据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一些成员馆上载的数据存在字段著录不全,有漏著、错著等现象。特别是连续出版物,如果不在著录中漏掉其卷册信息,该书就无法与其前出版的文献排在一起,从而破坏了藏书的连续性。如果我们编目员不认真校对,使其错误数据流入馆藏,用户检索不到,很可能成为检索的死角。(3)分类、主题标引不恰当。分类标引、主题标引是提示文献的学科属性及其特征的重要标志,是联机联合编目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些下载数据不论分类标引还是主题标引均不如意,分类标引不到位、主题词标引牵强附会。特别是涉及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的文献,不做学科互见分类,而只给一个分类号,不能全面反映其学科主题内容,容易造成误检。所以对套录的书目数据也要区别对待,不能完全照搬,总而言之,联编书目数据还有待提高。

2.2 编目员过分依赖套录数据,缺乏进取意识

传统图书馆对图书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的工作,其技术性、专业性较强,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及联合编目的实施,编目工作变得简单了,越来越多地开始下载、套录联编中心的数据,只需添加馆藏代码就算完成任务了。由于编目的最终结果是以MARC记录形式出现,使得编目员关心其格式著录胜过编目规则。而且普遍认为联编中心的数据都是经过严格审校的,以致对待编文献的分类、主题标引掉以轻心,也不管其是否适合本馆的藏书风格,一律采取“拿来主义”。中国社科院图书馆作为专业图书馆,有沿袭多年的藏书规律,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文献,应首先归入社会科学类,然后在自然科学类做互见,以方便用户检索。可在实际编目中,这些潜意识都随着不断大量下载、套录数据的编目方式而消失殆尽。当然编目规则也解决不了编目中的特殊问题,而任何编目规则也不能取代编目员在编目过程中的理性判断。何况图书馆编目工作是很难看出成效和对其做出质的评估的,因而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公平的奖罚制度,助长了编目员单纯地追求编目数量,忽视编目质量行为,这必然会影响到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影响联盟共建共享的效果。

2.3 具有社会科学特色的专业性书目数据不足

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如下特点:(1)专著和期刊是主要的信息源,尤其是著名学者的著作以及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更具有学术性和权威性。(2)需要全面、系统、完整的学科信息。(3)需要时间跨度较长的学科信息。(4)需要综合性、跨学科的信息。(5)由于灰色信息资源能从不同角度反映科学研究进程和经济建设中的真实情况及发展趋势,所以对灰色文献资源也有一定的需求。(6)对电子信息资源,特别是全文检索数据库,对其信息的查全率、查准率和可获取性也有一定的需求。

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全国联机联合编目中心,其虚拟馆藏书目信息数量虽然庞大,但社会科学专业书目信息资源远不如中国社科院图书馆。以至每年我馆有大约20%-30%的书目信息无数据可套,需要做原始编目。而这些文献大多都是涉及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科专著、港台出版物;通过交换方式获取的国外出版的中文文献、内部出版物、灰色文献,以及社会科学知名老专家或学者、社会各界人士的赠书。这些宝贵的珍稀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馆专业藏书的不足。当然这些书目信息以后将通过联机联合编目数据库载入WebOPAC,提供给联盟成员馆共享。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我们还没有获得“上传”数据的资质认证。另外一些是由于我馆与联编中心著录的方式不一致,造成部分丛书无法进行套录。

从套录的书目信息数量看,联编中心的书目信息满足不了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用户的信息需求。书目信息缺乏特色,其通俗、普及性的多,专业、学术性强的少。对于专业图书馆来说,还应独辟蹊径,寻求系统内的共建共享,以弥补其专业书目信息的不足,以便获得社会科学范围内书目信息资源的广泛“共知”。

