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鼻饲管方法在神经外科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林雅红1,王梅玉2,吕,玲1(通讯作者)

两种鼻饲管方法在神经外科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林雅红1,王梅玉2,吕,玲1(通讯作者)

林雅红1 王梅玉2 吕 玲1(通讯作者)*

(1.福建省泉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 362000)

(2.福建省晋江市中医院 362200)

【摘 要】目的:探讨两种留置鼻饲管方法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需要留置鼻饲管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留置鼻饲管法,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改良留置鼻饲管法,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平均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鼻饲管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留置鼻饲管法能有效地减少置管过程中不适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留置鼻饲管方法。

【关键词】神经外科;鼻饲管方法;置管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564-02

留置鼻饲管是一种临床经常见的治疗方式,神经外科患者吞咽障碍多为昏迷而致常需留置鼻饲管给予鼻饲营养支持、给药及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等, 但插胃管时经常失败, 有时反复重插给患者造成痛苦, 甚至喉头水肿而窒息。 吞咽困难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脱水、营养不良等,严重者还可影响其生命安全及愈后。解决病人吞咽困难、营养障碍的基本方法是鼻饲管留置[1]。为了提高患者鼻饲管留置的成功率及减少置管过程中的不适及不良反应发生,我们对本科ICU患者留置方法进行改良并与常规留置胃鼻饲管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神外科ICU收治的102例需要置入鼻饲管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本组患者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50~72岁,平均(60.2±2.5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种、病情、神志、肢体的肌力、失语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留置鼻饲管的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基础护理常规鼻饲管留置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物准备:一次性康复尔硅胶鼻饲管1条、20ml注射器1副、听诊器1副、凡士林纱布或石腊油方纱布1块、普通纱布1块、弯盘1只。具体方法:患者去枕平卧,充分润滑鼻饲管至所需长度,自一侧鼻孔插入鼻饲管。当鼻饲管插置15cm时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缓慢插入鼻饲管至规定长度。观察组采用改进法插管, 即成人约45~55cm, 患者仰卧位, 盘曲的鼻饲管自然弯曲度向下, 从鼻腔插入10~ 12cm 到达咽喉部时, 将头后仰,充分增加口咽部的弧度,然后将鼻饲管的自然弯曲度向上扭转180度, 使前端紧贴后壁向食道滑行, 速度宜慢, 用力均匀,随吞咽动作向下送管徐徐插入至所需长度, 确定在胃内后, 妥善固定[2]。

1.2.2 评价指标 (1)观察一次置管成功率。鼻饲管能顺利进入胃内,无反复退出为一次置管成功;鼻饲管全部或部分拔出,有往返动作或患者有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致使置管受阻则为不成功。(2)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置管过程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呕吐、呛咳、流泪、疼痛等。观察其疼痛不适的各种反应(如皱眉、咬牙以及表情改变等)情况判断疼痛症状;频繁干呕或呕吐胃内容物甚至将鼻饲管呕出者为呕吐;出现过度干咳伴或不伴呼吸急促、发绀为有呛咳,反之为无呛咳。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X2 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情况比较见表1。

组别 呕吐 呛咳 疼痛发绀恶心口腔一次置管成功

观察组51 2115 301926

对照组513118542

X211.35.455.677.659.95

P <0.01 <0.05<0.05<0.01 <0.01

3 讨论

3.1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 咽喉部迷走神经及鼻腔感觉神经丰富,置管时患者易受到鼻饲管刺激产生恶心、呕吐、呛咳、流泪、疼痛等各种不良反应,使鼻饲管难以顺利通过咽喉部,造成鼻饲管盘曲在口腔或咽喉部,或将鼻饲管呕出,甚至误入气管,改良鼻饲管留置法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4]。当鼻饲管插入10~ 15 cm 前端到达咽后壁时, 将胃管自然弯曲度向上扭转180度, 可使自然弯曲的胃管头紧贴咽后壁肌性软组织进入食管。从食管解剖特点看, 其作为一个肌性通道, 在没有吞咽动作的情况下, 是处于塌陷关闭状态的[5]。

3.2患者置管时难以通过鼻咽部主要是支配舌咽部的神经麻痹、肌肉松弛、舌根后坠等堵塞咽部通道,使而导致置管失败。常规鼻饲管留置法用手托起头颈部向前弯曲,虽然可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但因舌根后坠,托起头部向前弯曲会加重咽喉部通道堵塞,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呼吸骤停。急性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活动头部特别容易导致其并发脑疝。因此,采用常规鼻饲管留置法不但置管成功率低,更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改良鼻饲管留置法实施前,先摇高床头30°~40°,可以患者的体位护理,又可增大其咽喉部通道的弧度,缩小咽部与喉腔的角度,从而大大地减低胃管误入气管内的概率。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使喉头舌根向前移位,咽下部最狭窄部分的咽喉部变宽,有利于置管,从而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因此改良鼻饲管留置法更适用于神经外科患者留置鼻饲管。

4 小结

不断改良研究对鼻饲管置入方法的,使留置鼻饲管的置入更具人性化和科学性,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采用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法,对接受鼻饲管留置术的不同病种、不同个体,使操作方便、安全、省时、省力。

参考文献:

[1]李培珍.不同胃管留置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解放军护理杂志【J】2013年2月,30(3).

[2]冯晓东,周丽娟.系统护理干预在一次性成功置入胃管中的应用.护理研究【J】 2013 年9 月第10 卷 25 期

[3]孟艳秋,倪静,卢蓉.指压胃管置管法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现代护理【J】,2012年8月

[4]裔雅萍,徐宇红,王晨霞.改良胃管留置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J】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旬版(总第228期)

[5]王晓莉. 改良法胃管置入40例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J】 2011年第17卷第13期

论文作者:林雅红1,王梅玉2,吕,玲1(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两种鼻饲管方法在神经外科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林雅红1,王梅玉2,吕,玲1(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