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胰腺炎合并感染保守治疗效果与穿刺微创治疗、开腹治疗效果的对比论文_黄军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保守治疗和穿刺微创治疗以及开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所接收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一共11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保守治疗组、穿刺微创治疗组以及开腹治疗组,每组各为38人。针对保守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水和电解质平衡、进行抗生素抗干扰治疗等,同时将1.2mg量的奥曲肽加入至500ml的生理盐水中,每天进行1次静脉滴注。针对穿刺微创治疗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在手术前经过CT以及B超检查,之后实施手术。针对开腹治疗组患者结合患者的并且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时机,直接对其开腹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穿刺微创治疗效果最好,开腹治疗效果次之,保守治疗效果最差。三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治疗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穿刺微创治疗、开腹治疗;疗效

现如今,我国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大的降低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不过,该病的死亡率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该病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酗酒以及肝胆疾病等引起,在发病之后比较容易被感染。因此,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时候,还要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所接收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一共114例,随机将其分保守治疗组、穿刺微创治疗组以及开腹治疗组,对每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所接收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一共11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保守治疗组、穿刺微创治疗组以及开腹治疗组,每组各为38人。保守治疗组38人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分布在22-69岁,病程为2-8天,其中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人数为27例;另外的11例患者为非但源性胰腺炎。穿刺治疗组38人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分布在20-69岁,并称为1-10天,其中有27例患者为胆源性胰腺炎;另外的11例患者为非胆源性胰腺炎。开腹治疗组38人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分布在21-67岁,病程为2-10天,其中有27例患者为胆源性胰腺炎;另外的11例患者为非胆源性胰腺炎。经检验,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的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的相关定义,诊断是否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患者的脏器功能出现了障碍,并伴有假性囊肿、脓肿以及坏死等并发症;②、患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肌紧张、反跳痛、腹胀以及压痛等症状;③、有些患者的腹部出现包块,通常表现为腰肋部或脐周皮下淤斑征;④、通过CT或B超可进一步诊断是否是急性重症胰腺炎;⑤、APACHEⅡ评分在八分或八分以上,Balthazar CT 分级系统大于Ⅱ级。

1.3方法

1.3.1保守治疗组方法

针对保守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水和电解质平衡、进行抗生素抗干扰治疗等,同时将1.2mg量的奥曲肽加入至500ml的生理盐水中,每天进行1次静脉滴注,连续对患者进行5天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1.3.2穿刺微创治疗组方法

依然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水和电解质平衡、进行抗生素抗干扰治疗等,之后进入微创手术。按照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微创方式,并在B超指引下,通过皮穿刺置管进行引流,具体操作过程是:通过B超找出举例腹腔积液最贴近的腹壁,以此为穿刺点直接进入,尽可能的避开大血管,等到有腹水流出的时候,将穿刺针拔出来,并放入导丝,保证导管和引流袋之间是畅通的。等到胰腺周围的坏死组织全部和四周的正常组织边界分明之后,通过腹腔镜或者肾镜把胰腺四周的坏死组织清除,通过置管引流的方式将其排出体外。当然,等到手术完毕之后,一定要定期对引流管进行冲洗,此目的是保证引流管始终处于畅通状态,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将引流管拔除。

1.3.3开腹治疗组方法

和前两种方法一样,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水和电解质平衡、进行抗生素抗干扰治疗等,之后进入开腹手术。按照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时间,直接对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把患者胰腺四周的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并把胰腺周围的渗出物一并清楚,在通过手术切除之后,对此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冲洗,保证胰腺四周的渗出物被清除干净。之后,按照患者病情放入腹腔引流管进行引流。

1.4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并且血淀粉酶、胰腺影像学检查等都正常,并且没有说明患者治愈;如果症状明显改善,并且血淀粉酶、胰腺影像学检查等都有显著改善,说明治疗有效果;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无改善,就说明治疗无效。总有效率的计算公式是治愈+有效。另外,针对患者治疗时间的长短进行统计分析,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作出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的资料使用X±s来表示,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来表示,当P<0.05时,二者比较差异是具备统计学意义的。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结果中很显然可以看出穿刺微创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最短,其次是开腹治疗组,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最长,可见穿刺微创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是最有效也是用时最短的。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属于急性病,刚刚发病时通常会引发不同的并发症,例如全身感染、休克以及胰性脑病等等。因此,在发病初期进行及时的诊断十分有必要,重症胰腺炎一旦发病将会对患者全身的各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可知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穿刺微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宿砚明,张宗明,蒋艺,钟华,朱建平,郭金星,杨俊雄.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06).

[2] 陶福正,陈仁辉,陈英姿,王和浩,陈卫挺,柳缨. 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感染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疗效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09).

[3] 何馥倩,黄宗文,郭佳,陈燕,樊景云,李永红. 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特点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 2008(04).

论文作者:黄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急性重型胰腺炎合并感染保守治疗效果与穿刺微创治疗、开腹治疗效果的对比论文_黄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