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递:零成本创业_创业论文

校园快递:零成本创业_创业论文

校园快递:零成本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递论文,成本论文,校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做方案差点引狼入室

2008年暑假的一天,湖北经济学院物流专业的许梦哲为一个师姐交代的任务发愁:师姐毕业了,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工作,因为时间紧,师姐只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就赶过去报到上班了,然后留下一大堆物品让许梦哲给她邮寄过去。看着那些电脑、箱包,还有一辆折叠自行车,她的脑袋就大了,这么一大批物品如何邮寄到深圳啊!

许梦哲给EMS快递打了电话,对方一听是在江夏区大学城,直截了当地说目前他们的业务还没有拓展到那个区域,许梦哲又一连打了几个快递公司的电话,对方无一例外地都说, 目前大学城区域没有开展业务。

没办法,许梦哲只得求助班上的一位男生,才总算把师姐交代的任务完成了,贵不说,还折腾得两人一身臭汗。

回到宿舍,姐妹说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校园想寄个东西特别难,很多时候都得自己跑到邮局去寄。那如果我们来开个快递公司呢?许梦哲的脑海里迅速地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她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另外三个女生都拍手赞同。

既然想做快递业务,就得调查清楚校园以及周边的市场有多大。从大三新学期开始,许梦哲和几个女生就开始分头行动,挨家挨户上门做调查。六周后,她们的实地调研有令人鼓舞的结论: 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中心,方圆十公里内仅有一家快递公司在做业务,而这个区域内有超过20万的人口,这是一块多么大的蛋糕,又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啊!

但是,办理一个快递公司注册资金得几十万,这对还在读书的大学生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几个女孩一下子就泄气了。后来辅导员和老师指点他们,可以“借鸡生蛋”,就是挂靠某家快递公司,为他们拉来业务,然后按比例分成。

很快,许梦哲就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写成了一万多字的商业报告,几个人分头去找武汉的几家快递公司,洽谈合作事宜。结果都被当场拒绝,这让许梦哲很是郁闷。

一个星期后,什么都明白了,好几个穿着快递公司服装的业务员出现在校园内,他们在派发承接快递业务的宣传单。许梦哲和同学们终于醒悟过来,原来那几家快递公司看了他们的方案后动了心思,不过这些人都想独吞“果实”,而不想和他们合作。生意还没开张,却“引狼入室”了,这让许梦哲他们哭笑不得。

巧经营主导校园快递

还好,天天快递公司同意了许梦哲他们的合作方案,由大学生们在校园收集邮件,统一送到天天快递公司的南湖营业部,然后通过天天的网络发送到全国各地,双方按协定的比例分成。拿到了合作协议,许梦哲立刻行动起来,否则市场会被其他快递公司抢走。

首先得有人马,2008年11月初,许梦哲为领头人,同宿舍的三个姐妹徐秋艳、岳婷婷、钱悦加上男同学林博、吴超,一个6人快递团队成立了。许梦哲和两个男生负责收发快件,其他三个女孩负责管账、调度和订单跟踪。之所以需要6个伙伴,那是因为需要合理分工,伙伴们错开上课时间,保证了团队随时都有人“候命”,绝对保证“顾客第一”。

有了人马,就得让同学们知道快递团队的存在和业务范围。许梦哲他们印刷了一批宣传单,除了在学校的每个广告栏张贴,更是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送到同学手中,密集派送广告的方式让许梦哲和她的快递团队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脑海中。

这时,其他快递公司也陆续进驻校园,但他们多是采取与校园某个小店合作,让小店收集快件,给予一定的手续费。这种“守株待兔”的营销方式当然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寄一个快件还需要自己把物品送到小店,碰上隔得远的物品重的,岂不把人累得气喘吁吁。而许梦哲他们则是自由出入每个宿舍楼上门收件,不管再远再重,都是快递员的工作,两者一比较,可想而知大学生们会选择哪个快递公司了。

