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望云山国际山地生态运动度假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_周文娟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为了探讨如何利用山地特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特色的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本研究以湖南省望云山国际山地生态运动度假区为例,在充分分析望云山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度假区规划策略。在以生态与市场为引领的基础上,提出一条主要游览环线一核三区的空间结构布局,结合运动、儿童游乐、休闲活动、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旅游度假区,以期促进山体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山地;旅游度假区;生态;规划策略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之后,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随着近几年,国内假期出游人数的持续上涨,对于承载活动的旅游度假区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1]。对于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我国在早期集中在传统的旅游景点,后来逐渐发展到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而对于我国来说,山地旅游度假是旅游区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并且在我国,包括一般的丘陵、高原在内的广义上的山地,占据中国领土的66%[2]。因此,研究和开发山地旅游度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山地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区的案例也有不少,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缺乏科学的策略,形成了很多质量差、内容和形式重复的度假区,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3-4]。

从目前湖南省的旅游数据状况显示,虽然旅游业的收入以及游客的数量在不断的上涨,但主要依据的还是观光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主。同时,湖南省具有众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渊源深厚的人文资源[5-6]。因此,在观光型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开发旅游度假型资源是维持旅游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经。本研究从实际项目出发,对场地的整个区域进行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期望能为湖南省或者国内相当自然资源的山体环境建设旅游度假区提供参考。

1项目背景

望云山地处湖南省隆回东北部与新化、新邵交界,介于隆回县鸭田、金石桥、羊古坳、七江、高坪之间,主峰海拔1492米,最低海拔625米,年平均气温12.2℃。项目规划面积为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场面积为3.98万亩(2655公顷)。基地南北向为沪昆高速,东西向有二广高速,3小时可到到湘、怀、娄、邵阳、长沙等重要节点城市。待安北高速、娄怀高速通车后,隆回将直接接入张家界——桂林黄金游线。项目地现对外交通主要通过省道连接S312、S219。基地到县城目前主要通过S219,大约为0.5h。

1.1自然资源

(1)繁茂的植被生态资源

望云山植物品种多样,木本植物多达280余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柏乐树、金钱松等18种,同时也是全省最大的金钱森林。

(2)绝佳的自然气候资源

年平均气温12℃,冬寒夏凉特色明显;山脚与山顶气候可达10度之差,山顶形成小气候环境和立体气候效应。

(3)独特的气象景观资源

望云山屹立在群峰丛中,远望如孤峰异起,晴天能出云气,雨天或有碧霞绛云,气象神秘。有移雾、云海、雾凇等气象景观。

(4)丰富的矿物质硒资源

望云山地域的土质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矿物质硒。经科学论证,硒在延缓人体机能衰老,延年益寿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1.2人文资源

富含矿物质硒的望云山盛产名药引来不少求仙名人。更有秦代“卢生药王”隐于此山得不死之药成仙的传说。还包含了五人登仙、卢生求仙、卢慧真人馆等古迹,梅山文化源远流长。

项目内具有深远的道教、佛教文化,包括位于山顶的文物保护单位天门寺以及奉有药王神像的道观,寿佛爷爷在此登仙留下的寿佛殿。

此外,隆回是中国最大的瑶乡、有特色花瑶服饰、花瑶节庆及瑶医瑶食等。具有袁吉六古墓外,魏源故居、邹汉勋故居、谭人凤故居等历史文化遗址。

2总体定位与目标

2.1总体定位

依托望云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对接区域市场需求,整合自然人文资源,梅山医药文化为主题,构建集“户外滑雪、森林休闲、避暑度假、生态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南知名的湖南望云山国际山地生态运动度假区,使望云山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滑雪胜地、湘西南休闲旅游的新标杆、邵阳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2.2市场定位

以长沙、邵阳以及周边城市为重点的省内客群为核心客群,国内高铁直达城市及广东广西等周边城市客群为推广客群,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及国际客群市场为潜在客群。

锁定滑雪运动市场、自驾休闲客群、养生度假客群、家庭亲子客群的市场定位。

2.3发展目标

项目总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16~2020年)建设湖南最大滑雪场,完善山地观光休闲功能,加强与周边景区联动,打造邵阳旅游发展新引擎。中期((2021~2025年):完善旅游区配套,逐步导入养生度假业态,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成为湘西南新休闲旅游标杆示范。 远期(2026~2030年):以滑雪、绳索等山地运动为核心吸引点,进一步完善避暑及养生度假服务配套,维护森林生态景观,强化市场品牌,打造中国南方知名的生态滑雪旅游胜地。

3规划策略

3.1合理规划,实操性强

功能景区区划合理,工程布局恰当,设计项目符合公园实际,设计尝试达到总体规划的深度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加以组织实施,实现森林风景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促进公园建设走上有序开发的良性发展轨道。

3.2生态引领,和谐共生

针对公园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生态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及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在建设过程,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结合”的方针,把保护森林及其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坚持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3.3主题串联,空间整合

