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邢艺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先兆流产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并探讨患者体质与证型特点及二者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收集符合先兆流产诊断标准的患者285例,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宄指导原则》、《中医妇产科学》及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诊断标准等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证候与体质分型,用软件包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285例患者体质以阳虚质为主,其次是气虚质以及阴虚质;本组资料统计结果提示体质是证型的影响因素,各体质的证型分布存在差异,其中阳虚质多见肾虚型;气虚质多见脾肾两虚型;阴虚质多见血热型。结论:阳虚质、气虚质、以及阴虚质是先兆流产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的分布有关联性,阳虚质的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多为肾虚证;气虚质的先兆流产患者多为脾肾两虚证,阴虚质的先兆流产患者的证型多为血热证。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可伴有阵发性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背部酸痛 [1]。中医理论中,与先兆流产相对应的是“胎漏”、“胎动不安”,是妊娠的常见病之一。先兆流产有病情反复的特点,如治疗不当,可发展为难免流产,最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先兆流产的治疗和预防是预防自然流产的关键。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在“先天禀赋”加上“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2]。目前广为应用的中国人的体质分类方法是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即把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3]。不仅仅是疾病的生成、发展以及病理变化,还有疾病的治疗、预后,都与体质的不同属性以及强弱盛衰紧密相关。《素问一三部九候论》云:“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4],道出了疾病的治疗思路可以根据体质的不同来确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患者病历,共计285例。

1.2 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先兆流产的相关内容制定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及证候分型

参照 《中药新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妇科学》[5]中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相关内容,中医辨证分型为肾虚、脾肾两虚、气血虚弱、血热、血瘀五型。

1.3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本文有关体质各方面的内容基本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并于2009年4月9日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关于体质的分类诊断标准进行判定。

1.4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针对患者的证候,主要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辨治规范》及《中医妇科学》中的相关内容自行制定临床证型调查表。主要包含:①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职业、孕产史、孕周、平素月经情况、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等。②中医诊断:包括患者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舌质、舌苔、脉象、以及最后的辨证分型。体质调查表则主要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以及王琦教授主编的《中医体质学》中关于中医体质类型的60个问题,通过患者回答所有问题后,根据公式得出的原始分、转化分来判定患者体质类型。

1.5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由本人对符合标准并纳入调查的患者讲述填表的所有注意事项以及本次调查的意义、目的,详细解答填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患者依据自身的实际症状来填写,舌脉情况则由副主任医师及上级医师判定。体质调查主要参考《中医体质类型与判定》的所有60个问答题,根据不同体质进行分类回答;据统计结果,发现 285例先兆流产患者体质类型没有特禀质,故在后面进行数据统计时未考虑特禀质。

1.6 统计学与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中医的证侯、体质的分类采用描述性分析。证型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采用logistic两分类回归性分析以逐个分析其相关性,均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

2.结果

2.1不同体质孕妇一般情况比较

285例先兆流产患者中,分布情况见表1。其中以阳虚质为主,其次是气虚质、阴虚质以及气郁质。

经SPSS20.0统计:双侧确切概率P<0.001,故认为各体质类型在各个证型的分布各有不同。因各证型患者主要分布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故重点讨论这三种体质与相应证型的关系。

2.3阳虚质与相应证型的关系

上述资料中可见,阳虚质所分布的主要证型为肾虚证及脾肾两虚证,因此以阳虚质为应变量(以有无为标准,无为0,有为1),以肾虚证、脾肾两虚证各作为自变量(无为0,有为1)、月经情况为自变量(经期改变、经量多少等统称为月经不调,计为0,正常月经1),做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示285例先兆流产患者阳虚质中医证型多为肾虚型(P<0.05)。

2.5阴虚质与相应证型的关系

上述资料中可见,阴虚质分布的主要证型为肾虚证、脾肾两虚证及血热证,以为阴虚质为应变量(以有无为标准,无为0,有为1),以肾虚证、脾肾两虚证及气血虚弱证各作为自变量(无为0,有为1)、月经情况为自变量(经期改变、经量多少等统称为月经不调,计为 0,正常月经1),做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示285例先兆流产患者阴虚质中医证型多为血热证(P<0.05)。

表5 阴虚质与相应证型的回归分析统计表

3.讨论

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而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还有来自先天以及后天的各种因素共同的参与,总体上来看相对稳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是动态可变,所以我们在了解自身体质的情况下,能更好的调理偏颇[6]。先兆流产患者体质类型与临床证候类型密切相关,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不能忽略辨体论治,采取个体化诊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这四种体质对先兆流产的易感性,说明病理性体质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提供了致病的基础内环境,在这一致病过程中,致病因子只起到“触发”的作用,而病理性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类型,这对研究先兆流产的预防和发病规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辨质论治与随质加减”,可谓得到中医体质学说的精髓。临证将辨证与辨质相结合,随证加减,才能切中病机,提高疗效,增强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先兆流产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脾肾两虚、血热也是重要病因。其对应的体质类型主要是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以及气郁质,针对这四种不同体质,处方用药应各有偏重。如体质较强壮者,可用药性稍峻的药;体质虚弱者,应予药性较和缓的药;阳虚者,用药偏温阳补虚;郁热者,用药行气解热,阴虚者宜用滋润药。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7.

[2] Kova V,Vlaisavljevi V,Relji M.Evaluation of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among women with vaginal bleeding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International joum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2,118(3):115.

[3]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129.

[4] 姚珍薇.反复流产的内分泌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7):3285-396.

[5]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170-171.

[6] Canaries GJ,Manowitz NR,Mayor G,et al.The Colorado thyroid diseaseprevalence study[J].Arch Intern Med,2000,160(4):526-534.

论文作者:邢艺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先兆流产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邢艺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