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论文_朱慧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论文_朱慧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 271200

当今时代,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勇于创造,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在众多的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成功速度的快慢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幼稚可爱的孩子,他们年幼无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对于我们面对的学生须花大力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一、善于引导,树立自信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我认为在教学中不但要相信每位学生、重视每位学生,而且还要及时地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对于这一点,在教学中我常常运用不同的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每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如:对一向不善言谈的孩子,我常常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等等话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刚被评选为班干部的孩子我会说:“大家都说你是一个关心别人的同学,都很认可你,你一定会做得更好。”“大家都说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老师也相信你这一点。”对有进步的后进生则说:“你真棒,你的努力老师看到了,继续加油”!……一句句激励性评价,像春风滋润了每位孩子的心田,渐渐地我发现每位学生敢于和老师打招呼了,也能主动和老师交谈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表现得也是那样的自然和谐。可见,对学生常常运用鼓励性语言,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敢于面对,充满期望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当另辟积极的途径时却能使它转化。近几年我校实行了为不及格的学生再另出一份适合该生考试的试题,重做一次(即二次检测)。也就是说如果这部分学生在各科考试后成绩不及格,老师不急于发试卷,而是再出一份适合他们能力的考试题再次考试,让他们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其目的是不让这部分学生感到一次考得不理想就认为自己不行、处处不如人而导致自卑。这样做能帮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经过这样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这部分学生经过再次考试后激励了自己,树立信心后更发奋学习了。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活动中要不断地虚拟成功,创造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来享受成功,并获取足够的信心。如果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三、切合实际,制定目标

我们应该注意,有时候我们对学生有过高的期望时,会让部分学生感到压力过大,身心疲惫。所以作为老师,目标一定不要定得过高,当心欲速则不达。超过了学生所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但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那样就会使学生变得轻率和骄傲。要按学生的能力来定,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书写不认真,错题也较多,曾多次批评过他,但进步不大,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是个不听话的学生。但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一次数学课上,我跟平常一样把当天做得好的课堂作业在全班进行展示和表扬,我无意中看到了他的作业比以前写得稍微仔细了点,就顺口表扬了他一句,没想到当他来领作业时,脸上的笑容竟那样的灿烂。我马上意识到,差生也渴望老师的表扬,于是我又表扬了他几句。以后的几天,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上课竟坐得端端正正了,有时还举手回答问题,作业更是比以前写得认真多了。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愉悦。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多给学生鼓励与肯定,尤其是学困生,有了这些鼓励和肯定,他们就会相信自我,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心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事实证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教育学生的关键所在,只有培养有自信、有志向、有毅力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胜利的彼岸。

论文作者:朱慧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论文_朱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