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患者人文关怀的护理研究论文_戴进军1,虞建英2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09月至2017年02月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7.14% VS 85.71%),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人文关怀,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科;护理满意度

精神科患者同其他科室患者相比,特殊性较为明显,因为精神科患者存在诸多的不确定的行为以及心理情绪,所以在日常中,具有较高的风险,而比较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而言,精神科的护理安全性较低,具有较高的暴力事件发生率[1]。人文关怀,即是指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2],而这也是精神科护理的核心。此次实验,特此以我院70例精神科患者为实验对象,探讨人文关怀实践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2015年09月至2017年02月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70例,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5例。研究组中23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42.2±3.5)岁,病程1个月-6个月,平均(2.9±0.7)月;常规组中21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22-60岁,平均(41.3±3.4)岁,病程1个月-6个月,平均(2.9±0.7)月。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人文关怀,具体如下:(1)培养护理人文关怀理念。精神科患者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大部分都为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家属的关爱,为进一步促进护理人文关怀的观念以及价值观提升,需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的培养,提升其向心力、凝聚力,构建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组织精神科护理人员培训临床路径、护理美学、个案护理、护患交流以及整体护理知识。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将人文关怀的真正作用充分发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及其病情,按照患者所需,予以合理的护理,让患者安全感提升。(2)人文关怀的应用。首选,在患者入院之时,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行常规检查,并重视人身安全防护措施,患者统一着我院病号服,随身携带物品放科室仓库保管或由家属带回,既能减少患者清洗衣服带来的负担,也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将某些精神科危险物品不能带入病房的原因告知患者家属,进而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然后,将医院环境、科室布置情况告知患者,让患者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将责任护理、医生介绍给患者,若有需要,可通过肢体语言与患者患者进行交流。新入院精神科患者因缺乏自知力绝大部分都不认为自己有病,对住院治疗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护理人员需与其进行有效交流,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焦虑。最后,因为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较长,在环境方面,应当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干净的居住环境,定期打扫病区,让患者感到温馨。(3)强化交流,杜绝隐患。首先,心理疏导十分重要,主要患者心理变化,主顾患者说出自己所想,并对其心理予以正确调节,护理人员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其次,鼓励患者家属定期探视患者,予以支持,让患者多接受一些乐观的信息,并为其强调生活的意义,尽快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然后,经过多次治疗之后,患者病情改善并不十分明显时,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就会大打折扣,基于此,可通过举例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告知患者继续坚持。最后,由于患者行为存在不确定性,容易因为躁动而伤害到他人或是自己,为确保患者人身安全,需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予以保护性约束。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以我院自拟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总病例*1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经过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总满意度达到了97.14%;常规组总满意度达到了85.71%;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护理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传统模式开始向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方向转变,护理这一行业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从以往的技术服务开始向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方向发展[3]。人文关怀观念的提出,是医院护理事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精神科护理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并建立有关护理策略,这样便可减低精神科护理暴力事件的发生率,进而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人文关怀理念[4]。精神科不安全因素当中,人为因素占据着较大的比例,通过组织培训,让护理人员增强其自身的预防风险的能力,同时促进自身护理能力的提升,增强对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与患者交流,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这样便可将不安全因素所致的不安全事件发生,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融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向林.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疗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12-313.

[2]陈维香.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05:385-386.

[3]孙燕.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4:37-39.

[4]王攀攀.精神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疗效分析[J].药物与人,2014,05:193.

[5]武继红.人文关怀对精神科危急事件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7:1334.

论文作者:戴进军1,虞建英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  ;  ;  ;  ;  ;  ;  ;  

精神科患者人文关怀的护理研究论文_戴进军1,虞建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