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对比分析论文_徐明海

资阳市雁江小院中心卫生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研究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的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低位肛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前一组采取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后一组实施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将两组低位肛瘘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和愈合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常规肛瘘切除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更适合应用在低位肛瘘的治疗中,效果更优。

关键词:低位肛瘘;常规肛瘘切除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低位肛瘘是一种由外口、瘘管、内口组成的慢性肉芽肿性管道[1],瘘管一般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临床治疗低位肛瘘的术式较多,选择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术式进行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较大[2]。择取我院收治的低位肛瘘患者60例开展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对比两种术式(常规肛瘘切除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该病的效果,详细描述如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低位肛瘘患者60例,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组原则:双盲随机分组,共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将存在低位肛瘘治疗史、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排除。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18例和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上限值、下限值分别为70岁、23岁,年龄平均值(45.23±6.01)岁。

对照组:3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0例和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上限值、下限值分别为71岁、21岁,年龄平均值(45.30±6.10)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于术前进行肛周超声、直肠镜检等检查,明确肛瘘走行方向和内口位置。术前做好胃肠道准备、备皮试验。

【对照组:常规肛瘘切除术】。取骶管阻滞麻醉和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对瘘管的位置进行确定,切开病变处,对皮缘进行修剪,无异常情况则缝合切口,进行包扎。

【观察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行蛛网膜下腔麻醉,体位为膀胱截石位,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将病变充分显露出来,使用探针对肛瘘外口进行探查,顺着肛缘作一个2cm长的弧形切口,将瘘管分离横断,使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括约肌侧口,将括约肌侧的瘘管切断,刮除干净感染的组织,采用甲硝唑、生理盐水清洗。对缺损部位采用适合的真皮组织修补,与皮肤保持一致,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在术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低位肛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分值区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

(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在治疗后消失,切口愈合良好;②有效标准: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较大,切口愈合较好;③无效标准: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未得到改善,切口愈合存在延迟情况。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30例-无效例数)30例×100.00%。

1.4统计学处理

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均数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结果显示为P<0.05,则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低位肛瘘患者的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两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

见表1所示:

表1:对比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

3讨论

肛瘘是肛肠疾病中比较常见、多发的一种,其不能自愈,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引起直肠肛管周围脓肿[4],反复发作,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外科手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目标在于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和肛瘘复发,防止发生肛门失禁情况。

应用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不足,且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会对患者肛门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患者的实际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限制了该术式在临床中的推广。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能够将瘘管进行分离和结扎处理,不会损伤肛门括约肌,因此其生理功能得以保留[5],不会影响到肛门远期功能。同常规肛瘘切除术相比,该术式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快等优势,能够较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充分说明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更加优越。

总而言之,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应用在低位肛瘘治疗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肛瘘切除术,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卢勇,俞立民,徐跃军,等.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7):1279-1280.

[2]周丽,宋长满,朱美誉.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129-130.

[3]何新立,李辰.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4):57-58.

[4]刘立泉.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低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8):15-15.

[5]郭佳,何伟,管甲生.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8):621-623.

论文作者:徐明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对比分析论文_徐明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