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不朽:纪念毛泽东在方志敏墓碑上题字30周年_方志敏论文

方志敏不朽:纪念毛泽东在方志敏墓碑上题字30周年_方志敏论文

方志敏永垂不朽——纪念毛泽东题写方志敏墓碑三十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永垂不朽论文,墓碑论文,十周年论文,纪念毛泽东论文,方志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35年8月,当时南京政府的那个“国君”下令杀害方志敏于南昌。对于方志敏的牺牲,毛泽东寄予了深沉的怀念,说:“方志敏同志牺牲了,很可惜;”方志敏是“好同志”、1940年,方志敏牺牲五周年时,叶剑英在那个流亡“国君”的所在地重庆,赋诗纪念方志敏:

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同年9月著名民主人士郭沫若同样在重庆讴歌方志敏:

千秋青史永留纪,百代难忘正学功。

纵使血痕终化雪,弋阳依旧万株枫。诗中颂扬方志敏的爱国正气和不屈精神有如南宋王朝的文天祥,两人所处时代不同,但历史的重现却惊人相似。两人同为抗击外敌入侵而创造了“东南半壁红”的业绩;两人同样被俘后在狱中正气秉然,英勇不屈而牺牲;两人在狱中都留有不朽的文稿。文天祥的《正气歌》百世流芳,方志敏著《可爱的中国》成为革命的必读教材,郭沫若秉笔直书两人是“千秋青史永留”,华族“百代难忘”。在方志敏牺牲三十周年之际,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毛泽东在1964年题写先烈墓碑,挥毫“方志敏永垂不朽”七个大字,为方志敏盖棺定论,代代龙人对烈士顶礼缅怀。毛泽东给先烈群体颂扬“永垂不朽”是众所周知的,但给一个人如此定论却甚为罕见,“方志敏永垂不朽”是对烈士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缅怀先烈牺牲六十周年的前夕,纪念毛泽东为他题写墓碑三十周年,学习和探寻碑文的内涵,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意义的。

方志敏的优秀精神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憎恶黑暗,渴求光明。方志敏说:“我是一个黑暗的憎恶者,我是一个光明的渴求者。”①方志敏在1899年8月出生,当时社会环境险恶黑暗,处处是贫困、丑陋、愚昧、落后、欺压和剥削。广大农民忍受着苛捐杂税的盘剥,忍受着贪官污吏、 土豪劣绅、衙门差役的威迫残害。方志敏叙述农民的痛苦时说:“一个乡下人的俭朴,西洋人没有见过,也没有梦想到。孙子身上的棉袄是祖父娶祖母时缝的。祖母陪嫁的被窝,仍旧铺在孙媳妇的床上,里面的棉絮,就象一块烧焦了的木块”。“整年不见肉面,不买盐而吃淡菜:热天不穿衣服,宁愿让太阳晒脱一身皮;晚上不点灯,宁愿摸黑;生病不吃药,宁愿病死;荒年就吃树皮、草根、观音土;租和债紧迫时,就卖儿子和老婆,或吊颈投水而死”。②方志敏憎恶这种造成广大劳动人民衣衫褴缕、贫穷已极、没有任何做人权利的黑暗社会。他寻求和追逐人世间的光明,盼望出现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要还债,不要交租,不要交纳苛捐杂税,农民有足够的土地耕种,工人做工有法律保护,男女有同等权利能到政府理事,参加社会管理。

方志敏寻求光明,走出了家乡,恰逢新文化新思潮泛起,席卷全国。方志敏隐藏在心中的激愤与思考吻合了现实社会的革命潮。他在县立高小邀集有志的少年组织九区青年社,与黑暗势力斗争。五四运动时,他考入南昌甲种工业学校,选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发起驱逐反动校长的学潮。1921年考进美国教会主办的南伟烈学校,他组织读书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非基督教大同盟,寻找科学真理。在教会学校最使他难受的是天天“礼拜”,他说:“礼拜礼拜,到底礼拜那个,真是无聊”③洋教士神父是随外国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的侵略者帮凶。方志敏不信教、不敬洋人,他自己说:“那只好去讲社会主义了”。1922年7月他到了上海,成为《光驱》杂志的读者和追求者,经江西省革命先驱赵醒侬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回到南昌,开办文化书社,还参加南昌第一个青年团支部的建立工作,《青年声》周刊的编辑工作,以及民权运动大同盟,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在南昌正式加入共产党,这是我生命史上一件最可纪念的事!”④“我加入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⑤方志敏之所以认定共产党是人类的太阳,是社会的光明,他说过一段话,表白了他深思熟虑的见解,他说“共产党终究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政党,它有完整的革命理论、革命政纲和最高尚的理想。它有严格的党的组织与铁的纪律,它有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它有广大的经过选择而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党员群众,并且它还有得到全党诚心爱戴的领袖;它与无产阶级和一般劳苦群众,保持亲密的领导关系;它对于阶级以及人类解放事业的努力,奋斗和牺牲精神,只要不是一匹疯狗,都会对它表示敬意!”⑥

