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少数民族培训学员学习成效的非智力因素研究论文_艾比班•依米提

影响少数民族培训学员学习成效的非智力因素研究论文_艾比班•依米提

艾比班•依米提 新疆教育学院双语学院

【摘要】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才、学习和智力活动过程中起着智力因素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人的心理因素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意志、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态度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6-096-02

2004年自治区大力推进双语教育以来,双语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发展双语教育的头等大事得到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双语教师培训成为解决双语师资队伍问题的主要措施和手段。2004 年 10 月,自治区首届一年制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班开班,这标志着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的实施。

2008 年 3 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实习工作的意见》,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进行调整,缩小规模,放慢速度,延长时间,调整重心,本着培训一个、管用一个的原则,以构建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数量充足为培养目标。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培训群体,因其培训性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的特殊性,学员的学习理念、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效果影响显著。

作为承担双语教师培训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经验积累,我发现各种非智力因素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学员学习效果产生着显著影响。如学员自身的学习理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甚至家庭环境、原单位工作环境等都对其学习成效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正向功能,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一些心理学家甚至认为非智力因素对成人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的影响还要大。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的非智力因素理论为指导,研究少数民族双语培训学员在脱岗培训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成效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非智力因素对成人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特点

(一)培训性质的解析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不断更新,尤其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强化。

(二)培训目标的定位

通过院校集中培训以及实践,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疆中小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双语教育教学的优秀的教师。

(三)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的构建以当前的汉语学科为例,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主要从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情感态度(乐于表达)、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来设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其中特别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围绕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其中又以阅读教学为重点。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和提高读写能力。根据这一特点,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情况,更要考虑学生学习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培训课程的选择和确定上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从 “教汉语”到“教语文”的转型特点,在方法上要注意多采用课堂教学实际观摩的方法,少理论多实践,多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教材教法,获得教学能力。

(四)培训学员的组成全疆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非智力因素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学员学习成效的影响

(一)学习态度和理念与学习成效

当问及参训学员,是否自愿参加培训时,98%的学员都是自愿参加培训的,他们非常渴望能通过培训提高自身水平

当问到“如果让你改变自己时,你希望改变自己的是”:有知识、出身、财富、性格等方面,学员大部分选的是:知识。他们最迫切的是通过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改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这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是最难能可贵的。

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参训学员的学习理念是积极向上的,这对培养合格的教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学习动机、兴趣与学习成效当问及:一次考试失利,对您会有怎样的影响?有 76.3%的学员都表示会更加努力,这是一个美好的想法,但实际上,我们的学员学习动机很端正,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尽管有强烈的学习的动机,但是作为成人分心的事物较多,往往是愿望很美好,但效果甚微。其次:由于自身的汉语水平较低,给学习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再怎么努力,生字、拼音不会写,说话发音不标准,这无形地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策略与学习成效当问及:“除了老师指定的学习内容之外,您还想学得更多”:大部分学员的回答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成人的夙求却是,学习上不要耗费自己过多的时间,口是心非的人较多,老师多布置几项作业,他们也会叫苦连天,毕竟不像真正的学生那样具备强烈的学习欲望,得过且过的想法较为严重。

(四)家庭、工作环境与学习成效我们的参训学员大部分都来自城镇和乡村,家庭和工作环境与在大城市工作的教师相比,的确有一定的困难,也有一些学员的条件更为艰苦一些。

从此表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参训学员的压力来自学习和家庭两个方面,由于成人牵肠挂肚的事情较多,参训学员都是 25 岁-40 岁之间的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的家庭和工作负担都较重,这也对培训成效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少数民族双语培训中非智力因素的利用与转化

(一)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因素发挥正向功能。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得知参训学员的学习欲望很强烈,都有提高自身水平的需求,为此,我们在培训时,不应“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水平的学员进行分级教学,让每位学员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既然是分级培训,当然培训时间也应有所区别,基础薄弱的学员应延长培训时间,反之可缩短培训时间,免得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开设的课程应适应培训效果的需求,不能盲目地一味地促成学员 MHK 达标了,授课又不能游刃有余,而是要双管齐下,培养出国语过硬,教学能力出众的教师。

(二)转化非智力因素的消极因素导向正向功能。

由于,我们的学员心思千头万绪,情绪波动也很大,家庭以及工作中的喜怒哀乐都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他们的心弦,这就使非智力因素他们在学习中起到了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如何转化非智力因素的消极因素导向正向功能呢?这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能使我们的培训有所成效的瓶颈。

首先、从给学员减压开始,减轻他们身上的压力,给他们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科学合理地开设培训课程,使学员能学有所获、学业有成。

其次、班级管理也要从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开展,时刻要关心关爱培训学员,能换位思考他们来自学习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对违纪的学员不应一味地进行处罚,而是问清事情的缘由,给予必要的疏导和理解,不要让学员带着情绪进行培训。“解铃还需系铃人”,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更强的学习热情。

第三、给学员提供更多地提升能力的机会,如实习能在一些特色学校、有名师的学校开展,这样不仅能使学员开阔眼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能以名师为榜样,这种无形的力量,能激发学员学习的斗志,使他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能力,还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出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第四、给品学兼优的学员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除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之外,在评优、在选拔人才时得到优先考虑,从而能使广大的学员对未来充满更多的憧憬,美好的心情必将指引他们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才能使我们的培训工作先前迈上可喜的一步!

作者简介:阿依木尼沙•苏来曼(1973.11——)维吾尔族、副教授、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篇论文是《影响少数民族双语培训学员学习成效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课题编号:XJJY201613 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艾比班•依米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影响少数民族培训学员学习成效的非智力因素研究论文_艾比班•依米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