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纲要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思考_教育公平论文

实施纲要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思考_教育公平论文

《纲要》实施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审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纲要论文,农村教育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5-0096-05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指向,也在成为努力推进的政策行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依据这一基本政策,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在贯彻落实《纲要》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反思并需要深化对它们的认识。深入认识这些问题,对现阶段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认识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

如何认识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也已形成一定的共识。从国际视角看,在发达国家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度发展,“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城市和农村社区的界定已经失效,诸多因素导致了这一界线的模糊。”①而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工业化、城市化在不断推进,但农村发展问题依然受到重视与关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的发展往往处于相互冲突与矛盾中。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与农村社会的剧烈变革息息相关。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17.9%,到2000年提升到36.2%,到2008年进一步提升到45.6%②。这些数据反映了30年中国现代化的进展与成就,也折射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这样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重大发展与变化突出体现在:随着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转移,由此推动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正是农村劳动力及其相伴随的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村社会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磅礴行进的壮丽景观。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乃至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及其积极价值绝不可低估。

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45.6%,这是说明中国城市化取得快速发展的数据,但这一数据也同时说明今日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占半数以上。如果按总人口13.2亿计算,那表明仍有近7.2亿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仍是一种庞大数量的人口群。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对城市化率的统计,已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计算在内,是居住超过6个月的常住人口增加导致的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事实上,“农民工”只是一种流动人口,他们或进城或“回流”到农村。若从自我归属上看,相当多的“农民工”更会将自己归为农村人而不是城里人。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这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已属增长快速之例。美国从1900年至今的110年里,城市化率提高了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43个百分点。③中国属“赶超型”现代化国家,鉴于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对滞后,提高其发展速度当无可厚非。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又必须立足国情,稳步推进,以避免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严重剥夺农民和严重的城市贫民窟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意义上,城市化率并非越高越好。“根据陆学艺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④届时,如果中国总人口达到14亿以上,那也意味着农村人口仍在6~7亿之间。仅就人口数量而言,到2020年甚至未来更长的时期内,中国依然是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既紧密关联同时又有其自身特有的指谓与要求。一方面,建设新农村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使命,其目的自不在“抵御”甚或“抗拒”工业化与城市化,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从而也为了更好地积聚资源与力量以便能更有效地和更可持续地支持与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又是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国情,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步骤与目标,处理好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防止不顾实际盲目地推进城市化,尤其防止形成损害农村、剥夺农民的“城市化”,或使农村“被城市化”。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经一直把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国家建设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对农业、农民、农村推行多取、少予、限制的政策,使得两者严重失衡,其结果不仅仅让中国的三农问题陷入了长期难以自拔的窘境,而且更导致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因缺乏农业与农村的有效支持而无法具备可持续性。”⑤鉴于既往的教训,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农村建设,其根本宗旨是为了继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和农村的社会事业,以及建设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使依然众多的农村人口过上更加宽裕和更有尊严的生活。

从以上分析出发,我们不难认识到,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农村发展实际上存有双重任务:一是继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此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城镇化非常特殊和艰难,很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把农村建设好,什么小康社会、现代化都无法实现。”⑥从宏观层面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进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所在。

二、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也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的时代“强音”。在大力呼唤同时也在努力践行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同时也始终存在一个“如何认识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何谓“农村教育发展”?这看似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概念,实则是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

我们可以结合学习与贯彻《纲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深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认识。

1.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

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首先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科学发展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因而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决定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而在优先发展的教育中,农村教育发展更具有优先性。因为农村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尽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状况相比仍有一定的甚或较严重的差距,由此凸显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也决定着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定位。毫无疑义,发展农村教育是为了促进农村人的发展,农村人的发展是农村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这里,有必要对农村人予以重新认识与界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农村人的变化上。今日的农村,不仅有固守农庄、躬耕陇亩的农业劳动者,而且有大量转移的劳动者。就农村劳动者而言,他们或农或工,或亦农亦工,可以在本乡与他乡之间流动,也可以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流动。农村劳动者的这种变化,对农村教育服务于培养劳动者的目标提出了挑战。它要求农村教育既需要培养致力于农业现代化的劳动者,又需要培养非农产业劳动者。或者说,它既需要培养服务农村、服务于农业的劳动者,又需要培养能够合理有序地脱离农业、实现转移的劳动者。或者还可以说,它既需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又需要为继续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培养新型劳动者。农村教育培养劳动者的目标的变化,赋予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更广泛更深切的意涵。具体而言,农村教育的以人为本,是指既以安于农村、建设农村的人为本,也以农村中已在转移和可能转移的人为本。“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全国农民工年度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⑦与此同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伴随的还有数千万计的流动儿童。如此庞大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多年来,国家通过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实施种种专项工程以保障流动儿童和农民工的教育,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明证。对流动儿童与农民工的教育,在今天依然是对农村人的教育,因为他们的户籍还在农村。从这种认识出发,指向农村人的农村教育应该超越地域界限,赋予其更广泛的含义。

