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诊断方面的应用论文_潘陟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诊断方面的应用论文_潘陟

潘陟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广西环江547100)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泌尿系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均经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患者的诊断中发现33例泌尿系结石,22例肾输尿管肿瘤,12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4例肾位置异常和9例腔静脉后输尿管,与病理检验结果相同。结论:在泌尿系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全面清晰的患者全尿路三维图像,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泌尿系诊断

伴随着16排螺旋CT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和完善,多层螺旋CT技术成为了当前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能够在无创、安全的检查基础上更清晰和全面地为泌尿系临床医疗人员提供患者的疾病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资料,进一步提高泌尿系疾病检查的正确率,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1-2]。本研究选择本院泌尿系在近两年内收治的90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现将具体的分析过程整理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泌尿系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在24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10.9)岁,患者的病例记录和临床症状为尿急、腰痛、血尿、腰部不适等等,本研究的开展均经的患者的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扫描仪器与应用方法

本研究的90例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具体参数为:120~125kV,200~250mA,矩阵512×512,视野25cm,层厚3mm,层间距5mm,螺距1.0,窗位35Hu,窗宽180Hu,重建层厚为0.75mm,间距0.4mm。医疗人员嘱咐患者诊断前保持空腹状态,同时均进行碘过敏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无过敏反应才能进行检查,诊断前半小时禁止排尿。扫描过程中,取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从患者头部向足部逐渐扫描,到肝脏位置与耻骨联合,增强扫描分为二期,采用优维显作为增强剂,来源于先灵公司,控制100ml的用量,通过高压注射器从患者周静脉进行注入,控制2.5~3.5ml/s的注射速度,开始注射药物到延迟的时间分别是30s和90s,动脉期的药物注射在30s后开始,静脉期的药物注射在90s后开始,进行尿路造影则以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适当延长。

1.3三维重建方法

医疗人员将通过扫描方法得到的患者薄层结果上传到主机工作站中,进行三维重建,结合MIP最大密度投影、VRT容积再现技术、MPR多平面重建、SSD表面阴影显示技术做患者的全尿路成像,这个过程中结合所选参数和选择的阈值、伪彩以及层面的不同进行剪切与旋转处理,确保最终得到的全尿路图像有不同的角度、任意层面以及不同的伪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病理学检查

本研究采用HE染色法检测患者的穿刺与术后标本,免疫组化分析与组织学诊断的结果根据2003年WTO制定的有关病理学诊断标准,检测结果出现泌尿系结石、肾输尿管肿瘤、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肾位置异常以及腔静脉后输尿管,对应例数分别是33例、22例、12例、14例和9例,这一结果作为金标准,供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诊断的结果进行对照。

2.结果

2.1诊断结果

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中有33例泌尿系结石,22例肾输尿管肿瘤,12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4例肾位置异常和9例腔静脉后输尿管。这一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同。

在3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有31例单纯肾结石患者,5例单纯输尿管结石患者和7例肾和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下,其对应的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患者结石的大小、位置和形态。

在22例肾输尿管肿瘤患者中,经三维重建影像技术诊断,发现患者肾盏或肾盏颈部有受压或伸长的迹象,肾盂肾盏的外延呈现不规则状态,内部也有不规则缺损与充盈。输尿管肿瘤为柱状改变,管腔中的软组织有不规则充盈缺损。肿瘤上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情况,患者侧尿路充盈的状况良好,三维重建影像显示肾输尿管肿瘤患者的肿瘤位置、形态、周边组织均全面而清晰。

在12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患者中,经三维重建图像显示,患者重复畸形的肾盂与输尿管均显示完整,12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患者其中包括单侧9例,输尿管上中段出现汇合的情况,其中6例患者还存在合并肾盂、肾盏积水扩张的情况。

在14例肾位置异常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肾脏位于盆腔与下腹交界位置,有肾脏扭曲的情况存在,其余4例肾脏左侧低位,进行动脉成像时能清晰显示患者左肾中下级血供从左侧髂总动脉分叉发出到肾动脉供血,与正常肾动脉供血相比分支位置有细小的动脉供应左肾上的一小部分供血。

在9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中,经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发现患者右侧输尿管自下腔静脉后方向下走行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前绕下腔静脉的右侧位置,而输尿管的上段与肾盂均有积水扩张的情况,整个输尿管呈S状改变。

3.讨论

泌尿科临床上很多患者都出现肾脏和输尿管的病变,影响范围较广,过去传统的影像学检查难以细化到各个方面,因此很容易出现漏诊与误诊的情况[3]。16排螺旋CT应用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通过更薄层厚的应用,提高扫描速度,增加采样密度,尤其是应用三维重建图像,更能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为临床诊疗工作增加更多的观察角度,此外还能更清晰地看到患者的病变位置[4]。大小、形态甚至周边组织关系,弥补过去应用X线平片、逆行造影、普通CT以及超声检查存在的缺陷与局限性,有安全无创准确的应用优势[5-6]。

在本研究进行诊断的90例患者中发现,鉴定泌尿系结石、肾输尿管肿瘤、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肾位置异常和腔静脉后输尿管中都能清晰显示患者肾盏、肾盂、输尿管以及膀胱的具体情况,准确性较高,此外还能反映肾脏分泌功能和排泄功能,尤其是在泌尿系结石、扩张、破话、充盈中显示功能。

综上所述,将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在泌尿系诊断工作中,具有快速、准确、清晰等优势,对泌尿系疾病的诊疗工作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诊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健,杨培红.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5):69-70.

[2]陈志纲.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4,8(21):80-81.

[3]张建敏,宋述永.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的初步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11(2):25-27.

[4]朱新进.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3):45-47.

[5]郭宏骞,刘俊峰,燕翔.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85-1287.

[6]赵树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疑有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87-88.

论文作者:潘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诊断方面的应用论文_潘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