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_群体行为论文

论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_群体行为论文

论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凝聚力论文,民族论文,文化论文,与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动能显然是与民族个体成员的素质和动能有关的,但更与该民族的凝聚力密切相连。稳固的、高强度的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为现代化提供强劲的动力,促进现代化过程的有序进行。因此,巩固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必然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下,笔者就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问题作些探讨。

凝聚力指的是组织内各要素的协调性和整合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群体凝聚力是群体一致程度的特性,具体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成员集中于群体之中的一种强烈情感,是使群体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并阻止分裂的一种强大力量。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而民族又不同于一般的群体。“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第64页)民族凝聚力外在地表现为民族成员共同一致的合作行为。这种合作行为的实现要求民族成员必须在目标、利益和关系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和整合性。共同的目标避免了成员在行为上的分歧,一致的利益减少了人们的直接冲突和对立,而协调的社会关系必然增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而这种外在合作行为的背后是行为主体共同的思想意识。因为,目标的确立、利益的调整和关系的处理都是与民族成员头脑中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的。因此,民族的聚合主要靠共同体中人们思想、心理上的认同。也就是说,靠的是一种文化认同。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历史发展着的动态系统。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演进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民族凝聚力的表现状态和内在内容都存在一定差异。古代的民族凝聚力一般具有“自在”的特点,其凝聚的内核处于感性和自发阶段,而近代、现代的民族凝聚力则往往具有“自为”的特点和自觉的倾向。例如,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古代的生成就与当时华夏族的形成过程连在一起。华夏族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凝聚、各氏族部落兼并、扩张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自发形成了原始的民族认同心理和民族归属感。在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前,各民族同命运共患难,对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有了共同的认识,民族自觉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往的频繁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族人民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思维方式的重构趋势都昭示着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新的内涵。这就说明,特定的民族凝聚力总是同该民族某个时期特定的经济、社会和精神诸方面的性质相联系。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综合文化特质,不但决定了该民族成员之间的结合力,而且也决定了他们之间形成凝聚力的特点。

尽管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不同民族的凝聚力又各具特点,但它作为一个系统又有着大体相同的内在结构,一般说来,民族凝聚力有三个层面。其最基本的层面是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特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民族习俗,它是由特定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民族的共同经历等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二个层面是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民族自我意识对维护民族利益有着重要意义,而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思维方式,决定着民族聚合的特点和形式。民族凝聚力最深入的层次是民族精神,它是指各民族历史地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奉行的思想、观点和原则,主要包括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和道德规范。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对本民族发展起着激励鼓舞作用,是民族凝聚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正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而现代化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整体变迁过程,具有长期性的艰巨性。现代化进程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首先,民族凝聚力能为现代化的推进提供动力支撑。现代化的推进需要各民族、各利益集团、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其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也就是说应该是全民族的一种合作行为,而这就需要很强的民族凝聚力。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可以协调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使各利益集团和各阶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和接受社会目标。由于这种目标的相对一致性,就有可能消除社会机体内的某些离散因素。这样,一方面社会机体内原有的动能就不会因为内耗和相互间的磨损而消融,而是集中在一个方向,从而实现合力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规范的认同及协调的关系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从而就有可能使社会机体内的潜在的动能得到激发而转化为现实的动能,实现动能的放大。其次,民族凝聚力能增强炎黄子孙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提供思想保障。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开放,人们看到了世界中的中国,看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社会上就出现了过分看重别的国家和别的民族,而过分看轻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民族的现象,出现了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现象,使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损伤。事实上,就世界范围的文明发展而言,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一样,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问题上的民族虚无和民族自卑是缺乏理由和极为有害的,而强化民族凝聚力可以克服这种弊端,重塑民族的自信和自尊。第三,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整合。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没有稳定,社会形态就难以保持其质的规定性,就会出现混乱和无序。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不够完善的方面和环节的影响,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离散和不稳定现象。强化民族凝聚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消除社会成员间的磨擦、矛盾和隔阂,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使社会机体的整合性得以增强。

民族凝聚力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心理,陶铸着民族心灵,对民族的凝聚起着永恒的作用,可以说,民族凝聚力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文化的整合性程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基因,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文化共根和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的基础,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离散性特征又制约着民族凝聚力的强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其凝聚力基因主要有:

(1)炎黄观念。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共认一个共同的祖先。夏、商、周三代族别不同,发源地不同,但都尊奉黄帝为共同祖先。直到魏晋以降,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纷纷建立政权,许多民族还尊奉黄帝夏禹为祖先。尽管民族学和历史学已经证明华夏民族并非单一祖先,而后人却一直把炎黄二帝作为民族的象征。这种发端于上古,绵延数千年的炎黄观念,成为一种反映共同民族感情的联系纽带,体现和包融了华夏多民族形成一个统一体的自我意识。数千年来,这种炎黄观念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荣和进步而奋斗,它具有无限的号召力,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2)整体观念。思维方式是文化的重要部分, 并对文化的其他方面发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与希腊文化较多地强调对立面的冲突与对立不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则趋于寻求对立面的统一,强调对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性的认识。把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三者的联系和统一。“天人合一”视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一体。所谓“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程颐《语录》),说的就是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西汉董仲舒以阴阳五行为骨干,将宇宙与社会融为一体。他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我国传统的中医也认为人体是各部分器官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并用阴阳五行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可以说整体观念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家的“尚同”,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这种整体观念认为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从而形成了以民族大局为重的独特品格和精神风貌,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向心力,长久保持团结和统一的重要原因。