方志敏参加共产党是他渴求光明,探索真理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他憎恶黑暗,渴求光明的必然归宿。

二、热爱祖国,拯救民族并为之捐躯。他的爱国热情真纯入迷,近代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的种种侵略,列强制造了近代中国黑暗社会的无数罪恶,促使他愤恨地激起强烈爱国意识。他说:“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也不知道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自然,不知道爱国为何事。”⑦如果说他在弋阳还没有显露出来的话,那么他到南昌特别是进入九江南伟烈学校,直接接触洋人,爱国激情终究抑制不住了,目睹中西教员待遇不平等,中国老师成为被上帝抛弃的下流瘪三,一个有民族自尊、有血性自强的中国青年,能不挺身而起?!方志敏在上海,到处看见以主子自居的“混蛋洋人”用“畜生般”的观念看待华人。高傲的洋大人的手杖,在黄包车夫和苦力身上飞舞,饮得烂醉的水兵,沿街寻人殴打:巡捕手上的哭丧棒,在不幸的人们身上乱揍,他感觉到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尤其是他从上海返回南昌搭乘日本轮船时所看见的一幕:三个无钱买票的中国人,二男一女被日本船主查出,七个人抓住这三个中国人鞭打,发出令人酸鼻的哀叫。鞭挞之后又将两个男的手脚绑住,悬吊在船舷栏杆外投入水面,让浪尖急水泊打,被害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他们又扯那个妇女的裤腰,那妇女双脚打纹字式的绞起,尖声嚎叫,方志敏目睹惨境,痛心疾首,浑身发热,这“不仅是鞭打那三个同胞,而是鞭打我中国民族,痛在他们身上,但耻在我们脸上”。他暗中发誓,“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这一条蚁命!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是有自救力量的。一旦斩断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魔爪,中华民族得到自由和解放,新的中国将会清除贫穷、饥荒、瘟疫、愚昧、混乱、仇杀。到那时处处将是活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

方志敏的爱国热忱,火一般的炽热,至死而不渝,当他处于待决之时,还在为垂危的中国呼喊:“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⑨他留下遗言,“不要悲观,不要畏绥,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手里!”⑩

三、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他光辉一生的精神支柱,是他的灵魂,是他生命力不竭的源泉。方志敏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按受共产党信仰,他将革命与爱国统一起来,将爱穷人,爱共产党、爱中华民族统一起来,并为之奋斗,拼搏。他认为凡是一切有良心,有远见、有勇气、不甘落后于时代的人们,应该坚定的站在共产主义方面来反对法西斯主义,全世界的光明有待于共产主义的实现。我们共产党人绝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我们为革命而生,更为革命而死,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十分情愿的啊!”又说:“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事业。我有一天生命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11)他在狱中呼吁着“真诚的爱我阶级兄弟,爱我们的党,爱我中华民族”。(12)他祈祷着革命胜利,“我们临死前,对全党同志诚恳的希望,就是全党同志要一致团结在中央领导之下,发扬布尔什维克最高的积极性,坚决性、创造性,用自己的体力和智慧学习列宁同志“一天做十六点钟工作”的榜样,努力为党工作”。(13)他希望苏区的人民群众,“应该有远大的眼光,有铁一般的坚决意志,有无产阶级的气节,有英勇顽强的坚决不变的精神,要革命到底”,“在自己的党和自己的苏维埃政权领导下,坚决去为我们伟大的目标──建立苏维埃新中国斗争到底!”(14)

