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的发展趋势探讨~附62例报告论文_张森

哈尔滨千昊口腔门诊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烤瓷冠修复前牙患者,给予二氧化锆全瓷系统修复,观察修复前后,患者牙龈疾病状态是否有效改善,有没有出现牙龈红肿、出血、黑线等不良反应。结果:修复后,62例患者龈沟出血评估合格率为100%,0级41例、1级21例,明显优于修复前,3级18例,4级44例,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患者牙龈均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口腔修复工作中应用二乳化锆全瓷系统,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牙跟健康,减少出血率,优化口腔健康状态,值得借鉴采纳。

关键词:口腔修复;发展趋势;临床应用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ral prosthesis~ Report of 62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icacy of zirconium dioxide all-ceramic system in oral prosthesis, and to analyze its development trend.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anterior teeth were repaired in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June 2017.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erium oxide all-ceramic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the repair, the gingival disease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as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re were no gingiva. Redness, bleeding, black line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After repair, the eligibility rate of sulcus hemorrhage in 62 patients was 100%, 41 in grade 0, and 21 in grade 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repair, 18 in grade 3, and 44 in grade 4. Compared with before repai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gum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cond emulsified all-ceramic system in the oral prosthetic work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which can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patient's teeth, reduce the bleeding rate and optimiz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Keywords: oral restoration; development trend; clinical application

前言: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腔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以符合解剖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种缺损、缺失的一门学科。应用各种人工材料,仿生材料制备各种修复体,以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结构的缺损,达到矫治疾病、恢复形态和口腔生理功能,保证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主要将金属烤瓷作为口腔修复中的主要材料,二氧化锆全瓷系统逐渐代替了金属烤瓷的地位。从化学性质上看,二氧化皓是一种白色无味的晶体,抗稀释、腐蚀、高温等能力很强,适宜做牙修复材料[1]。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科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烤瓷冠修复前牙患者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35.9±11.3)岁;患者经诊断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牙齿形态、色泽、位置等异常情况,包括牙齿位置异常生长29例,牙体病变14例,四环素牙6例,牙齿切角缺损6例,氟斑牙7例。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以及发病至入院时间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基本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二氧化锆全瓷系统进行口腔修复,在修复时,要先使用牙周探针对患者龈沟深度进行测量,如果深度超过1.5mm,则说明患者的龈沟深度符合使用成品牙的标准,可随即在预备位置做标记。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二氧化皓全瓷系统修复工作,制取印模后,使用排龈器置入成品牙,动作幅度不能过大,注意轻拿轻放,询问并关注患者自身感受。要求患者试戴15-30min,对存在不契合、漏缝的地方进行粘合,保证患者修复后的牙体咬合状况良好。最后,采取喷砂、抛光、上釉等修复措施,对患者口腔进行消毒、清洁,完成治疗[2]。修复牙体如处置不当亦会发生感染、损坏等问题,在完成二氧化锆全瓷系统修复后1-6个月时间需要关注患者日常饮食,避免食用坚硬食物,并定期至医院进行复查,随访时间为半年。

1.3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龈沟出血指数标准》评判二氧化皓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龈沟出血证明牙体与牙龈在接缝、粘合处存在问题,分级标准0-5级。0级:

牙体、牙龈生长、使用状态良好,无任何异常;1级:牙体生长位置有错位迹象、牙龈存在水肿、淤血等现象,探针触之不会出血;2级:牙体生长错位,牙龈出现水肿、出血现象;3级:牙体、牙龈生长、使用异常,水肿持续蔓延,出血量增加;4级:水肿症状加重,出血范围增加;5级:牙体使用功能下降,牙龈经常发生自发性出血,甚至出现溃疡,细菌滋生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均值±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接受二氧化锆修复后,修复合格率为100%,包括0级41例、1级21例,患者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进行了为期1-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见表一。

3讨论:

二氧化锆的外形与牙齿较为相近,进行口腔修复后不会对患者牙齿美观造成影响;全瓷材料使得修复后的牙跟、牙体可以很好的相溶,不会引发牙体变质、溶解等问题;以前临床上多采用金属修复材料,该类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抗氧化效果,但是随着配戴时间的延长将使得周边牙体出现色变,影响美观;另外,全瓷系统的热导性能较低,可以保护牙髓神经,不会因为温度刺激而导致的牙龈痛[3],可有效减少牙周炎、牙髓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概率。且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该类修复材料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口腔修复的工作当中,能够使牙体漏洞部位完全契合,并缩短配戴与磨合时间,利于患者牙体的康复。综上所述,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可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牙龈健康,值得临床借鉴采纳。

参考文献:

[1]吴文桢,张昀,张卫平,等.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1(1):151-152.

[2]吴茫茫,张先琴.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科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83-84.

[3]张柯.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科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12):8-9.

论文作者:张森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口腔修复的发展趋势探讨~附62例报告论文_张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