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优化的研究论文_穆华

关于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优化的研究论文_穆华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42

摘要:在进行民用建筑施工作业时,施工图纸设计对工程质量和工程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在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图纸设计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改善,为了进一步明确如何应对施工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优化

1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优化中的常见问题

1.1 设计图方面问题

在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优化中,一方面需要对一些施工的重点区域进行合理设计,并在设计图中进行展现,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图纸进行说明。前者当前主要发生的问题集中在设计的图纸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例如对于建筑的外墙设计,设计的图纸中还需要绘制剖面图,通常这一部分不会产生过于严重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能不会按照施工图开展施工活动,与材料的应用方式和业主要求相背离,该问题实际上可以视作对施工图的规划出现问题。后者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未能对施工图进行配套说明,该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对相关要求的描述不清晰,另一方面为设计依据模糊,这导致很难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全面审查。

1.2 节能减排方面问题

我国当前已经开始加大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力度,但是在当前的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优化中,很多设计人员并未能全面按照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开展设计工作,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为工作人员对节能减排设计的相关要求了解程度不足,另一方面为一些结构的散热计算不足,导致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不足,无法提升建筑的节能减排能力。另外在节能减排设计中,还可以应用自然资源达到效果,这就要求对建筑的采光性能、通风性能进行全面设计和优化,但是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的关注重点为建筑的本体结构,对这些内容的重视程度不足。

1.3 细部设计方面问题

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还包括大量的细部结构,只有在这些系统都能够被科学设计时才能够保证建筑的设计安全。常见的如消防系统设计、楼梯设计等,需要设计人员在了解消防系统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消防设施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要做好各个系统的衔接工作,只有当系统能够完整衔接时,才能够保证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环境。但是在当前的民用建筑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未能全面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设计工作,例如对于地下车库来说,当前的要求在地下车库墙体和其它建筑墙体之间设置防火墙,防止火灾发生时发生波及现象,但是一些设计人员未能落实这一要求,导致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不足。

2 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优化途径

2.1 总图设计优化

民用建筑的发展升级使总图设计工作逐渐复杂化,因此若想使施工图达到理想设计效果,应加强总图的设计优化。目前部分设计公司在设计民用建筑施工图时,主要由工程师围绕社会、艺术等层面进行规划统筹,接着总图设计师将会负责专业性工作,如道路设计、管线综合设计等。总图中蕴含了多种设计内容,是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部分,且有关审批工作也将总图作为参考的依据。因此,在总图设计时,首先需要结合设计规范和法规。其次,结合建筑特性,设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设计能力、沟通水平,进而确保对项目设计整体目标的多重控制。最后,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投资成本对材料、工程量进行科学控制,避免不科学设计变更问题的出现,减少较大的投资额度。

在总图设计时,科学规划了立体交通与平面交通流线,完成了线路设计,使得区域内交通流线的合理与清晰,避免人车混行的情况。同时,停车位利用屋顶和地下结合方式,科学设置地库的出入口,保证屋顶停车场与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不处于同一个交点,而在建筑的两侧,避免车行流线的密集和交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结合此建筑实际特征进行总线设计时,由于项目属于绿色节能工程,需要用到太阳能热水器与光伏发电系统,会导致屋顶可利用空间不足,因此设计人员通过钢架高位布置太阳能板,统一规划屋顶停车位,节省开挖地库的工作量与造价,提升屋顶区域的可利用率。

2.2 屋顶变形缝设计优化

当前施工图设计时关于屋面变形缝的构造一般利用成品铝材盖板或预制混凝土盖板开展工作,但预制混凝土盖板由于体积、重量较大,会对下部隔离层造成破坏,且板与板之间的拼缝很难处理。同时,成品铝材盖板虽然十分轻质,但是由于结构单薄因此极易变形,耐用性不强,因此这两种材料均不适合节点防水建设。建议利用现浇混凝土悬挑构件,加强封盖的密实性,同时借助现浇技术以减少对下部隔离层的冲击,此类做法能克服传统施工工艺的渗水缺陷,突出混凝土盖板的坚韧性,实现经久耐用。

2.3 电梯优化设计

民用建筑在施工图设计时会涉及到电梯井的规划设计。比如,有的建筑项目具有地下室结构,因此电梯对于地下室公共部分设计十分关键,一般地下公共部分地面标高与电梯安装地面标高相同,因此容易导致电梯基坑标高相较于地下室标高略低1.7~1.9m。此外,电梯基坑承台厚度会使电梯土方深度相较于地下室深3~4m,增加了工程风险、难度、造价。因此,通过分析地下室公共部分特点,可以围绕两方面解决此问题:①减少公共区域的层高。②增加公共区域的地面标高,确保电梯基坑地面与地下室地板的标高相同。这两种方法既能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工程风险与难度,节省建设成本。

2.4 估算控制设计优化

估算控制中心实际是结合工程投资估算进行初步的控制设计,依据标准设计总概率控制进行施工图优化。此模式的总体思路是将上一环节的审定投资额当作下一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在工作中确保各部分可以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依据投资设计过程对工程材料、工程量进行控制,避免不合理变更情况,使得概预算与施工图设计有机结合,规避脱节现象的出现。例如,以工程造价为重点的估算控制设计,需要加强经济与技术的对立统一,因此应在设计人员心中树立造价意识,借助方案设计、参数匹配、设备选型、效益分析,实现设计控制的最优化,确切落实估算控制设计工作。

2.5 设计人员的优化

设计人员是施工图的优化主体,其专业素质对优化质量十分重要。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其中包含着设计者的情感意识,因此提升其综合素质十分必要。①建设单位应在设计前组织指导工作,并完成岗前培训,提升设计人员专业能力。②应加强严格的制度规定,借助奖惩规则对设计者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在施工图出图之前,单位应组织设计人员针对图纸进行会审,进而分析其中缺陷部分,有针对性进行设计图设计优化。例如,在设计银川市国际交流中心时,虽然该建筑总面积仅为20000m2,但其中包含较多子项。在施工图设计时单位结合此项目特点制定设计管控方案,施工图设计人员与方案制定人员合作创作,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如报告厅设计中,需要利用钢桁架屋面结构完成跨度空间的结构设计。此外,由于项目子项设计人员众多,因此各部门设计团队合作制定了内部协同周期表,策划、统筹、审核子项的出图深度与标准,保证设计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优化总图设计,加强防火设计,科学处理施工死角,提升人员专业素质能够确保在建设我国民用建筑时,有效解决施工图纸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有效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其进一步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有效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为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铼.建筑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34):248~249.

[2]卢超,于静.分析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8(32):128~129.

论文作者:穆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关于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优化的研究论文_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