第一单业务来了,一个同学打通许梦哲的电话,他有一份文件需要发送到一个公司,同城快递收费8元,按比例许梦哲他们可以提成约3元。为了这第一单业务,也为了这第一次的利润,许梦哲立刻赶到那个同学的宿舍收件,然后交给林博骑着自行车,在寒冷的气候中,急匆匆地骑了半个多小时,送到天天快递公司南湖营业部,通过公司的网络,保证第二天上午12点之前把邮件送到指定的地点。当林博再骑着自行车回到学校时,人也快累坏了,可是当他看到许梦哲带着其他几个成员在学校门口迎接他时,心里立刻温暖起来,一瞬间所有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了。团队合作、尊重伙伴,这种快乐的合作始终贯穿着许梦哲的团队。

2008年12月25日,圣诞节,这一天,许梦哲他们却没有休息,忙什么呢?都是帮同学传递信笺、卡片、邀请函、鲜花甚至巧克力等礼物,大部分都是同一个校园间传递。对于这类特定日子校园间的传递, 因为不再需要和天天公司分成,许梦哲他们仅仅收费3元每次,一天下来他们送了300多单,虽然大家累得都要趴下了,但一天就有一千多元的收入,什么苦累都值得了。

很快,许梦哲他们就主导了校园的快递业务,那些仅仅设立代办点的快递公司几乎没有任何的业务,于是这些快递公司打起了价格战,比如同城快递原来大家都是8元,他们6元。一时间,降价把校园快递市场搞得一片混乱,有的同学就指责许梦哲他们收费太高,如果不是看在校友的面子上,肯定不和他们做生意。这让许梦哲等人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要求天天公司也跟着降价吗?那彼此间的利润也跟着下降,合作还能坚持下去吗?许梦哲等人思索之后,决定不打价格战,而是打服务战。

他们以更亲切、更积极的服务态度告诉“顾客”同学们,我们的服务是最好的,上门收件、送件,保证安全、准时到达,这才是快递的意义。有的同学当然为了节省2元选择了那些代办点,如果快件多那些公司会立刻派业务员过来取走,这样能按时送达客户手中,但有时快件少,公司的业务员就不愿过来了,拖个一天,快件也就失去了快捷的作用。

很快,价格战不战而消,那些快递公司代办点冷冷清清,许梦哲他们凭借良好的信誉渐渐一枝独秀,牢牢主导着校园的快递市场。

好回报有了快递车队

不断改善服务更是许梦哲他们的追求,也成了他们成功的法宝。他们开快递公司的工作先河,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时,以保证一些同学的急需之求。

寄快件时,很多同学包装所用的物品千奇百怪,有的没有任何包装,有的就是用报纸包裹,针对这种情况,许梦哲批发回来一批包装袋,免费赠送给同学们,客户收到快件时,里面还有一个漂亮的卡通图案的包装袋。一个不足一毛钱的包装袋虽然钱不算多,但体现了许梦哲他们真正细心为顾客着想的服务态度。

2009年2月的一天,许梦哲从校园门口经过,身边走过几个身穿富士康工作服的工人,这让她陷入沉思。众所周知,富士康是台湾首富郭台铭的产业,在武汉江夏的这个工厂就有5万多人,这么大一个工厂他们的快递生意一定不少,自己怎么一直想不到去发展富士康的业务呢?第二天,许梦哲就带着专门为富士康写好的计划书,找到了物流的负责人。对方得知他们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时,对他们的创业有了赞赏之意,看完他们的计划书后更是笑逐颜开,原来富士康的快递都是工厂开车送到快递公司,如今许梦哲上门收件,工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于是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就这样,许梦哲他们不但主导着校园的快递业务,还把触角伸向了社会,多渠道发展。

为了工作的需要,许梦哲他们成立了快递车队——购买了一辆面包车,方便运输大件物品;购买了三辆摩托车,快捷运输。他们被称为“校园快递王”,几个大学生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有了这些资产,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而他们各自的生活费用更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

如今,许梦哲他们的“校园快递”每天都有上千元的营业收入,他们所得利润每个月也达到了五位数。对于未来,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毕业后开办自己的快递公司,他们正在努力着,梦想也不远了。

标签:;  ;  ;  

校园快递:零成本创业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