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及临床处理的相关研究论文_刘惠芳,高丽雯,钟如玉,可中

1广东省龙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517300;2河源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我县基层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及相关处理的临床效果,为育龄群众选取简便、高效、安全、可逆且并发症少的避孕药具。方法:选取我站与河源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共同收集的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发放避孕药具101757例,随访99722例,随访率为98%,不良反应85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84%。结论:安全套使用率最高,副反应少,且可预防各种性传播性疾病,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通过监测随访及相应的临床处理,可减少各种避孕药具不良反应,提高避孕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关键词: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临床处理;评估分析

避孕是选择合适的药具,用科学的方法,破坏受孕条件,达到不孕的目的。避孕药具包括避孕工具、避孕药物,是以达到避孕目的的一类特殊药品及器械,是围绕节育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实施环节,是提高人们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物品,但在使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不及时进行相关的处理,会对使用者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对2013年7月至2015年06月使用避孕药具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地共发放避孕药具101757例,短效口服避孕药18520例,紧急避孕药368例,壬苯醇醚外用避孕药(栓剂、凝胶、药膜)31002例,男用安全套50164例,女用隐形避孕套382例,宫内节育器(IUD)1321套。

1.2 监测方法 使用药具前检查及技术操作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1]进行,服务人员集中培训,发放统一表格,市服务中心、县站及各乡镇服务所(室)服务人员在发放避孕药具日常工作及随访工作中,发现不良反应,详细地填写统一表格,注意是否正确使用,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变化过程、干预过程、不良反应结果等,报送市中心或县药具管理站,进行分析评估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2.结果

2.1 各种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共854例(包括12例停止使用),总发生率为0.84%,主要为短效口服避孕药与IUD较为明显,见表。

2.2 不同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 短效口服避孕药不良反应427例,主诉有月经改变(增多或者减少、突破性出血),根据出血原因及时间给予雌孕激素增补疗法,类早孕反应(恶心、呕吐、胃纳较差、头晕、乏力、嗜睡等)及其它如乳房胀痛、体重增加、皮肤褐斑等,主要是心理疏导,无需特殊处理,个别症状较重者进行了对症处理,不良反应随着周期的延长症状相对减轻或消失,有7例因胃肠反应较明显经对症处理后仍无法忍受停止使用而改用其它方法避孕;壬苯醇醚外用避孕药轻度不良反应175例,主诉为瘙痒或皮疹,无需特殊处理,症状消失;男用避孕套、女用隐形避孕套及紧急避孕药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IUD不良反应252例,主要为经量增多(>80ml)、经期延长(>7d)、月经期外出血(点滴出血),其次为腰痛、腹痛及白带增多,症状较重者经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止血药物等对症处理后,多数症状减轻或消失,有5例因经期改变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停止使用。

3.讨论

为加强对避孕药具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市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监督体系,我站与市服务中心通过对避孕药具使用情况进行随访总结和数据分析,其中男用安全套发放最多,安全套是利用工具防止精子进入阴道,避孕可靠性在95%以上[2],在随访中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避孕套的使用既满足了育龄群众的需要,又减少了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之一,这是世界上最常用、最无害的男用避孕法,且可防止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其次是壬苯醇醚外用避孕药,是女性外用的短期避孕药,房事前将药物放入阴道内,具有对精子灭活作用的一类化学避孕制剂,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6%,可使女性外阴、阴道或男性阴茎发生刺激症状,对本品过敏者应禁用,使用本品要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因不同剂型发挥作用时间不同,否则影响避孕效果。短效口服避孕药是各类避孕药中使用最早、最广泛的药物,为发达国家应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之一,按规定用药不漏服,避孕成功率可达99.95%[3],此次调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类早孕反应是由于雌激素引起,常在服药前1~2周期发生,以后即可自行改善,在晚饭后或睡前服药可减少副反应发生。紧急避孕药是指女性在无保护性性交或觉察避孕失败后72小时内,为防止意外妊娠的一种口服避孕药,因服药周期短,剂量小,偶有不适亦不影响用药,没有出现明显副反应,常用有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主要避孕原理是抑制或延缓排卵、影响黄体功能、改变子宫内膜功能等,因紧急避孕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只能对本周期中的第一次无保护性性生活起保护作用,本周期中不应再有无保护性性生活,否则容易失败。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长效避孕措施之一,通过监测报告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19.08%,月经异常、疼痛、白带增多是IUD的主要副反应,是由于IUD进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轻微损伤,或纤溶活性增强,或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及IUD对子宫内膜、宫颈管上皮刺激有关,IUD虽在使用初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经临床处理及使用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相应减少,且为长效避孕措施,在临床上仍有较多的使用者,特别为广大农村妇女所接受;目前临床使用均为含铜IUD,含铜IUD是世界上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IUD使用期限及避孕效果与IUD形态结构、铜的表面积、铜丝含量及妇女个体差异有关,因此要根据宫颈条件、宫腔大小选择合适的IUD,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定期随访并及时相关处理,同时提高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1~8,57~73。

[2]黄泽华,主编。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6。

[3]赵炳礼,主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66。

基金项目: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项目(编号:20133005)

论文作者:刘惠芳,高丽雯,钟如玉,可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及临床处理的相关研究论文_刘惠芳,高丽雯,钟如玉,可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