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论文_李湖英

湖南省衡南县妇幼保健院 邮编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36例行腹腔镜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9.4%,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

子宫肌瘤为女性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的平滑肌细胞通过增生而形成,其临床表现多为子宫出血、腹痛、白带异常等,严重者可诱发不孕及流产[1]。为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本院针对收治的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年龄30-45岁,平均(33.3±2.0)岁,病程3-24m,平均(14.5±3.0)m;研究组36例,年龄32-47岁,平均(34.0±1.4)岁,病程3-25m,平均(14.3±3.1)m;两组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行气管插管全麻后,取平仰卧位,择下腹正中纵切口,逐层入腹,探查盆腹腔、子宫及双附件,依据患者的肌瘤部位及大小等情况予以常规子宫肌瘤的剔除术:于肌瘤旁注入垂体后叶素6U,再于瘤体的突出处切开子宫肌层,并剥除肌瘤,间断缝合瘤腔,若瘤腔较深,则分层缝合,再逐层关腹。研究组行腹腔镜术:行气管插管全麻后,取头低臀高的膀胱截石位,组建人工气腹,且气压保持在12mmHg,在脐孔的上缘作一横弧切口长度约1cm,置镜,探查盆腹腔、子宫及双附件,于右下腹的麦氏点和左侧的反麦氏点进行穿刺置器械,行举宫器充分暴露子宫及肌瘤,并依据患者肌瘤部位及大小予以不同的术式:其中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行电凝后予以切断,而蒂细子宫肌瘤,直接予以双极电凝进行止血,蒂粗子宫肌瘤取薇荞线行8字缝合进行止血。无蒂的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于切除前用穿刺针于肌瘤旁注射垂体后叶素6U,在肌瘤的突出处单极电钩用于作纵形切口,深至瘤体组织,并把剥出的肌瘤由电动粉碎机进行旋切之后再取出,后行冲洗并止血,缝合瘤腔,若瘤腔较深,则分层缝合,再逐层关腹。

1.3疗效判断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疗效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指标:压疮、切口感染、神经损伤、低血压。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情况

对照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出现压疮、切口感染、神经损伤、低血压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9.4%(13/33),研究组为19.4%(7/36),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认为可能与性激素、细胞突变及生长因子之间复杂相互作用有关,临床多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有效的手术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术以其创伤小且愈合快等优势已逐步取代传统开腹术[2]。为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本院针对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由此可知腹腔镜术的疗效显著。原因分析可能为:子宫肌瘤的传统开腹术由于不易被肌瘤数目、大小及位置等限制,对子宫肌瘤的剔除有一定疗效,但其因切口大及对脏器的干扰大等缺陷易造成住院天数及胃肠功能恢复等的时间延长,并发症也因此增多,疗效难以保证[3]。在腹腔镜辅助下的腹腔镜术有其明显优势,可显著避免开腹术的不足,其因无需过多切开组织作切口,仅需简单于腹部作几个小的穿刺孔用于置器械,因此切口小,对软组织的剥离少,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且可满足患者对美容的需求;同时,因操作简单,术后无需过多处理伤口,可减少手术时间;此外,在腹腔下操作视野清晰,可避免因解剖结构不清晰而造成的组织误损,促进康复,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进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9.4%。究其原因,与腹腔镜术的切口小、组织损伤小,为此可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同时,术后恢复快,可有效减少住院时间,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引发压疮[5]。腹腔镜术具众多优势,但若肌瘤直径在10cm以上,行腹腔镜术将增加瘤体的剥离难度,且易引发出血,此时行开腹术会更合适,因此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侯慧贤.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37.

[2]叶芬.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12(6):107-108.

[3]王 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J].安 徽 医 学,2014,35(2):222-223.

[4]董潇楠.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18):53-54.

[5]谢 玲.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29):6566.

论文作者:李湖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论文_李湖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