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弊端--关于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制度的探讨_银行论文

补偏救弊——建立科学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补偏救弊论文,管理系统论文,不良贷款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受外界变化、银行失误、借款人方面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及由于制度变迁的大背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处于26%的高位,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开拓新的思路,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及时诊断问题贷款,控制不良贷款增量,加速不良贷款存量的处理,是我国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不良贷款发展五阶段

不良贷款管理的核心是银行资产的保全。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体系,是确保银行不良贷款不受损失、或者损失最小的管理体系。通过考察花旗、汇丰、巴克莱等一些国际著名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经验,总结我国不良贷款管理的探索经验,我们认为不良贷款有其独特的阶段性发展变化规律,把握不良贷款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是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体系的基础。

从资产保全管理角度看,不良贷款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每一阶段借款人的资产状况、银企关系特征都有较大的差异。透过各种信息、各种表现,分析、总结、把握这些特征,是银行制定适当的不良贷款管理目标、运用正确的管理手段的关键。

一、安全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借款人开始出现问题,贷款的本金不能按期偿还;借款人的负债权益比率上升,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和流动性有关的财务指标开始恶化;管理风格发生比较明显的改变;借款人所处的行业、市场或产品也开始出现对其不利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市场竞争能力下降。

该阶段借款人仍然具有较充裕的净资产,不能还款的主要原因是现金流量在时间上暂时不匹配,只要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或者及时进行应变性策略调整,引起贷款预期的财务困难很容易化解。如果银行对借款人的抵押资产提出变现处理,银行的本金与利息能够100%收回,但是银企关系将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害,转危为安的企业很可能离开银行,成为其他银行的客户。

二、傻瓜阶段。在这一阶段,银行经过观察判断,确信借款人存在一定的清偿能力问题,还有资格、条件再次申请贷款。银长这时通常处于被动提供高风险贷款的尴尬局面。为了维持客户关系,银行不得不对借款人进行再融资,而新发放的、替换旧债的贷款在设置之初就具有较大的信贷风险,银行的这一处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像一个径直往火坑里跳的“大傻瓜”行为。

三、过渡阶段。此时,借款人的财务以及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基本上丧失了借新还旧的能力,向其他银行申请贷款也会被拒绝。

过渡阶段是关系到银行贷款安全最关键的阶段。银行决策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抉择,只有两条路可走。银行可以从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对借款人进行全面挽救,促使其尽快恢复清偿能力。挽救能否奏效、需要多长的时间以及银行需要投入多大的代价,是决定银行做出挽救决策的关键因素。银行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追讨债权,保全自身的资产。一旦进入法院的处理程序,银行几乎丧失了处置贷款的主动权,借款人对债务的处置的配合程度、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执法的严格程度及效率,是决定银行何时能够收回余款、能够收回多少余款的关键因素。

四、清偿阶段。在这个阶段,借款人尚有足够的净资产,能够用现有的资产清偿债务,银行通过破产清算基本上能够收回贷款。借款人可以了断过去的债务,不必用未来的、其他收入偿债,有利于其轻装上阵、再度创业,因此他们愿意与银行、法院、清算小组进行合作。

和上一阶段一样,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在清偿阶段银行必须时刻盯住借款人的净资产变化,关注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防止出现资产的意外减少,或者借款人非法转移资产,导致债权不能完整回收。

五、覆没阶段。到这个阶段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完全丧失了所有者权益,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转移现有的资产,造成银行损失部分或全部贷款。从贷款逾期成为不良贷款伊始,银行的决策与管理活动对贷款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安全阶段、傻瓜阶段和过渡阶段,银行都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采取各种主动措施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的贷款,或者完全收回未清偿贷款。因此,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前三个阶段,制定正确的挽救政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避免并尽量减少贷款损失。

主要功能

200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关于不良贷款确认的有关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定期向人民银行提交反映不良贷款动态变化的分析报告。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可以比较完整地提供以下信息: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和程序的执行情况所需的相关信息;对不良贷款真实程度进行评估的各种信息;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所需的信息;不良贷款变化趋势预测所需的全部信息;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判断所需的动态信息;降低不良贷款的措施及建议。