通过主题游线串联各片区,形成森林度假游憩环,整合空间,实现功能元素的合理配置。

3.4市场引领、产品创新

瞄准需求旺盛的家庭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康体养生、家庭亲子市场,针对需求创新开发特色产品。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重点开发建设特色旅游项目,推出高品位、特色鲜明、影响面广、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如生态观光、宗教朝觐、户外滑雪、 康体养生等,加强精品旅游线路的包装设计和森林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宣传,反映具有鲜明主题的森林旅游形象。

4规划结构与布局

本项目功能结构为一条主要游览环线一核三区,功能分区分别为:休闲娱乐核心区、综合服务区、养生度假区、营地休闲区。“一条主要游览环线”主要以生态景观大道串联雾凇长廊、金钱松林、七彩药田、杜鹃花海、望云塔以及五号风机观旭日、九号风机赏日落、十九号望云海等主要游赏景点,形成景区的游览主环线。“一核三区”包括休闲娱乐核心区——乐游谷,综合服务区——如意谷,养生度假区——寿仙谷,营地休闲区——逍遥谷。

5旅游产品规划与游线设计

5.1旅游产品规划设计

望云山景区集中国南方滑雪市场供不应求优势、基地山地立体气候资源优势、企业背景造雪成本低优势,打造以滑雪场为引擎项目的休闲娱乐核心区;同时规划以综合服务、观光游览、养生度假、营地休闲等四大功能片区对休闲娱乐片区进行淡季及功能、市场进行互补。

充分利用望云山景点,根据不同主题分类形成各具特色的运动度假环线、登山观景环线和休闲养生环线。依据项目的分布及景观特色分类,针对不同客群,规划设计三条主要游线,分别为以绿野仙踪为主的生态观光游,以自驾、亲子采摘、度假养生为主的养生度假游,以滑雪场、绳索公园为主的缤纷欢乐游。

绿野仙踪主题游览环线以雾凇长廊、阳光花海以及金钱松森林,杜鹃花海为主,在保留现有树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路段,选择银杏、马褂木、金钱松、马褂木、腊梅等树种种植;花海主要以杜鹃、紫藤、金银花、瑞香、黄栀子、野茉莉等为主。串联景区内各大景点:三大观景平台、仙人指路、卧龙饮涧、五人登高、雾凇长廊、寿佛无量、油盐石、金钱松林、白色风车、楹联长廊等,为游客打造完整的观光游览环线。

综合服务区作为景区主入口,可在入口两边配植紫藤、杜鹃等颜色鲜艳的灌木提升形象,同时可以在集散广场种植花坛及乔木树阵等。重点打造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

乐游谷区域沿高山平湖的水岸种植枫杨、鸢尾、水杉、落羽杉、柳树。周边的山地适当补植马褂木、枫香、木荷、厚朴等阔叶树种。柳杉林的存在是绳索公园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景观改造的目的是保护现有树种,不因森林公园建设而破坏。滑雪场周边山坡在保留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当引进观赏树种,滑雪场滑道以草坪草铺设。以冰雪世界、绳索乐园、沁心湖居、天门古寺为几大主题景点。

寿仙谷为高端养生度假区,桃树为主要景观树种,从乔木、灌木、地被等的植物都可以种植对养生有一定功能和疗效的植物。飘香果园主要以果树经济林种植为主,可种植植物有黄梨果树、乌梅、樱桃、东南葡萄、中华猕猴桃、金银花、野木瓜以及蔬果类等。主要包括不老庄园、飘香果园、百草园、阳光花海等四大主题区域。

营地休闲区逍遥谷主要以草地为主为游客提供露营场地,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如杉木、牛筋树、铁山矾、构骨、杉木等,营造静谧休憩空间。以天地营、林隐居、千里行三大主题为重点,打造室外露营、林间休闲居住和山体素质拓展等特色活动。

5.2游线设计

规划范围内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步行道等三类交通方式。主干道作为是主要车行道宽6米,依据现有车行道线路结合规划项目因地制宜地并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系统;次干道:次干道宽4-5米,是联通各景点的次要车行道;步行道:步行道宽为1-2米,结合现有山路小径以及规划项目完善游步道系统。

图1 交通区位图 图2 规划结构分区图

图3 用地规划图 图4 道路系统规划图

图5 产品设计布置图

结语

对旅游度假区进行规划研究,需要合理利用旅游度假区的资源特点,精准定位市场目标和客户群体,在科学的总体规划与布局的前提下,加强对旅游度假区的空间结构规划、交通组织设计、产品策划设计,力求展现出更加合理的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同时适应市场环境的需求,获得更多的客户群体。山地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场地山地的特点和场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分布来进行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本文通过结合市场需求和场地的自身特点,规划有关运动、观光体验、儿童游乐、健康养生、民俗体验等特色度假区项目,探讨多形式、有特点的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丹阳.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6.

[2]高宏鑫.山地度假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3]曹波.康养理念下的山地森林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

[4]欧阳心怡.基于健康旅游理念的山地森林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5]张淑文.湖南省旅游供需差异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14-17.

[6]邹泉,张苏兰,陈祖龙.湖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06):83-88.

论文作者:周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湖南省望云山国际山地生态运动度假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_周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