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徐娟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平湖 314200)

【摘要】目的:探析液基细胞学法(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筛查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4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先后接受TCT检查、HPV检测及联合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三种检查结果。结果:本组245例患者病理活检,宫颈炎1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4例,鳞状细胞癌(SCC)11例、腺癌(AC)6例,非典型腺细胞癌(AGC)2例;HPV检测符合率为64.9%,TCT检测符合率77.6%,联合检测符合率92.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的准确率高,优于单一检查,更具临床价值。

【关键词】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法;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74-02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女性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调查显示,我国宫颈癌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宫颈癌死亡的关键。所以,必须重视宫颈癌早期筛查,以便尽早确诊,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改善预后[1]。当前,临床筛查宫颈癌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HPV检测、TCT、阴道镜检等,在检查效果上有所差异。本文主要对245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探讨TCT检查联合HPV检测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筛查的245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宫颈糜烂、接触性出血、息肉等症状到院就诊。排除子宫切除术史、妊娠、病理确诊及分期、其他生殖系病变等情况。患者年龄23~62岁,平均(43.8±5.7)岁,已婚177例,未婚68例。本组患者对此项筛查研究知情,并签字同意,均在检查前3d停止夫妻生活及阴道用药。

1.2 方法

1.2.1 TCT检查 将宫颈外口充分暴露,用无菌棉球轻拭去子宫颈表面过多的分泌物、血渍,把细胞刷尖端置于宫颈口,再顺时针转5圈,然后把细胞刷除刷柄置入专用细胞保存液内,送检。应用新柏氏全自动TCT检测仪,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2.2 HPV检测 应用颈管刷收集宫颈口、宫颈道等部位的脱落细胞,再把颈管刷放入Thinprip专用保存液内;在标本提取完成后进行离心处理,应用HC2基因杂交捕获仪及配套的HPV-DNV试剂检测,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2.3病理活检 于月经完全干净后1周内行阴道镜病理活检。先用无菌干棉签轻拭宫颈表面、阴道内的分泌物,再应用3%醋酸溶液涂于宫颈表面,在1min后通过阴道镜观察白色上皮、镶嵌、点状血管等情况,再行碘溶液试验,如不着色则为阳性区。对出现异常图像者,当即行阴道镜活检2~5处;如镜检图像正常的,在宫颈3点、6点、9点及12点部位取组织活检。

1.3 诊断标准

TCT诊断:根据TBS细胞分类法进行诊断:(1)阴性,上皮内无病变或为良性病变;(2)阳性,主要是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非典型腺细胞(AGC)及腺癌(AC)。

HPV检测:(1)低危型,HPV6、11、42、43、44等,生殖器炎性反应、湿疣等;(2)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6、58、59、60(CINI/Ⅲ);(3)正常,不符合低危型、高危型。

病理活检:根据《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诊断,分成宫颈炎、CIN、癌变[2]。

1.4 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资料统一录入Excel整理,再应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本组245例患者通过镜病理活检确诊,宫颈炎152例(62.0%),CIN 74例(30.2%),SCC 10例(4.1%)、AC 7例(2.9%),AGC 2例(0.8%);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以联合检测符合率最高,其次是TCT,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宫颈癌是可预防、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治。近年来,随着宫颈癌发病率增高,宫颈癌筛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临床研究表明,因宫颈癌癌前病变演变到宫颈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5~10年时间。在早发现、早治疗后,5年治愈率能够达到90%以上。所以,宫颈癌筛查在降低死亡率上有重要意义。

HPV检测是宫颈病变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研究表明[3-4],HPV感染和CIN、宫颈癌变存在密切关系,所以通过此项检测作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手段。TCT是当前诊断宫颈癌先进技术,相比巴氏涂片检查,弥补了制片质量差、炎细胞遮盖等不足,制成涂片细胞成分更为齐全、清晰、背景干净,异常上皮细胞易被辨认,特别是对细胞数量少、体积小鳞状上皮高度病变,大幅提升了阳性诊断率。TCT对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有较高敏感性,但和病理学诊断仍有差异。从研究结果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最高,达到92.7%。表明联合检查可大幅提升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原因在于:(1)TCT诊断宫颈癌低度病变有一定假阴或假阳情况,制片时缺少分离提取技术,使得玻片上细胞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诊断敏感性;(2)HPV检测可补充TCT检查的重要方法,其对CIN I以上病变有着较高灵敏性。

综上而言,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取TCT联合HPV检测的准确率高,可有效减少漏诊,及时发现和确诊病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玉琼,潘登,董连.液基细胞学与HPV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09):1041-1043.

[2]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S].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3,5(6):401-410.

[3]杨芬.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5):49-50.

[4]韩汝芳,颜杰文,王瑞姣.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估[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071-3072.

论文作者:徐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  ;  ;  ;  ;  ;  ;  ;  

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徐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