从正常贷款被确认为不良贷款那一刻起,该系统就一直对不良贷款进行过程监测,可以连续提供以下信息:不良贷款的确认文件、具体负责人;从资产保全角度划分的不良贷款所处阶段;不良贷款发展变化趋势分析与预测;所采取的管理或者处理措施,例如封闭贷款、拍卖抵押品、提起破产等等;处置措施各环节产生的有用信息;最终的处置结果、反思和教训等等信息,使不良贷款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率。

不良贷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资产保全最大化,与此同时还必须顾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利益与正常关系,对所有落入可疑或丧失的贷款都不加区别地进行清收,不仅得不到借款人的积极配合,而且常常使能够盘活的企业丧失生存的机会,银行也可能永久失去一些忠诚的、处于暂时困难的客户。如何将银行的资产保全工作与支持有生存能力的客户结合起来,如何将保全资产与盘活资产恰当结合起来,成为当前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一大难点。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分析系统将提供银行制定盘活、清收、核销政策的各种依据,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不良贷款管理,实际上是收集、分析、处理与不良贷款管理相关的信息,制定正确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的一个综合过程。由于不良贷款管理是被银行长期忽略的一个薄弱环节,资产保全部成立的时间比较短,管理经验比较欠缺,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管理程序,没有明确的日常工作要求,不良贷款管理的整体效益必然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则为不良贷款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良贷款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国家相关政策、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与市场战略、管理工具与手段以及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新的特征,这就要求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所有端口都具有开放性,可以针对不同时期的管理重点添加或者删减内容。所以本系统专门设置动态数据词典,力图运用“外脑”的力量,提供银行不良贷款管理所需的特定的决策信息。

构架与内容设置

为了实现不良贷款管理的具体目标,我们认为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三大子系统(见图1),即不良贷款信息系统、不良贷款分析系统、不良贷款管理决策系统。

图1: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结构图

不良贷款信息系统

不良贷款信息系统应该包括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后备信息数据库。基本信息数据库可以全面反映不良贷款的借款人的现状、贷款的演变情况、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不良贷款的确认等管理所需的基本信息。后备信息数据库则提供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和企业数据、银行的管理规定和内控指标、其他相关数据。后备数据库是一个后台数据库,后备数据库的信息完整、及时,对提高整个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本信息数据库应该设立四个分类数据库:

企业信息。提供作为借款人的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等。这是反应贷款最基本情况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资产保全部的管理者在接手不良贷款时,非常迅速地对借款人形成初步的认识,进而对贷款质量的变化建立一个大致的讦判。

贷款信息。不良贷款是由正常贷款演变过来的,温故而知新,不良贷款的分析和管理决策必须运用有关贷款的初始信息。贷款信息可直接调用现有数据库。

不良贷款原因信息。不良贷款处置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对症下药,因此银行必须首先弄清楚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不能简单地一味归集为企业经营。即使是企业经营方面出的问题,也需要深入追究是由于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否则很难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分析判断。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往往就会延误不良贷款的处理时机,导致人为的损失。

不良贷款认定信息。该数据库有利于资产保全部对不良贷款从正常转入不良贷款的过程和程序清楚的认识。不良贷款管理非常重要,既避免了程序的脱节,又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法律依据。因此,这部分的数据一定要详细周全,至少应该包含转为不良贷款的审批信息、不良贷款转入信息和抵(质)押品信息。

不良贷款分析系统

不良贷款分析系统是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核心,它从不良贷款信息系统中提取分析所需的信息,对不良贷款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为不良贷款管理决策系统提供比较科学的决策依据。该系统应该包括三个分类模块:

贷款档案分析系统。贷款档案是否完备和健全,直接关系到不良贷款分析的准确性,建立完备的、方便查阅的电子贷款档案,将大大提高不良贷款管理的效率。

贷款基本情况分析系统。贷款的基本情况可以从银行的CMIS系统中提取,主要包括贷款目的、还款来源、借款人的新增抵押品及需要更新还款来源等内容。

还款可能性分析系统。首先是对借款人的财务进行分析,提供关于不良贷款质量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划分不良贷款的风险等级提供最基本的指导。

其次是担保抵押分析。对于正常贷款而言,担保抵押只是第二还款来源,但是对于不良贷款,担保抵押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就成为保全银行资产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根据担保抵押的情况做出管理决策。

还有就是非财务因素分析。最开始应该采用国际通用的CAMELS评级系统来评价借款人的管理能力强弱;然后进行行业风险分析,以便确定该借款人是否处于一人肯发展前途的行业,为银行最终决定是否进行挽救提供决策依据;再次进行经营风险分析,集中分析产品和市场;接着进行还款意愿分析;最后必须考虑法律问题,以便判断银行胜诉的可能性及其代价。

不良贷款管理决策系统

根据前两个系统提供的各种有益信息,结合人民银行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相关政规定,合理地选择处理不良贷款的手段。考虑到不良贷款管理的复杂性及个案的特殊性,不宜直接由不良贷款管理决策系统自动产生任何管理决策方案,但是该系统推出了判断、选择不良贷款合理处置手段的标准,列出了每一种不良贷款处置手段必须遵循的程序及具体的业务要求,能够提供管理者做出决策、实施管理措施时所需要的多种技术帮助。不良贷款管理决策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不良贷款盘活。记录债务展期、封闭贷等常规性盘活手段,以及债务重组、委托拍卖、抵贷返租等创新性盘活手段的运用情况,以便对每一种盘活手段的运用进行合法、合规的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风险。记录的具体内容包括列入政策性盘活的不良贷款的条件;政策性盘活的审批程序;银行进行政策性盘活的程序;借款人需要办理的手续和程序;办理政策性盘活的相关文件标准文本;政策性盘活贷款的日常管理信息;政策性盘活贷款的追踪管理。

债务催付。全面反映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清收、追讨情况,对银行依法收贷、执行抵(质)押、执行保证、以物受偿等活动中涉及的法律文书、操作程序、相关文件、清收追讨债务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便于管理者及时了解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进展及绩效,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呆账核销。记录呆账核销的条件和法律文件;设置规范的呆账核销的程序和手续;要求工作人员填写呆账核销的相关文件;详细反映呆账核销的结果。以便银行的呆账核销工作受到良好的控制,为银行提供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有利于资产保全部的员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资产保全的技能。

需要注意的问题

端正对不良贷款的认识。不良贷款是我国转轨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由于银行自身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可以通过改善银行的管理机制加以避免或进行控制。然而,造成不良贷款的原因更多地来自外部,是实现经济转轨所支付的必要代价。不良贷款是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能在经济发展中解决,任何以损害银行信贷业务增长或者牺牲市场份额为代价的不良贷款控制,都将削弱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们不能违背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本经营规律,而盲目要求不良贷款零增长。

明确不良贷款管理的地位。信贷管理制度建设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点工作,与1994年以前相比,信贷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目前银行的一个通病是贷后管理相对薄弱,对借款人的道德风险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对那些转化为不良贷款的贷款管理更是刚刚起步。不良贷款管理的工作重点、手段、程序与正常贷款的贷前、贷后管理差异较大,需要建立专门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以便遵循不良贷款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管理。

强调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受到金融电子化的强大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与管理中积极运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不良贷款管理系统作为后起之秀,更应该凸现系统的科学性。该系统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管理功能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管理的高效性,提高不良贷款处置的速度以及处置的准确性;管理的规范性,进行程序化管理。

只要银行能够根据自身的市场战略,在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不良贷款管理决策,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水平必然会得到实质性提高,不良贷款的管理基础必然进一步夯实。借助电子化的网络管理手段,不良贷款管理将出现新的局面。

标签:;  ;  ;  ;  

弥补弊端--关于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制度的探讨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