(3)和谐观念。“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 追求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统一的,把家庭、邻里的和谐和国家的统一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反对分裂和冲突,寻求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稳定。这种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对于中华一体的民族心理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它能从不同的方面去破除人们思想上的各种偏执,确实有利于民族群体的凝聚。

(4)宽容观念。宽容并包是中华文化的优良品格。从古代儒、 释、道各家文化的融合统一到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都表明中华文化从古至今都具有一种开放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孟子·尽心上》的“亲亲、仁民、爱物”,《周易大传·坤·象传》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主张亲爱亲人,仁爱百姓,爱惜万物,应该有大地的胸怀,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种精神要求胸襟宽阔,宽容大度,能合理地对待自然、对待生活,不排除异己,团结各方面的人,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正是这种求同存异、宽容并包的精神成就了民族的凝聚力。

(5)自强观念。《周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亦即不断地向前运行发展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们应以此为榜样,刚强不屈,奋勉向上,决不停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坚韧不拔、决不懈怠的开拓和进取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与各种艰难困苦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民族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和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哺育了民族的自立精神和进取精神,为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

(6)爱国观念。中华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被逐,仍心系祖国的安危兴亡,以死报国;文天祥被囚,仍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歌;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生动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使人们自觉地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以振兴民族,报效祖国为己任,自觉维护祖国利益,服从祖国需要,从而焕发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我们在充分肯定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整合基因的同时,应该看到它其中的一些因素又影响着这种凝聚和整合功能的实现。传统文化的这种离散性主要表现在:

(1)大众和精英价值取向上的二元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一种典型的内倾文化的价值观,强调人的内省自觉。儒家在建立内在道德人格时,把重心放在自律而不是他律上,“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而儒家所确立的价值目标由于其对社会现实的超越往往只能成为精英的特殊目标,而难以被大众所认同。一方面是精英的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却是民间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方面是以宏济天下为主旨的儒家精英价值目标的高悬,取向为公、义、名,具有明确的理性内涵;一方面是以谋求身家性命为核心的大众价值观念的繁衍,指意为私、利、实,具有较重的感性成分。”(袁阳:《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社会负功能分析》)。同一文化系统内部的这种大众和精英在价值取向上的二元格局,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整合功能。

(2)家庭本位观念。家庭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家在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说,儒家文化就是家文化的放大。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也讲:“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的家庭伦理亲情是儒家道德人格塑造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也以此办理。就象孔子所说的,“《书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为政》)孟子也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由此可见,家在儒家文化中的特别地位。可以说,家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受此影响,家便成为一般世人的最主要的精神归宿。人们的行为目的只能以维护家庭的整体利益为基本原则,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宁可伤害自己,不可有损家庭。这种家庭本位观念,对内有很大的凝聚力,使得中国家庭极为稳固。但家毕竟不等于国,当家庭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就把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二位,甚至为了家庭利益而牺牲国家和民族利益。目前,我国农村宗族势力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巨大压力就鲜明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在中华民族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随着传统因素的衰落和现代因素的不断成长,由于利益冲突、社会矛盾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将可能出现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疲惫。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建构新的文化来克服离散性,保持并提高民族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还说:“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自觉和有意识地采取一定方式和途径来增强文化的凝聚力。

首先,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新文化体系,实现文化整合。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需要极强的凝聚力,需要一种具有崭新取向的整合型文化。我们在建构新文化体系时,应该以现代和未来眼光,理性地审视古今中外的文化,特别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研究,细心检索,保留和继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注意张扬其凝聚力基因。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离散因素和其他缺陷,如民主和法制观念淡薄、家庭本位等,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设法加以改造和弥补。在此过程中,特别应注意对多元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并逐步实现多元繁荣基础上的文化整合,谋求文化深层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的相对统一。

其次,重建价值体系。文化有其复杂的构成,而其核心就是价值体系。它是特定文化系统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础和根据。正是因为共同的价值体系的建立,才使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有深切的领悟和认同。而如果价值体系出现某种缺损和紊乱,将导致社会目标体系的模糊和混乱,从而出现社会行为主体间的抵触,隔阂和磨损。因此,我们应在分析和总结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既符合我国现实状况又能顺应时代和现代化潮流的现代意义的价值体系。此外,我们还必须赋予价值体系中某些重大原则以法的权威。因为,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中,在我国既定的主体素质状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法的规范,价值体系的建立上很难付诸实践的。

再次,我们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作为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基础。我们应张扬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因素,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

标签:;  ;  ;  

论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