2.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视角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针对消解教育的不公平而言。现阶段教育的不公平依然较突出地表现在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上。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鉴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我们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⑧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成效。然而,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促进教育公平会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在“十二五”时期乃至在更长的时期内,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依然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使命。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发展农村教育,首先是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和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根据《纲要》的精神,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应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纲要》的这一规定,既是基于对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基于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存在问题的反思,同时更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原则的一种坚守。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一些城乡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数量有所减少,这使得撤并一些教学点或合并一些义务教育学校成为必要。但在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的过程中,也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巨型学校”现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被城市化”倾向。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片区或县城集中,成了一些地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典型经验与模式。如此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做法,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促进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客观上却使农村学生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上遭遇另一层面的问题与挑战。“事实上,当学校规模无限制扩张,班额无限制扩大时,城镇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于每个学生来讲并没有变得更加优质,而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则可能变得更为劣质了。”⑨因此,从促进公平的视角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是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并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流动。

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的公平,不只在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上,也需要大力推进农村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因为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不只是表现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也表现为非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的状况下,农村非义务教育发展差距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如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距和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都已成为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突出问题,也在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瓶颈”。对此,《纲要》已有明确的关于“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与任务。切实落实《纲要》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另一重迫切的需要。

3.从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

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纲要》确立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确立这一目标既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向,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不能不更加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终身教育体系是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密切相连,它指向“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里的全体人民自然包含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由此也可以认识到,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种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本身蕴含着对发展农村教育的深切关怀与要求。另一方面,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也要求农村教育自身的终身化。即是指农村教育本身需要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发展局面。作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农村教育也因此需要更具有立体化和开放式的特点,它不仅需要更好地实现“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的结合”,更需要努力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人的生活幸福与生命发展的结合。在这种意义上,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只是指向传统意谓上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指向农村继续教育甚或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教育需要更多地注入诸如健康教育、营养教育、卫生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内容与教育要素。农村教育亦因此需要不断拓展其服务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学习型社区建设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三、深入认识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极为重视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明显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一系列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予以颁布与实施。农村教育发展因之有了一种新的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财力支持、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就财力支持而言,主要有: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实施;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实施学费补助和对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实行补助;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就人力支持而言,主要有: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城市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大学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任教。就技术支持而言,主要有:支持农村中小学配备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和努力推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除此之外,新世纪以来,国家还通过启动种种专项工程支持农村教育发展。

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实施已在产生积极的成效。在全国范围内,农村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全面推进,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在大规模展开,农村学习型社区也在积极探索与构建。概言之,新世纪支持性政策的实施正在有力地作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也促进着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充分肯定支持性政策的积极成效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支持性政策的实施,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持性政策实施的地区差异。尽管对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已有着普遍的共识,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也还较严重地存在,其支持力度有大小之分与强弱之别。二是支持性政策实施的类别差异。例如一些地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而对农村学前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偏弱。三是专项支持性政策持续实施的问题。如“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岗教师行动计划”的实施,尽管也取得令人认可的效果,但这一行动计划的持续实施还在遇到一些制度性瓶颈的制约。四是新的旨在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引发出新的问题。突出的是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一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真正“就近入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增多也引发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新问题。凡此种种,均在表明,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实施也并非一帆风顺。

如何更好地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这是“十二五”时期及至2020年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继续关注的重大问题。对此,《纲要》中有着新的支持方略和保障措施。贯彻落实《纲要》,重要的是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也许还需要继续从思想层面上深化对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认识。首先,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不断强化的历史使命。这种支持,一方面是基于对过去数十年间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缺的一种“反哺”或补偿,从促进教育公平出发,现阶段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补偿与支持。另一方面,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更是着眼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需要。其次,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确立一种系统的支持观。所谓系统的支持观,是指支持农村教育,是一种国家战略和各级政府的责任,为此需要有一种系统的整合式的支持思路与观念。这种支持,既需要来自政府,也需要来自社会,同时需要有效地整合各种可能对农村教育发展予以支持的资源与力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决非是仅仅让城市教育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或通过“捆绑式”或“兼并式”的方式实现农村教育的发展。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决非是“去农村教育”或使农村教育“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更需要将重心放在支持农村教育自主地有特色地发展,使农村教育成为更具有丰富性和优质化的教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再次,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重点地解决不同农村地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并继续改善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一种支持和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释:

①曼苏·阿哈米德,等:《国际农村教育报告》,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内部交流),2001年,第2页。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③王元竹:《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世界》,《读书》2010年第4期。

④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⑤宋亚平:《统筹城乡发展的另一种视角》,《新华文摘》2011年第11期。

⑥李慧,等:《农村发展“两难”困局如何破解——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光明日报》2011年3月25日。

⑦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新华文摘》2011年第3期。

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14页。

⑨万明钢,白亮:《“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标签:;  ;  ;  ;  ;  ;  ;  ;  ;  ;  

实施纲要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思考_教育公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