四、洁白清贫,忘我工作。他说“我自问是一个清白的革命家”。“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15)廉洁奉公,一丝不苟,他过手的公款总数在数百万元,上交中央的经费,一次交过黄金二百两。敌人曾偿8万元买他的头颅,而他被俘的时候却是如此的清贫,以至敌人从他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在他藏身地方的周围野地遍遍搜寻,没有找到一个铜板,仅仅得到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谬敏替他缝制的几套汗褂裤和缝上底的线袜,也被妻子藏在深山坞里,这就是他唯一的私产了。方志敏的廉洁刻己,锻炼了他能够忍受各种困难保持革命气节的意志。他关押在南昌,牢狱的黑暗、污秽、潮湿、熏臭、饥渴、寒冷、鞭挞、屈辱、疾病、恐怖,是无穷无尽的。他称监狱是苦痛的堆场,是病菌的酵室,是黑暗的深渊,是“死之家”,是“石造的柩”,在这活棺材中他没有动摇。敌人让他住“优待号”,吃四菜一汤的伙食,妄图引诱他自首变节,他说:“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生活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栗和菜根;不稀罕舒服的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不稀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工作的劳苦!不稀罕富裕,宁愿困穷!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16)

方志敏长期从事的革命活动,总是拼命工作。从1922年9月他患肺结核,长达六年不愈,吐血不止,走多了路吐血,睡眠晚了吐血,受了刺激也吐血。1927年8月下旬他从吉水步行半个月回到弋阳,大量吐血,藏在亲戚家休养三个星期,却联络同志,组织和领导了弋阳九区漆工镇的秋收暴动。他身患痔疮十几年,1931年天天痔疮流血流浓,却无暇手术医治,1934年率领红军北上抗日,痔疮大发,每天流大量浓血,走路、骑马、坐椅子都很痛苦,他却坚决去完成北上抗日任务,1935年在狱中,他头痛,常常两手抱头,却坚持著有《我从事革命斗争史略》、《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3万字文稿。方志敏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奋斗在赣江两岸,踏遍信江山水,经历千军万马的战阵,成为敌人闻名胆寒的革命领袖和红军将领。十多年中坚韧不懈的战胜敌军,解决困难,克服病魔,创造这一切奇绩决非偶然。众所周知他是一位共产党人,一位军人,一位爱国青年知识分子。鲜为人知的他还是一位疾病缠身的病人。一位革命领袖,身患重病,却廉洁自律,拼命工作,如此崇高的精神,岂能不惊天地恸鬼神!

方志敏的一生,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不朽的业绩。他是江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国民革命时期,发动和领导了江西农民运动,会员达30万人。国民革命失败后,他“重起灶炉,再来干”,在弋阳他恢复和组织20多个党支部和群众团体,暴动以后带领队伍上山。在横峰,他发动34个农民组成农民革命团,以此为骨干,领导5万工农暴动。1929年,他又领导上饶等四县农民暴动。,形成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拥有百万人口,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10万人军队,成为全国九大苏区之一。在苏区他指挥红军反围剿作战,取得贵余三捷,部队进闽北连续作战十一次,每战皆捷。他任苏区主席四年,财政收入充盈,土地税谷年达十七万担,随着土地等生产关系的变革,有90多万农民得到土地。他是我们党第一个模范苏维埃省主席,1931年获红旗勋章。次年毛泽东发表文章论证“方志敏式根据地”,毛泽东说:“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根据地,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队、县赤卫队、地方红军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是发展波浪式向前扩大的,等等政策,无疑是正确的”。(17)方志敏开拓的革命道路,是同毛泽东、朱德开拓的革命道路属同类型的中国革命胜利道路。

1934年11月,方志敏临危受命,他和寻淮洲等人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出发抗日。此时正是南京国民党政府实施不允抗日,爱国“有罪”政策之际。日本侵略者趁机在侵占东北之后,又向热河扩张矛头指向北平、天津,策动华北事变。爱国军民在忍无可忍之下,自发愤起抗日,继长城抗战之后,又发生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举旗抗日,不久,李济深等又在福建联共抗日,均被蒋介石镇压下去。吉鸿昌终因爱国“有罪”于1934年11月被杀害于北平,又将《新生》杂志主编杜重远因刊登《闲话皇帝》一文判处徒刑。日本侵略者却进一步肢解华北,民族危难之际,方志敏毅然北上抗日,在怀玉山遭国民党军队围歼,1935年1月被俘, 8月6日就义,用生命谱写了爱国正气歌,用鲜血浸润着《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烈士永垂不朽的业绩汇成铁流,铸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方志敏烈士永垂不朽精神,鼓舞当代中国人民跨越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注释:

(17)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①-(16)均引自《方志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

标签:;  ;  ;  ;  

方志敏不朽:纪念毛泽东在方志敏墓碑上题字30周年_方志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