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晓云

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晓云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治疗中应用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00例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四联疗法)与研究组(50例,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对比不同组别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治疗中应用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可提升临床疗效与Hp根除率。

关键词:连朴饮;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胃炎;脾胃湿热证

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人群数量占据总人口的3/5,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1]。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该病治疗关键在于清除Hp、控制感染。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本次研究将100例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全部患者Hp检测显示阳性,符合胃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相符,不存在其他消化性溃疡、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哺乳期与妊娠期患者。对照组50例,男女比例为28:22,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45.7±5.4)岁,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3年,平均(1.5±0.2)年;研究组50例,男女比例为27:23,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45.4±5.5)岁,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3年,平均(1.5±0.3)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四联疗法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生产单位: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28),每次20mg,每天1次;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单位:西安康拜尔制药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2524),每次1.0g,每天2次;克拉霉素分散片(生产单位:黑龙江肇东华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723),每次0.5g,每天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生产单位:福建省泉州罗裳山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278),每次0.2g,每天3次。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连朴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药方为,清半夏、茯苓各15g,黄连、厚朴、黄芩、栀子、茵陈、枳壳、紫苏梗、陈皮各10g,郁金、木香各6g。制成颗粒,早晚各用100ml开水冲服。

全部患者治疗14d。

1.3研究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胃镜、病理检查基本正常,Hp基本消失;有效:症状有所改善,胃镜、病理检查病变范围缩小;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Hp根除率。在停止用药1个月后使用C14呼吸试验检测。

1.4数据处理

借助SPSS20.0版本软件检验组间数据差异,计数资料的描述方法为“构成比”,检验方法分别为χ2,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条件。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有30例、17例、3例,总有效率为94.00%(47/5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有25例、15例、10例,总有效率为80.00%(40/5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χ2=4.332,P=0.037)。

2.2 Hp根除率

研究组Hp根除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组别Hp根除率[n(%)]

组别 例数Hp阳性Hp阴性Hp根除率

研究组50 6 44 88.00

对照组50 14 36 72.00

χ24.000

P0.046

3.讨论

Hp感染是引发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其能释放空泡毒素A等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细胞造成损伤,造成炎性反应,最终形成慢性炎症。临床上仅使用西医治疗不仅对症状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副作用较多,还会提升Hp耐药性,并且容易复发、提升治疗难度。随着中医治疗优势的逐渐凸显,中药在Hp阳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宽。

本研究中,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在四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增用连朴饮可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研究组Hp根除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该种治疗方式可提升Hp根除率。中医认为[2],Hp阳性胃炎为“嘈杂”、“胃脘痛”范畴,脾胃湿热型最为常见。治疗关键在于清热除湿、健脾和胃。连朴饮药方为清半夏、茯苓、黄连、厚朴、黄芩、栀子、茵陈、枳壳、紫苏梗、陈皮、郁金、木香。现代药理学证实[3],黄连与厚朴除湿热、利枢机;半夏和胃燥湿;茯苓健脾;栀子清泻焦火;茵陈清热除湿。诸药共奏提升清除湿热效果、破坏Hp生存与繁殖环境。由此可见,将连朴饮与四联疗法合用,可增强整体治疗效果。

综合以上内容,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治疗中应用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在提升临床疗效与Hp根除率上具有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光芳,刘敏.连朴饮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3):32-35.

[2]谢平.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34(8):105-107.

[3]邱新萍,王洪,邹济源,等.清利化浊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6,57(5):405-408.

论文作者:王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连朴饮配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