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分析论文_谭芳

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分析论文_谭芳

浙江沧海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给排水施工中,涉及到管线的布设,压力的计算,水量的蓄积等各个方面的工程,需要合理的安排每个环节,才能够保证给排水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工程现场,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的力度,严把质量关。提高给排水施工的技术水平,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满足建筑工程使用性能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给排水;防治措施;施工管理;给水系统;规范性

1应注意消防给水系统安装的规范性

消防给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管网试压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按照规范的要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对于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6MPa。强度试验是管网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然后将试验压力缓慢降至工作乐力,经检查无渗漏,则严密性试验为合格。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设计工作压力≤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低于1.4 MPa;当设计压力>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水压强度试验是管网在试验压力下稳压30min,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而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无泄漏为合格。

其次是有个别工程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给水管道,或者在建筑物内塑料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相连。由于塑料管道受热后强度降低,一旦火灾发生,引起管道损坏,将起不到输送消防水的作用。塑料给水管道如果行消防给水管道连接,火灾发生时,损坏塑料管道,容易产生泄漏,则不能保证消防流量和水压的需要。因此在消防给水系统中应使用钢管。

再次是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火灾时由于喷头与楼板距离太远,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势蔓延;或者喷头距周围物体太近,而使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存在,或是由于设计考虑欠周全,部分工程喷淋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公共走廊处,附近没有排水管或地漏,造成试验过程中流出的水无法从排水系统中迅速排走,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12m时,喷头无安装在风管腹面以下,并且在粉饰天花时,将涂料喷洒在喷头上。当火灾发生时,系统不能及时动作或缩小了保护的范围,水力警铃无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当使用场所发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所发出的振警声响不能被值班人员或保护场所内其它人员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火灾扑灭后不方便关闭水源控制阀和维修检查。

2应注意生活给水系统安装的合理性

生活给水系统主要存在下列问题:首先是水表安装不符合要求,各户水表、阀门明装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有些工程为考虑抄表方便和美观,将各楼层各户的管道总阀门和水表均设置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无任何防护措施。当住户维修室内管件或被人误关总阀门时必须到楼下检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当楼层各户水表集中布置在水管井处时,由于管井尺寸的限制或者施工工艺欠佳,使得水表相邻距离或水表外壳距墙内表面距离过小,造成了抄表和维修的不便。并且水表前后直线管段长度不符合规孔规定,影响了水表运行的准确度。按《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的要求: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和污染的地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是生活水池的溢流管管径选择不当,并且无防污染措施:部分工程水池溢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出口直接伸入集水井中,而且无设置网罩。这样当水位控制器失灵时,不能保证将多余的水从溢流管顺利排出,不致从水池顶盖满溢。另外出口伸入集水井中无设置网罩,会使积存的臭气回流至水池或者老鼠等动物顺着管道进入水池,污染水质。合理的做法是溢流管的管径应按排泄贮水池最大流量确定,并宜比进水管大一级。溢流管的出口应设置网罩或溢流阀,溢流管的排水方式宜采取二次排水方式,即先流至地面水沟,再经过水沟流入集水井内,通过空气隔断来防止污秽气体污染水池水质。

再次是部分工程采用塑料管作为冷、热水管,暗敷在楼层混凝土楼板内。由于塑料管的线膨胀系数相对钢管要大,因水温或环境温度变化,其热胀冷缩的长度变化值较大,对于有分支管或管接头的管道来说,产生渗漏的机会较高。转贴于

3应注意排水系统安装的实用性

排水系统存在以下通病:首先是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有些室内地漏安装高出地面,造成积水,影响使用环境;或者地漏过低,在地面上形成地坑,影响地面的洁净且不便行走。而屋面地漏的周边不造成坡度,无形成有组织排水,其格栅使用了普通透气管的网罩,未按照雨水斗格栅进水孔的有效面积应大于连接管横断面积2~2.5倍的规定造成因雨水倒进水孔被堵塞而使屋面积水的可能。

因此地漏的选用应遵循下面一些原则:公用卫生间不宜采用钟罩式存水弯地漏钟罩式地漏过水横断面小,杂物不易通过,易产生上部堵塞。而且钟罩地漏水流转弯急,水头损失大,使上升段水流冲力小,易导致悬浮物下沉产生下部堵塞。因此建议采用格栅加P型或S型存水弯式地漏;不能用地漏取代屋面雨水斗,一方面因标准雨水斗顶部有盖,水从侧面进入,空气不能进入管中,在雨水斗处产生真空抽吸,管内为满流。排水能力大,而一般地漏因无顶盖,排水时会产生旋涡,夹带空气进入管中,减少过水能力,另一方面地漏进水口为平面,很容易被垃圾堵塞,此情况在低层建筑更为严重;饭堂盥洗槽的排水口,应在排水口处设活动网箱隔渣,其尺寸应大于200mm×200mm×300mm(长×宽×高),且应方便取箱倒渣。

其次是高层建筑中设置的UPVC排水管,无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室内装修时将排水立管围蔽,但在立管检查口处无设置清通用的检查口,给以后的维修清扫带来麻烦;各楼层外墙无于顺留空调机凝结水排水立管,让凝结水自由地散落,容易污染建筑物的外墙面。

再次是透气管口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如屋檐檐口、阳台和雨篷)的下面,容易造成臭气积存,或者其上层屋面的透气管高度小于2m,使臭气容易在屋面活动的人群中散发。按照有关的标准规范要求,对于经常有人活动的屋面,透气管伸出屋面的高度不得小于2m,并且尽量设置支架固定。

4结束语

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与建筑的使用质量有直接关系。为了提高给排水施工质量,应该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严格掌控施工中的每道程序。随着工程的不断开展,应该不断的完善施工技术,将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施工中,为给排水工程的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春华.房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和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3:237.

[2]徐向彤.如何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04:100+104.

[3]李家清.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传播,2011,19:63+72.

[4]徐瑶清,尤光涛.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0,S2:429-431.

论文作者:谭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  ;  ;  ;  ;  ;  ;  ;  

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分析论文_谭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