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华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3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对住房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影响住房舒适度的重要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优劣。本文重点分析建筑给排水施工关键技术。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施工管道;管道渗漏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社会对建筑的需求,加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因素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而建筑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了现代建筑水平的参考价值标准以及建筑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因此,重视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施工技术无论是对建筑用户的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技术系统,其中的各个环节彼此相关环环相扣,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1给排水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企业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整体庞大而且复杂,相比较而言,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地位则相对渺小。在工程验收中,也不会对施工企业产生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对建筑给排水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质量监督工作中,没有为建筑给排水工作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而是由普通的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展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是根据经验加以解决,这一现实情况,导致给排水施工中需要的预留管、预留孔预留数量不够,甚至还存在没有预留的情况,不仅给后续的给排水施工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也为住户的正常居住留下隐患。
1.2技术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建筑给排水的相关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因此,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得出相应的研究成果,致使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建筑工程中负责给排水施工的人员,也只能在自己的施工实践中慢慢探索,逐渐的累积经验,而不是通过参加科学、系统的培训来丰富自身的给排水施工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作为施工主体,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不具备基本的技术知识,无法再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完全按照施工图纸来施工。甚至还存在少数施工单位由于过分关注建筑体的外观造型完全忽略了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场的技术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缺失,使建筑给排水工程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1.3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
相关政府部门由于过分关注建筑的外观设计和主体结构建设,在整体质量问题上忽视了给排水工程的细节。除此以外,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中,缺乏给排水施工方面的专业人员,因此,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进而无法对建筑给排水施工进行科学、系统、细致的监管,由于这一原因也间接性的引发了施工企业对给排水施工工作的不重视,进而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1.4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出现渗漏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管道渗透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4.1环境因素
其中温度对建筑给排水材料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塑料材质的管制品和其他附件由于热胀冷缩很容易造成材料损坏,影响正常的排水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2施工质量不过关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经常出现没有抹密封胶、密封胶用量太少等导致接口处密封不严的现象,加之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复检工作不到位,在管道发生渗透后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立刻检修。
1.4.3材料问题
用量最多的管材中若是镀锌管材管头有砂眼或其他附属材料出现的问题往往容易忽视,塑料管材基本不出现渗透问题,问题几乎都是由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
2建筑给排水施工关键技术与措施
2.1对管道渗漏的问题应该加强预防并且要及时处理
想要减少和避免管道渗透的问题,并且能够在管道发生渗透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1.1要加强对管道的防护工作力度,具体而言,对于施工所用的材料,要做好的保管工作,并且要反复的检查材料,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此同时,要格外注重对半成品材料,以及成品材料的保护工作,施工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施工工作后,要相互通知,避免施工人员在后续的施工工作中对已经完成施工的管道造成破坏。
2.1.2要切实做好后期的检查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在管道完成施工以后,要指派专业的技术的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巡查与养护,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管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管道中存在的问题,将损失压缩到最小。
2.1.3管道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正式的参与到施工实践之前,应该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只有在了解和掌握管材的使用,以及管材具体安装方法之后,才能够参与到施工工作当中,在实际具体的施工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管道安装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整,保证施工的合理性,有效预防渗漏。
2.1.4补修工作要到位,补修工作是建立在发现管道渗透问题基础之上,在日常的维修管护工作中,若是发现了管道存在渗透问题,则要立刻找出具体的渗漏点,然后分析导致渗透的原因,展开补救措施,若是情况严重,则要更换管材,甚至是要返工。
2.2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与安全意识
建筑给排水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充分掌握施工的地形地势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证。同时施工单位应选择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前对其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从整体上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2.3强化管道堵塞的问题的预防以及处理
面对管道堵塞问题相关部门要进行相应的预防和防护工作。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具体而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要立足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若是管道发生堵塞,应该将发生堵塞问题的管道段截断,然后使用新的管道进行替换,如果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多个堵塞点,则应该一一进行排查,并逐一进行更换。如果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堵塞问题,则要安排疏通人员解决问题。
2.4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在给排水工程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验收,工程验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仅要参照工程技术的各项规范,还要依据国家质量规定来对工程进行仔细审查,验收完成后,需要对各项数据整理备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交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在此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质量管理规定的操作,需及时指出并修改,有必要时需要予以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工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质量监督,并及时记录问题,这些都能为工程验收工作打下基础。无缝隙的质量交接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所以不能省去这个环节。工程完成后,在验收之前还要对工程进行预验收,以保证在验收工作能按时完成。
3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和用户日后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建筑给排水施工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项目,整个施工系统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任何一处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建筑给排水施工工程。虽然目前我国的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依旧在管理、监督、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管道泄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应积极地采取相应的策略,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管道渗漏、堵塞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进而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2]路晓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
论文作者:刘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