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_杨凯亮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_杨凯亮

身份证号码:13018219860320xxxx

摘要:机械发展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现代技术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更是科学领域的一大突破。在机械领域上,加入微电子技术可以说是如虎添翼的一笔。机电一体化也使得机械工业在技术质量,产业管理,作用和结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机械工业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发展

伴随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未来发展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该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伺服传动、机械技术相互交叉等方向加大研究力度,实现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多样化发展目标。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1.1检测性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其自身有比较强的自动检测系统,这样的话可以对机械系统中包括的一些子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当然,还需要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映。如果出现问题,那么这个时候的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而且还有利于有关人员很好的判断出故障发生的位置,这样方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对故障进行解决,从而恢复设备的安全运行。另外,机械设备可以按照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不仅仅可以很好的提高本身的运行速度,其实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机械检测的成本,最后可以大大节约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的周期,以此为以后的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精准性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具备比较高的准确度,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全方位的加强机械工作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以此可以使得机械性能有效提高。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设备中需要安放一定的电子称量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其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同时还可以确保混凝土摊铺的平衡性,以此还能使得施工质量得到比较大的保障。

1.3自动性

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不单单有自身的作用,其实还有科学先进的自动化应用功能,其实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按照机电一体化的使用,可以使得以往的手工机械设备直接转换成半自动化完全自动化的运行情况,由此一来,不单单减少了企业在人员中的成本投入,并且还可以很好的降低人们承担的压力,缓解了作业中产生的难度。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人工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经验,时常会出现人为操作失控的情况,导致有些机械设备在后期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了施工中的成本增加,降低了经济效益。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2.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收费系统作为交通工程设施中重要的设施之一,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和财政支持。收费系统也具有不同的类型,一般的收费系统可分为半自动收费系统和电子收费系统,半自动的收费系统就是以电子系统为基础,以人工辅助进行正常的收费工作。而电子收费系统就是全自动化、无人工操作的收费系统,系统收费以电子货币为主,通过机械化、自主化的系统操作,完成收费流程。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客流量的不断扩大,经过各个收费站的车辆经常会发生堵塞的现象,为了收费站的工作效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收费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研发了新型的电子收费系统,这种系统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通信设备进行车辆的检查,通过在车前安装可通行的非接触卡(卡在系统中提前登记),通过近程扫描,系统就可以对可通行车辆进行识别,装有这种标识卡的车辆可以通过通行器与系统进行微波通信,一旦车辆经过,系统就会记录并进行自动扣费。应用此收费系统,来往的车辆不需要在收费站前进行停靠,也不需要人工对车辆进行收费,收费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种收费系统结合了车辆识别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等多个系统,通过多个系统的应用,完成机电一体化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收费系统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这种收费系统还没有得到普及,但是在未来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这种收费系统一定会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2.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应用

数据机床的现实应用中,对工作台和道具要有很精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坐标轴一定要是工作台和刀具的运行方向,也一定要确保插补功能的连续控制存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有效的发挥氟塑贴面导轨功能,导轨一定要是比较小的摩擦系数被很强的耐磨性,如此一来,数据机床在运行的过程中才能高效的运作。如果没有低速的状态,数据机床运行中的成本不高,如果反向运行,数据机床运行中不仅有很强的稳定性,而且有较高的准确性。现在,有关我国数据机床的主要传动方式主要是滚珠丝杠复传动。

2.3工业机器人

示教再现机器人,也是第一代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但对工作环境或是作业对象往往不能进行理解分析,导致示教再现机器人灵活性及适应能力较低。第二代机器人附带极为先进的传感元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获取作业环境或者作业对象等比较简单的信息,然后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最终将处理数据反馈给机器人,控制其做出一系列应对动作,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代机器人已经具有智能化功能,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性。在这之后,诞生了第三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各种感知能力,可以其进行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信息输入,使其能够独体的进行作业。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

目前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电一体化最大的区别因素就是前者具备智能化功能。这里所指的“智能化功能”,实际上是对机器行为的一种描述,是基于控制理论的一种能够吸收现代化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和心理学以及生理学、自主决策的能力,其优点是可以完成高精度控制工作。随着计算机系统发展速度的提升,人类能够可以有效运用计算机技能模拟出来现代化的人工智能功能越来越多,在一些领域内,机器正在逐步取代人工,因此人工智能化技术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2微型化

就目前的市场经济现状而言,宏观经济逐步向微观经济转型。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代表的发展趋势也是逐步的向精细化方面发展。从技术层面而言,纳米技术、微米技术的普及以及广泛应用,对于机械精细化的要求更高,从这个方面也推动了其向精细化发展的可能。目前,研制出的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于原材料需求较少、其机器本身的自重较轻、对于能源需求量少,使其不仅在工业领域施展拳脚,也扩展到了医疗以及其它行业领域。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工程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而使用建筑施工机械。各种各样的建筑施工机械已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施工建设中,在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思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43-144.

[2]刘桂超,李玉满.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化工管理,2017(35):202.

[3]张朝金.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9):41.

[4]祝茂钦.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4):163+165.

[5]张益峰,刘雨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110.

论文作者:杨凯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_杨凯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