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车务安全管理对策论文_赵志磊,张丽莎

铁路运输车务安全管理对策论文_赵志磊,张丽莎

中铁三局集团运输工程分公司第二运输段 山西忻州 036100

摘要:针对车务站段在新体制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素养和安全风险制度建设参差不齐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加强高科技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完善机制,强化现场督察、加强班组自控互控措施、配强和大力提拔车站专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落实问题整改等建议措施,以此提高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关键词:车务站段;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1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事故信息价值未充分挖掘

事故是其成因的信息载体,事故信息的价值不仅在于惩罚和教育,而且可用于分析事故致因,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因此,在分析处理事故时,应坚持铁道部提出的“四不放过”的原则。然而在许多时候,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常常停留于表面的直接原因,而对事故的根本原因及原因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分析,急于定性定责,忙于经济罚款。尤为严重的是因受利益驱使,对事故隐瞒不报、弄虚作假互相推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这种不正当行为既为运输安全留下了后患,又浪费了难以估量的事故信息价值。

1.2 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铁路的改革和发展使职工队伍结构、生产技术和运输设备的先进水平、运输组织方式和运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铁路部门习惯性指派工作组、检查组下基层的工作方式变化很小。这种突击式的方法虽能暂时收效,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可能会起消极作用。如有的单位急功近利、外美内虚、应付检查;有些单位把安全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抓措施性的东西多,抓实质性的工作少;事故预测技术及计算机安全管理辅助系统应用,还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1.3 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铁路的设备设施及组织形式有了很大的更新和变化,对于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相应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看来,我国铁路管理体制依然是铁道部领导下的管理体制,只注重了铁路运输的共性,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铁路路线的个性特征,导致不能真正把握铁路的安全问题。当铁路管理体制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对可能出现的铁路安全问题不能做好预先的防备,致使安全隐患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一些小地方铁路运输,地方路局不够重视铁路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对铁路安全管理的工作。同时,一些落后的管理手段,更不能适应现代铁路安全的管理工作。

1.4 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2 提高管理水平措施

2.1 建立源点信息,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1)重点掌握客票、货票、司机报单、列车编组顺序表、列车编组通知单等原始记录,并确定填记要求,确保填记内容准确齐全。然后细化统计信息分类,从运输专业的角度将信息分类,以便于车务、机务、财务等部门采集数据。

加强部门协调。实现统一管理。统计数据来源广泛,涵盖部门多,企业对源点信息的管理必须从专业性转变为综合性,各关联部门,如统计、客运、货运、运输、机务、财务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形成对源点信息的统一管理,确保信息完整准确,传递渠道畅通。部局要加快现在车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作业效率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2 完善安全机制,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监察

(1)实行包保责任制度,车站干部按照分工、专业对中间站、车间、班组进行包保,每月定量对所包保部门进行帮教,及时对安全关键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协同中间站、车间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对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有序。

(2)每月安委会要对本月、本季度的安全隐患、关键车间、关键班组、关键人等进行摸排,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盯控措施、帮教政策。

(3)组织车务站段自己的巡视组,制定量化任务,与中间站(车间)管理人员交替对现场进行卡控,确保现场24小时有干部盯控到位。四是在夏、冬等恶劣天气期间,要求全站机关干部及时下现场,加强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卡控,及时查出和纠正作业中的恶性违章违纪。

2.3 及时更新管理设备

为切实保障停留车辆安全,对车辆止轮措施进行明确规定,为保障铁鞋集中化管理,如车务二段对所辖四个区域铁鞋进行分区分色使用,轧钢区配备白色铁鞋25只,新铁区配备黄色铁鞋68只,大钢区配备蓝色铁鞋28只,银前区配备红色铁鞋30只,隔离车使用银粉色应急铁鞋。各区的铁鞋由颜色就进行分类,找出铁鞋的归属地。为提高铁鞋止轮的安全有效性,针对铁鞋鞋尖破损、断裂、鞋尖与轨面不密贴、鞋尖宽度超过轨面宽度等禁止使用的铁鞋而仍然使用的,加倍考核,由原来的每只100元上升到200元,班组由原来的0.5分上升到1分,但这种铁鞋使用现象还无法根除,仍由部分调车组怀着侥幸心理,只要段管理人员查不到就安全。为解决这一现象,以车务二段为例,出台了凡调车组在调车现场发现一只铁鞋鞋尖破损、断裂、鞋尖与轨面不密贴、鞋尖宽度超过轨面宽度等禁止使用的铁鞋,将其捡回所在区域值班室,每只奖励5元,由罚改奖新举措,大大增加了调车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车辆安全止轮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建立健全突发铁路设备应急事件的长效机制

对于铁路车务设备要尽量做到用一备一的状态。如平台电台分甲乙丙丁四个班组人手一份,如果当班使用的电台无法发信号或对讲不清楚的要及时更换,而依据现在的资金状况,不可能每人均要一个备份电台。通过积极想办法,依据车务二段为例,对所辖四个区域配备了电台橱,钥匙由所在区值班员掌握,本班有故障电台,经请示段上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大休班组的同频调电台。同样的原理,值班员区长台出现故障,也可以使用电台作为应急使用。车号制票系统出现错误,也可以由相邻区域的车号系统先制票,保障本班调车作业得以有效收益。

2.5 改变思维方式

很多乘务人员都对铁路机务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错误的意识,认为没有发生危险就是安全,没有出现损失就是安全,这种意识是错误的。没有发生危险不代表没有隐患,没有出现损失不代表绝对的安全,这种从思想上轻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行为会带来巨大的后果。对此一定要将安全意识植根于思想的深处,贯穿到整个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不放过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够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保证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思想上的转变是铁路安全运行的需要,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的需要。

3 结语

安全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后要不断更好地开展安全科学理论的研究工作,让更多的科学理论应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使车务系统生产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罗俊.行车设备在车务安全监控中的应用探讨[J]. 成铁科技,2007,3:10~11.

[2] 广德春. 刘君和.车务系统铁路行车事故及防范对策浅议[J].煤炭技术,2010,29(7):78~80.

论文作者:赵志磊,张丽莎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铁路运输车务安全管理对策论文_赵志磊,张丽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