3 对联盟后联机联合编目的建议

3.1 加强书目数据质量建设,提高编目水平

加盟全国联机联合编目中心,加大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力度。利用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书目数据套录中文编目,几乎达到总数的70-80%。对套录数据中出现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要从自身入手,严格按照编目规程进行,把加强数据质量提到编目工作的首位。书目数据是集中了原文献最简洁的内外特征的虚拟形式,它全面准确地描述文献特征的书目数据成为用户和文献沟通的纽带,它多角度地反映了文献的主题、题名、责任者等,提供多元化的检索途径以方便用户查找,是用户了解该文献的当前状态(订购、在编、借出等)、物理馆藏等其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书目数据著录信息错误或不完整,都将降低文献的查全率、检准率,从而直接影响用户对文献的识别与利用,所以,其质量至关重要。虽然被套录的书目数据普遍采用了统一的“标准”,看起来合乎规范,然而在实际编目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编目系统主要是针对编目形成的书目数据进行存储和检索,它还无法控制书目数据的分类、主题标引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仍需以人工控制为主。编目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编目质量。所以对套录的待编文献一定要认真审校,看其著录信息是否全面;标引是否正确反映了其主题内容,坚决杜绝错误的数据流入馆藏,严格把好质量关,并尽量依照专业馆藏风格和用户的检索习惯归类。对没有套录数据的专业性、特色性的社会科学文献,我们要及时地按照标准给予正确的分类和主题标引,尽快入藏,以保证文献流通的实效性。新的编目环境及变革,把编目员从繁重的、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编目的社会化,增强了同行之间的学习机会。加强网络环境下编目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关注国际编目进展。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重心已经从传统的注重描述性编目转入应用计算机创建导航系统。所以编目员不能仅仅满足于网上下载套录联编中心的数据,应及时了解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编目经验。特别是FRBR(书目记录功能需求)模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资源组织领域的一个热点,国际范围内取得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网络时代的编目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这很需要我们去实践、探索。同时,力争获取联编中心“上传”数据的资质认证,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3.2 编目员要增强书目著录标准化、规范化意识

文献信息著录规则,是根据文献信息本身的特点,依据读者检索要求而制定的一整套系统记录文献信息特征的原则和方法,是编目工作者的操作规程。只有严格遵循编目规则,才能确保文献目录的标准化、规范化。尽管社科院图书馆严格按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应用CNMARC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著录。为配合标准化的实施,组织编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联机编目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普通图书编目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分类主题标引手册》,作为社科院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细则和条例。这在特定时期对促进全院范围内的图书馆著录的规范化、标准化、揭示馆藏特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今天开放的、联机联合编目的形式下,它的一些著录方式和规则有悖于全国联编中心的权威标准,出现了标准格式下的不标准现象,给彼此的数据交换带来不便,造成了我们只能共享,不能共建。如不加以改进,势必影响我们与联盟间的合作效率,影响规范数据共建共享的进程。对此,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重新制订适合网络环境下联机联合编目的著录细则,力争与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保持著录的一致性、唯一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彼此书目数据的共建共

为改变国内书目规范控制现状,2006年,国家图书馆依据FRANAR精神,向成员馆发布了利用Z39.50协议专用端口,提供使用名称规范数据库的通告,率先实现了书目记录与规范记录的链接,为联机联合编目规范控制提出了新的举措。众所周知,图书馆目录在标目的选取与著录中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这不仅影响书目数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也会影响网络环境下联合目录的共建共享。因此编目员要增强标准化、规范化的编目意识,不要过分依赖套录数据,在套录或制作原始书目数据时,对不符合标准的数据要及时修订,以免错误的数据流入馆藏,给用户检索带来不便。严格依据联编中心统一的标目选取原则进行著录,牢记标目的规范化是建立高效检索系统的关键。特别是联机联合编目环境下,规范控制是书目信息资源持续发展与共建共享的关键。只有把规范控制工作充分融入到编目工作流程中,各成员馆才能形成与联编中心统一的规范书目数据,真正做到彼此共建共享书目数据。为实现FRBR提出的为用户的查找、识别、选择、获取起到“导航”作用。

3.3 充分利用社科情报学会,加快全国系统联盟建设步伐

针对联编中心的书目信息满足不了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用户的信息需求的现实,为了使大量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社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我们要把联盟的触角伸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结盟,实现系统内联机联合编目,使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成为全国范围内社会科学工作者书目共建共享中心。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可考虑利用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来促进这一联盟的共建,并督促全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在共同享有权利的同时,共同承担应尽的责任,共同履行应尽的义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信息需求,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

收稿日期:2009-01-06

标签:;  ;  ;  ;  

图书馆联盟是实现书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