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论文_沈健

浅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论文_沈健

沈健

天津市特钢精锻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1

摘要:隐患是一种潜在的事故条件,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隐患是是事故滋生的土壤,事故的前兆,事故是隐患的必然结果。隐患不除,事故难绝,隐患和事故两者均属于危险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有效的安全检查方式,查找隐患,治理隐患。

关键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

事故源于隐患, 这一理念已经广泛形成共识。隐患排查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途径, 也是加强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 因此总结经验, 深入持久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一、隐患及其构成

隐患是指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潜藏的祸患。安全生产领域事故隐患是指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潜在的危险和危害, 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缺陷4 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生产实践中,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操作失误、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 主要有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等,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的作业环境。环境因素是指不良作业环境,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不良的作业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粉尘、辐射等)可以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因素是指管理方面的缺陷, 主要是对物的性能控制、对人的失误控制以及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控制等方面的缺陷,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管理的缺陷直接导致“人失误” 、“物故障”及不良作业环境, 进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是构成事故隐患的重要因素。

二、难点分析

1.个别地方政府和企业仍然存在重发展、轻安全思想意识, 部分企业隐患自查流于形式, 走过场, 应付检查;一些地方整改资金、责任不落实, 隐患治理迟缓乏力, 重大隐患整改率低, 导致一些严重隐患长期存在。

2.政府监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法规标准体系、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建设滞后, 导致监督力度、指导工作无法到位。

3.非重点监管企业安全意识和技能不足。在安监部门的日常监管过程中, 一些非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一直不作为监管的重点, 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明显落后于高危行业。

4.对安全生产的科学规律、方法等研究不足,尚未形成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技术标准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手段、技术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求。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

1.建章立制, 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制。健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体系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逐步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的根本措施。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监察, 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与日常监管、调研工作有机结合, 严格监督监察程序, 每季度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逐级报至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每半年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国家安监总局备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重大隐患建立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整改销号、分级管理、监控等制度, 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 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监察, 必要时, 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政府还应建立隐患举报奖励等制度, 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发挥广大群众的作用, 有效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安全生产问题的解决。

2.企业建立隐患排查、评估、整改、监控、验收、资金专项使用等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 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同时做好信息统计、按月上报工作, 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隐患治理、重大隐患监控;建立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等制度, 鼓励、发动员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 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 应当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要通过针对全厂各岗位进行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隐患治理制度,如需要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隐患整改销号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等。利用板报、橱窗、厂内报纸、班前会、周安全活动会、培训、考试、抽背、岗位技术测评等多种方法对全厂职工进行制度宣贯和培训,让职工明白制度要求,理解制度内容,规范操作,避免误操作造成的事故的发生。对隐患排查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通过考核,当月考核当月惩处,通过管理手段保证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落实。

3.积极做好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企业在隐患排查时根据检查内容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级别、不同内容的安全检查表,按照相关安全检查标准,从人、机、物、料、法、环几个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要有效控制和降低存在于各个环节的事故风险。企业的安全检查主要有日常检查、巡回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等类型。一是日常检查。⑴ 厂、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必须经常检查安全工作,坚持抓生产必须抓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⑵ 班组长布置工作任务时,一定要安全交底。在总结生产任务时,一定要总结安全工作。⑶ 每个员工在进入操作前,一定要把对自己所使用工具、设备、防护设施进行认真检查,确定安全可靠方可操作。⑷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随时对自己所处环境进行检查确认,确保不伤害。⑸ 岗位操作人员应对所管区域、所管设备交班前和班中都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查出问题及时向班长或安全员汇报,并记入班组安全巡检记录中。⑹ 部门、车间安全员对所管区域进行不少于每天一次的巡检。⑺ 部门、车间级领导在检查生产安全工作的同时应检查安全工作。⑻ 各级领导在开展各项专业工作时,安全检查要与专业工作同步进行,确保身边无隐患,无违章行为。二是巡回检查。厂各专业部门安全技术人员和各岗位人员,根据各自巡检路线及检查表,要对人身、设备、设施、消防安全,发现事故及不安全问题巡回检查并纠正处理。检查人员对违反三违的行为有权立即制止和停止其工作。

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促进隐患排查治理。(1)健全法制, 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企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处罚。(2)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 要建立隐患自查制度, 规定排查的重点和治理要求, 并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列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指标。(3)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公众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加强公众监督作用。(4)制定激励和优惠政策。如对隐患治理绩效显著的企业, 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存储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政策。(5)借助媒体, 强化监督。(6)企业自查与监管部门明查暗访结合, 有效督促指导企业长期、深入细致地排查治理隐患。隐患排查治理不仅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体现, 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 是对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综合的体检, 是消除和控制事故隐患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的转变, 既消除了当前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突出隐患, 又落实了治本之策, 起到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斐敏, 林福森, 许锡源.安全系统工程基础与实践[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6 .

[2]谢庆森, 王秉权.安全人机工程[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3]王显政, 杨富.安全评价[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7.

论文作者:沈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浅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论文_沈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