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探讨论文_季童超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探讨论文_季童超

广州市华誉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持续加快,人们对于居住质量要求也更高,景观设计成为当代居住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建设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已成为我们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态、经济、归属、公平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已经作为我们设计工作者的基础,无论是景观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这一原则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在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指的是在景观设计中,将人作为参照物,根据人的生活习惯、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等为因素,以人为中心,设计满足并符合功能需求和心理要求的景观作品,使人们生活在其中,可以有最佳的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原则即是人性化原则,要求居住区环境景观需要符合人性设计,只有对人们的心理、行为需求有更深的 研究,方可设计人们喜爱的景观。

首先我们要从居民的心理分析,人们对于“住”,本能具有的先入为主的词汇就是温馨、阳光、和谐、美好、舒适等,这使得我们将住宅商品化后,要全方位的考虑人们的心理所指,了解居民的心理。比如说居住区内往往我们都需要有一棵屹立不倒的大树,这既有风水方面的原因,也有为人们休息纳凉、散步聊天提供了很好地场所。行为需求指的是人们日常的活动,而且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行为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我们精心的调研,得到居民的生活层次和范围,使我们可以根据资料分析预测人们的行为,例如老年人饭后散步,小朋友周末喜欢在花园玩耍等,所以,在景观设计中我们都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与行为倾向。

2 整体性原则

居住区的整体性主要是指居住景观设计要统一且具有特色,这是奠定整个居住环境的基调。这种基调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当地环境、气候、文化、艺术、自然条件的深度挖掘和解析。所谓景观特色的设计,指的就是住宅区内整体景观的风格要整体一致。设计特色和基调的确定不是根据设计者随意的想象确定的,而是通过对居住区的居民的走访调查其生活需求、周边生态环境等的研究,并将获取的资料结合科学的设计手法,进而从中提取可行性资料并总结出一种与居民活动紧密相联的景特性。而现代居住区设计中常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城市居住区出现混搭风格,胡乱拼凑的地产景观,整个居住区内不仅有新中式风格,还有欧式风格、地中海风格在里面,使得风格不统一,居住区景观显得繁琐,景观之间没有联系,达不到成为一体的效果。另一方面,如今有很多地产公司推出了“东南亚热带花园”、“欧式宫廷”、“英伦风情别院”等商业住宅风格,完全是为了营销手段而采取的,没有考虑当地背景、环境是否适宜此类景观的定位,使得居住区风格特色误入歧途,造成很多不伦不类、崇洋媚外的社区出现在当代的城市建设里。所以统一的风格,整体特色的一致,是建设居住区的基本要求。

3 生态性原则

《老子》一书中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万事都该顺应自然,当如今景观设计越来越追求艺术美的时候,我们应该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这也是我们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之前,我们必须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对于当地原有的地形景观、地貌景观和植被景观进行保护和利用;其次是对人工景观的再造,这必须在尊重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有效规划园区环境景观,无论是宅间绿地、公共绿地,还是入户花园都必须遵从再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必须与生态原则相吻合,适地适树,尽量选择使用乡土树种。最后,当代科技技术发展迅速,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很多高科技元素被运用其中,这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利用,使之得到保护,创造出一种协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4 艺术美学原则

人之始然,亦美也。追求美,是人的天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景观设计中,整体的布局和局部的小品都需要以美学知识为基础,纵使有合乎人们日常生活要求的景观出现在居住区内,人们很顺畅舒适自然的通过,但是人们不会发现景观的乐趣所在,不会领悟到景观的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居住区景观美学的研究,比如说欧洲国家的凡赛尔宫、英国白金汉宫等,这些宫殿都是皇室人员重视居住环境、强调景观美的体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不再基本满足于功能的要求,却更加注重美的体现.

5 经济性原则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发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在住宅景观设计方面,我们也应该大力倡导节约型建设原则,强调景观建设的经济性。

(1)建造高层住宅:在符合当地开发住宅条例规定的条件下,尽量建造高层建筑营造景观,高层住宅开发的经济性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住宅,且由于其高度优势可以俯瞰城市景观,使居民的观赏角度和视野更加宽阔,周边景观的利用性加强。

(2)景观设施的维护:居住区景观元素中,将会有很多景观设施,而配套设施的维护将是居住区后期维护的重点,经济成本也很高,所以采用低维护成本的配套设施会很有效的降低经济成本,地产开发商对于这点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早期的设计中人们只是意识到美的存在,而未考虑后期维护费用的问题,导致到后期的大型喷泉、大型雕塑的景观效果无法呈现,而维护成本很高。景观不仅要考虑景观效果,还要考虑不能为居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配套设施还是以简洁实用为主,同时考虑后期养护因素。

(3)因地制宜:主要指的是尽量不要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节约土方和苗木成本,合理的运用居住区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这不仅可以减少采购原料的成本,也可以使景观更具有当地特色,更有亲和力。例如在选材上,我们可以减少外来物种植物的运用,尽量使用当地树种,这样降低了工程费用,也使得植物群落形成更快,植物可以全冠移植,成活率也高,人们对于这些植物的适应也快,不会影响当地的植物生态环境。

6 公平性原则

当代城市中居住区的形式多种多样,给人们的选择也越趋于丰富,公平性原则就是由此而来,指的是人们可以公平的享受居住区各种景观所带来的效应。居住区景观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住宅里面度过,而景观作为我们住宅的外部环境,是我们视野的主要区域,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人们对于景观的要求,比如说,最新中国国内发展起来的“广场舞”,年龄稍微大的人,会经常在居住区附近组织大型的广场舞活动,这对于老年人来讲是一个健身、与人沟通的很好的舞台,他们通常独自一个人在家很孤独,所以这些活动也有利于老年人调节心理。可是这样也引起了当代居住区内最大的矛盾,很多居民反映广场舞活动大大影响了居住区内其他人的生活,广场舞制造的音乐声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习惯,所以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要考虑将活动区与居民住宅分开,以免不同年龄层的居民相处发生矛盾。另外就是我们居住区景观往往是服务于身体健全的人,忽略了那些残疾人士,据调查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 万人,因此,居住区景观需要考虑不同视角的效果和实用性,例如,道路设计时需要考虑无障碍通道;植物搭配绿化时,我们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不仅要考虑正常情况下的乔灌草搭配,还可以将景观层次多样化,使人们可以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可以享受到真正的有景可观。居住区景观必须符合公平性原则,考虑居民需求,多方面为居民考虑。

7 归属性原则

归属性原则是我们居住区景观设计近两年出现的原则之一,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脚步加快,居住区建设规模持续不断扩大。这使得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面积提高,但是人们的归属感却越发的减少,例如居民邻里间关系冷淡,居住区人情味淡薄感受孤独,居住区缺乏活力没有生机,居住区感觉不安全等。这使得居民楼上楼下一年也没见过面,互不相识。而当代“家”变成了一个居住的孤单盒子,不再是幸福温馨、舒适安全的避风港。这就是缺乏归属感的典型现象。 在景观设计中,居住区景观需要考虑归属感的回归,景观不仅指的是人们肉眼可以见到的植物景观,还有配套设施环境、治安环境等。设计中,景观有开有合,既要有蜿蜒曲折的小径,也要有通透宽敞的主要干道,使人们出入居住区可以感受不一样的景观,既有安全场所,又有隐蔽之处。再者,就是居民的交流场所的布置,楼与楼之间需要一块场地供居民饭后散步活动场所,这大大有利于邻里间的沟通,不再感觉陌生或者不安全。

论文作者:季童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  ;  ;  ;  ;  ;  ;  ;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探讨论文_季童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