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论文_马刚,王晓曦,刘晶晶,孟达柯,阳正昌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红河 661199)

【摘要】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手术,实验组(25例)通过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VAS和ODI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应该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09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和麻木,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临床中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研究发现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能够切除病变髓核组织,效果显著[1]。本次就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5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将所有患者利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均比较明确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为20~66岁,平均年龄为(43.08±23.13)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55±3.61)年;实验组中,男、女分别有15例和10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3.51±22.08)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4.56±3.59)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摘除术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时保持侧卧位置,选择腰椎后正中作为切口,切开皮肤组织沿着骨膜将椎旁肌肉进行剥离,充分暴露出病变的椎关节。利用枪钳咬除上位椎板下缘和关节突关节内侧,分离出黄韧带并切除。利用显微镜向另外一侧牵拉神经根暴露出髓核并将其摘除。检查神经根管后进行冲洗和止血,安置好引流管以后缝合好伤口。在手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在术后24h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

实验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保持侧卧位并实施局部麻醉,利用C臂机确定病变的腰椎间隙,在椎间孔镜下置入穿刺针,随后置入导丝并做切口,长度为1cm。利用扩张导管将椎管间和椎间孔扩充到同等距离以后置入套管,明确管道位置后置入内窥镜,将髓核组织摘除。对内窥镜的方向进行调整暴露出神经根、后纵韧带和黄韧带,彻底消融残留的髓核组织。神经根能够跟随呼吸的频率自由的波动后清除周围的神经根组织,缝合伤口。患者在手术后进行防感染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分值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轻;利用腰椎功能(ODI)评分表对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有效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恢复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 两组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比较

实验组VAS评分为(0.55±0.11)分,ODI评分为(5.35±1.04)分;对照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为(2.62±0.49)分、(10.64±1.75)分。实验组疼痛和腰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20.6095、12.9930;P=0.0000、0.0000;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科当中十分常见,会对患者的身体和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通过手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2]。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能够通过导针来对软组织进行扩张,建立工作通道,能够保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降低医源性脊柱不稳定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神经根损伤发生的风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利。

在本次研究当中,实验组手术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且VAS和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创伤小等优势,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参考文献】

[1]郁凯,杨忠,李爱民等.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20-22.

[2]姚昱,章筛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9):99-100.

论文作者:马刚,王晓曦,刘晶晶,孟达柯,阳正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论文_马刚,王晓曦,刘晶晶,孟达柯,阳正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