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后的思考论文_刘志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后的思考论文_刘志强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管理局 022150

内蒙古大大兴安岭林区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木材生产始终在林区经济建设中占主导地位,为国家经济建设累计提供1.87亿立方米木材及大量林副产品,上缴利税170多亿元,是林区的经济支柱。随着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林区发展方向由原来的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保护生态方向转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我国在全球气候峰会上郑重承诺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此,国家林业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加大森林抚育和更新造林力度的基础上,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龙江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森工集团2013年已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这也是内蒙森工“十三五”将面临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林区资源优势,未雨绸缪,谋划林区今后发展方向。

一、生产现状

1、减产过程。建局初期木材产量仅为几十万立主米,到80年代进入生产顶峰期达到540万立方米,天保工程实施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下调到229.6万立方米,“十二五”期间下调到110万立方米,均以调减主伐产量为主。

2、当前产量情况。2014年,国家下达给内蒙古森工的商品材计划仍为110万立方米,其中主伐34.84万立方米,更采10.29万立方米,其它采伐11.39万立方米,森林抚育53.48万立方米。

3、人员设备情况。目前从事木材生产战线人员16500人,其中从事主伐生产5600多人,贮木场4000人,汽车队2500人。从事木材生产的机械设备有4630余台。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森林经营为主线,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围绕森工集团3598发展战略实现林区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优势

1、森林资源丰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0.677万平方公里经营范围内,林地面积1014.9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813.51万公顷,森林面积826.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7.44%,活立木总蓄积9.498亿立方米,有林地蓄积8.521亿立方米。

2、林下资源丰富。有越桔、山野菜、中草药、松籽等丰富的、可利用的林下资源。

3、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铅锌、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4、旅游资源丰富。有大兴安岭秀美的景色和少数民族风情和纯天然食品及与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5、水资源丰富。包括丰富的矿泉、温泉资源。

6、劳动力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停止商业性采伐后会闲置劳动力,林区劳动力价格较低。

四、今后发展思路

(一)停伐前准备

1、做好人员分流。要做好停伐的思想准备,一旦停伐,山场、贮木场、汽车队就会出现大量闲置人员,要将以往从事木材生产的人员进行培训、分流、转岗,积极投身森林经营战线上。

2、调整好生产布局。在生产摆布过程中,要侧重于森林培育,主伐生产时间安排要延缓、量要小于往年,以能接续、维持为宗旨。

3、机械检修后置。在不影响下一个生产季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对机械的检修适当地向后推移,做到有的放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停伐后的思考

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应围绕生态建设开展森林经营工作,以资源优势为依托落实林区3598发展战略。

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要克服“等、靠”思想,树立“争、抢”意识,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吃透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避免再犯“十二”采伐限额一次减产到位的低级错误。在争取不低于停产单位已获得补贴政策的同时,积极多争取森林经营任务和森林经营试点项目,更好地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实现改善生态、改善民生。

2、全力谋化森林经营。森林资源是我们的绿色银行,做到科学合理地经营,森林将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决的财富之源,要 “打生态牌、走森林经营”之路。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国家将会以加大森林培育任务的形式给予补偿,要认清形势,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谋化森林经营工作上来,积极探索符合林区实际的新的森林经营模式。

3、发展经济林。发展经济林产业是守住农林交界处林缘不后退这条红线的重要措施,是林区退耕还林的必然选择,是林区和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是维护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完整性,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实现林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林区已种植经济林一千多公顷,如大杨树的蓝莓、库都尔的沙棘、吉文的五味子。应在现有规模上扩大种植面积,引进生产线,进行深加工,形成规模和产业链。

4、积极推进碳汇交易。要破除旧思想,紧跟新形势,在即将丧失销售有形林木产品的形式下,积极推进无形的碳汇产品上市交易,在生态产品上做文章、找出路,达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目的。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先选择两个林业局进行试点,积极审慎地向前推进。

5、发展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质能属低碳能源,可以提供清洁方便的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因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若将废弃状态的林业生物质能源量加以收集并转化利用,可减少1/10的化石能源消耗。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具有重要意义。

6、开发林下资源。森林生态系统除能生产木质林产品,还可提供工业原料、药材、森林食品、花卉等非木质资源,非木质资源同样能创造经济价值。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资源丰富,均为纯天然绿色食品。为使林下资源得到可持续地利用,要加大科学管理和宣传力度,教育当地居民在维护森林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组织地进行采摘。同时,提倡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的人工培育,提高非木质林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减轻对天然非木质林产品的保护压力。

7、开发旅游资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可供森林旅游资源丰富。要依托林区丰富的景观资源,立足于地域特点、民风民俗、文化内涵、土特产品,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策划,走“有重点、求特色、树精品、创规模”发展之路,带动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要在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时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为前提,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适度地进行开发。集中资金和人力重点打造阿尔山温泉、毕拉河特殊地质地貌、根河房车基地、莫尔道嘎森林景观等有特色的旅游景点。

8、积极开发水资源。林区水资源丰富,且以矿泉为主,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近年来,已先后生产出不下十余种品牌的矿泉水,但均由于规模过小,宣传力度不够、未形成品牌效应等因素,产品销售局限于林区。林管局应对水资源进行整合,扩展融资渠道,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集中打造品牌,使林区丰富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9、发展绿化苗木。在习总书记的倡导下,全国各地均在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急需大量的绿化苗木,且售价高、利润大,商机无限。我林区现有中心苗圃19个,除常规造林所需育苗场地外,还有大面积的圃地未得到很好地利用,应抓住商机,充分利用圃地优势,大力种植适宜的绿化大苗和花灌木,提高圃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

10、开发矿产资源。大兴安岭是国家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区,主要以金属矿产为主。要紧紧抓住国家“创建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战略接续基地建设”以及国土资源部拟在“大兴安岭、长江中下游、西南三江等3个试点重要成矿区带统一部署地质找矿实施方案”的有利契机,依托林区地缘、资源优势和企业经营优势,把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生态矿业,培育矿业经济,使矿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成为林区的主要替代产业。目前,森工集团拥有20个探矿权,分布于所属的12个林业局,总面积995.57平方公里,采用最为合理的勘查技术路线,选用有效勘查技术组合,加大勘查工作量,力争向绿色矿业方向发展。

论文作者:刘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后的思考论文_刘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