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王学荣1,徐海莉2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王学荣1,徐海莉2

王学荣1 徐海莉2

(1平罗县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 宁夏 石嘴山 7534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1年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在自我监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年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自我监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29-02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一种脂肪、蛋白质及葡萄糖代谢障碍的慢性终身性代谢异常综合征[1]。糖尿病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加强护理干预。因此,我院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72.56±10.13)岁;病程为4-25年,平均为(12.78±5.70)年;糖尿病分型:I型糖尿病16例,II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6例,初中34例,高中32例,本科以上28例;职业:农民30例,工人56例,干部24例,其他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分型、文化程度及职业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3.均为接受系统性糖尿病健康教育;4.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不能配合护理的患者;(2)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3)心、肾等器官有严重障碍的患者;(4)精神疾病类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以自我护理为主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饮水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

1.5 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1年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其中自我检测15条,用药管理6条,运动管理8条,饮食管理11条,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监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评分,分数越低,效果越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 统计学意义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统计描述各组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年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比较(x-±s,mmol/L)

组别n空腹餐后两小时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6010.62±4.239.34±3.5615.53±4.2212.45±3.69

观察组6010.57±4.847.58±3.37a15.60±4.1810.15±3.88a

t 0.0603 2.7810 0.0913 3.3273

P >0.05 <0.01 >0.05 <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aP<0.01。

2.2 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照组在自我监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干预还处在起步阶段,社区护理干预是医院护理的延续,保障了护理的延续性,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糖监测以及运动护理。健康教育使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提高整理健康水平;糖尿病的不可治愈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负面情绪得到改善,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息,更好地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关系到糖尿病治疗的成败,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血糖监测是为了及时了解血糖的情况;运动护理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指标的改善。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干预1年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说明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在自我监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表明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控制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卫芳.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56-357.

[2]刘涤宇.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79.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x-±s,分)

组别n自我检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

对照组6030.87±6.549.80±3.6515.94±4.7718.23±5.34

观察组6050.64±7.87b14.78±5.21b26.82±6.14b32.64±9.43b

t 14.9655 6.0640 10.8392 10.2998

P <0.01 <0.01 <0.01 <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bP<0.01。

论文作者:王学荣1,徐海莉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王学荣1,徐海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